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_分卷阅读_107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_分卷阅读_107

  于是,池宁便紧急联系了自己的大儿子——望江楼的老板,许天赐。
  一个已经老得满脸都是皱纹,够当池宁爷爷的……干儿子。
  许天赐和池宁的这段孽缘,还要从许天赐最后一次考秀才说起。
  许天赐是肃帝年间的老童生,屡试不第,却从未放弃。一边经营着家里的产业、铺子,一边带着风霜皱纹亲身上阵,人老心不老地想要中一次秀才。他都这一把年纪了,很显然已经没了什么在仕途上一展政治抱负的想法,只是想圆个梦,告慰亡妻当年磨豆腐也要供他读书的在天之灵。
  这一坚持,就从肃帝时期坚持到了天和帝时期。
  考官见许天赐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坚持不懈的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时心软,就给了个安慰奖,让他中了个秀才。
  这其实已经是职场潜规则了,对于岁数太大其实已经无力当官的考生,只要不是差太多,考官一般都会动恻隐之心,成全对方的一片心意。
  本是一桩两相便宜的美事,偏偏就有小人作祟,告了一个科场舞弊出来。
  这还只是考秀才,哪里来的科场呢?
  但许天赐所在的是京城雍畿,天子脚下,有人告,就肯定得重视。更不用说这告人的还是个六科给事中的言官。
  要说池宁这辈子最讨厌什么,非言官队伍里某些没什么真本事,就整天瞎琢磨着告这个刁状、揭那个老底的小人莫属了。他们所言之事,为的从不是匡扶社稷、伸张正义,只是只是为了让自己出名,全了言官之名。
  大启官场派人调查某事,除了三法司的官员以外,一般还会派个宫中的宦官做监督。
  张太监为了历练徒弟,就让池宁去了,说是让他多看多听少说话。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张太监的意思是,真有问题,就把人撸了,立个刚正不阿的威风;没有问题,就摆平事情,还读书人一个清白。只要池宁脑子不差,怎么都会得到一个好名声。
  池宁也是想着老老实实跟着去查,尽量不说话的,但没想到查出来的是这么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
  许天赐确实差了一点,但他能当上秀才,不是他行贿,只出于主考官的怜悯。
  这样的潜规则古已有之,虽说是约定俗成的东西,没有明文规定,但那言官恶意造谣确实不对。可举报的事又是真是存在的。
  一时间,所有人的都犯了难。
  池宁没那个耐心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干脆找来了当事人,摊开了所有的调查,希望他们能自己商量出一个满意的结果。
  但实名举报的言官不依不饶,他的目的就是通过此事扬名,不管是受贿,还是怜悯对方年纪大,这不都是有舞弊吗?他没有错!
  主考官愁眉不展,他本想做个好事,谁承想会闹这么大。不仅连累了自己,最终也没能全了这老童生最后的心愿。
  许天赐不想连累好心的主考官,便自请说是自己作弊,蒙蔽了主考官,想要了结此事。
  三法司的官员不想惹事,表示既然当事人都愿意了,那就这样吧,可以结案了。
  所有人都不甚痛快,只有那言官扬扬得意。
  那一刻,池宁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大概是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敢在他面前如此嚣张的人,一腔怒火不同意妥协。于是,他便借着和司礼监里的一二的关系,直接把这事给捅到了天上去。丁是丁卯是卯地都给写在了奏折里,禀明了天和帝。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这就是他们的调查结果,但是具体该怎么判,他们也没个章程,只能请陛下做主。
  就在池宁觉得他肯定会因为办事不力而被天和帝责骂时,天和帝却反而看着奏折笑了,问身边的兰阶庭:“你看这小子,像不像你当年维护那小宫女的样子。”
  兰阶庭抿唇而笑:“这可是精忠的徒弟呢。”
  “怪不得,是个促狭的。”一声“促狭”,就给这事定了性。
  第二天,天和帝亲自召见了许天赐等人,当着面说了他的圣裁——许天赐确实不合格,这次府试的秀才功名没了。
  言官还没有来得及得意,就又听圣人问许天赐:“你可还有什么想说的?”
  “陛下英明,是草民咎由自取,全无异议。只是还请陛下容禀,此事全是我一人之过,与其他人无关。”许天赐既不想连累主考官,也不想连累好心为他努力的临公公。
  “法理之外还有人情。”天和帝很满意许天赐的回答,很是欣赏这样的义气,他表示法外开恩,再由他来赐个秀才的功名给许天赐。
  这一抹一允,便是帝王的理智与慈悲。
  至于主考官“舞弊”的事,天和帝用的便是他一贯的招数,一句“朕知道了”,这事就草草过去了。嗯,你举报,我知道,没毛病啊。至于要不要惩罚,要怎么惩罚,容后再议吧。这议着议着,事可不就没了嘛。
  不过拖字诀而已。
  至于举报的言官,举报有功,天下通告。天和帝倒是要看看,还有谁敢和这样破坏潜规则的老东西继续交心下去。
  全天下那么多读书人,屡试不第的有很多,七老八十了只想等一个同情分的人也不是没有。他们的同窗好友、儿孙后代乃至同族亲属那么多,又会怎么看待把这件事捅出来,导致以后同情分肯定会被大打折扣的言官呢?这就不是天和帝需要去操心的事情了。
  许天赐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感动得不行,事后非要感谢池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