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抗日之我为战神> 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724

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724

  不到两天的时间,大半个吉大港落入了日军手中。守军虽然还在勉强抵抗,但在日军的攻势之下已经成强弩之末。全靠集中大量坦克不断的冲击,外加纵深航空兵和炮兵的不计弹药消耗,以及损失的拼命支援,才勉强的支撑下来。
  苦于在印东北战场损失过大,兵力不足的美英军队,就连尚未完成整训,装备也很不充足的中国远征军主力。也被饥不择食的美英,不顾重庆方面的坚决反对拉上了前线,接替印东北已经被打残的英军作战。
  最重要的是不单单日军打进了印度,已经威胁到了英国人,在战争期间一个重要的海外原材料供应基地。而且一旦日军在印东北站住脚,以日军的突击能力,整个印度搞不好岌岌可危。印度丢了,更可怕的是后续连锁反应。
  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英军为了反攻缅甸,以及固守印度,储备在英帕尔大批军需物资也全部落入日军手中。因为驻守的英属印度军队一个旅叛变,导致英帕尔过快的丢失,甚至让英军放火烧掉这些物资的时间都没有。
  储备在那里的大批物资和武器装备,几乎是原封不动的交给了日军。尽管英国人对在英帕尔丢失的物资数量,守口如瓶绝不说。但从英帕尔丢失之后,日军砸在美英军队身上成吨的英制和美制炮弹,以及超编机枪中的英制维克斯重机枪和布伦轻机枪的数量来看。恐怕不算其他的物资,单单就武器的数量就为数不少。
  而且美军通过空中侦察,发现日军自占领英帕尔之后,在继续向纵深发起攻击的时候,并未通过钦敦江,向前线运输过任何除了弹药之外的任何物资。日军在钦敦江上架设的几道便桥,运输量极其有限。
  从被击毙的日军身上,搜查到的全部英制野战口粮。以及通过审讯俘虏,得到的日军在拿下英帕尔和科希马之后,受制于后方运输能力,几乎未补充粮食和弹药。但依靠英帕尔和科希马缴获的物资,从未缺过粮食和汽油。就连运输车和装甲部队使用的油料,都不必在从缅甸运输。
  日本人拿着英国人的装备和物资,将英国人打的痛不欲生,很是让英国人受伤。要知道这些装备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们想方设法从美援给中国人的装备之中搞来的。其中的轻武器数量虽说不多,但是美制榴弹炮和山炮,以及重庆军队最急需的三七反坦克炮的数量却是不少。
  这些火炮,都是从原定给予中国军队之中搞来的。结果这批囤积在英帕尔,英国人苦心偷来的装备,到头来却变成了砸在自己脑袋顶上的炮弹。而日军在英帕尔缴获的四磅反坦克炮,外加美制三七战防炮,也让英军投入反击的装甲部队损失惨重。
  而这位史迪威老兄,发现落在参战美军头上的炮弹,居然有美制一零五榴弹炮和七五山炮的炮弹。而且冲锋的日军除了英制机枪和司登冲锋枪之外,居然还有大量的美制汤姆逊冲锋枪和m一卡宾枪,尽管气的暴跳如雷,但也毫无办法。
  如果没有他的允许,英国人根本搞不到那些原本该给中国人的美制武器。远征军在印度整训的两个军,炮兵装备不及美军制定的编制数量一半,最奇缺的反坦克炮基本上是一门都没有,美国运来的那些武器装备都被他交给了英国人。
  结果英国人将这批武器都原封不动的转交给了日本人来打自己,参战的美军两个旅,有三分之一是伤亡在日军打过来奇准的炮火之下。甚至一个营的美军,刚一上阵就被日军炮弹硬生生的给炸垮了。
  得到了英军援助的日军,毫不吝啬的告诉美英两国,只要有足够的炮弹,他们也一样会采取火海的战术。在印度东北部的攻势越来越猛,美英军队在地面上明显不是对手。再加上英属印度军队大幅度的反水,到四三年年初,英国人在印度东北部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出现总崩溃。
  尤其是印东北战略要地艾藻尔与锡尔杰尔,在日军不断的猛攻之下,眼看沦陷在即。一旦这两地丢失,那么整个布拉马普特拉河东岸的整个印度东部地区,都有丢失的危险。而印东北地区一旦丢失,整个印度的大门也就彻底的打开了。
  面对着印度战局的连续溃败,除了不断的向国内要求增援之外,这位老兄此时也顾不得重庆的阻拦。直接从他住处的昆明训练基地,乘坐一架美军运输机飞往东北。他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劝说抗联出兵印度东北部,以缓解印度战局。
  没办法眼下将更多的兵力,都投入到了澳大利亚与北非的美国陆军,能够在地面作战部队上给予他的支援很是有限。在原有驻扎印度的两个旅外加一个支队被打残之后,美军所有的增援,就是从澳大利亚战场上抽调了部分炮兵和装甲兵,以及从北非战场上调集了一批航空兵,调往印度战场增援。
  至于最急需的地面部队,美英两国现在谁也抽调不出来。除非放弃眼下北非战场大好的局面,将登陆北非的美军抽调回来。只是这个时候,让美英两国放弃北非已经取得的战略主动权,基本上是不太可能。
  但对于兵力已经使用到极致的英国陆军来说,却实在已经找不到足够的兵力,调往印东北前线。除非他们情愿冒着英帕尔英属印度军队大规模反水,再一次出现的风险。将英帕尔之战后调往后方英印军的几个师,再一次调往前线。
  这个时候,却是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要是这几个师再出现大规模的反水事件,垮的就是整个印度的全部防御体系。日本人答应的给予印度人独立的好处,让饱受殖民掠夺之苦,渴望独立的印度人还是吸引力很大的。
  而在与这位老兄矛盾公开化之后,重庆方面对其防范又是相当的深,尽可能的避免他直接控制自己的军队。当然更多的原因,也是重庆方面实在没有那么多的精锐军队,可供他像之前在缅甸战场那样挥霍和浪费。
  他不拿中国人和中国军队的生命当做一回事,中国人不能不拿自己的军队当一回事。即便是急需现代化装备,但生怕被他拉去给英国人堵抢眼,有限的精锐被他挥霍一空的重庆方面,甚至全部停止了原定的空运几个军去印度受训、改装的计划。
  重庆方面拒绝继续空运部队进入印度,英国陆军眼下的重点还在北非与澳大利亚,美国人也没有太多的兵力调往印度。英印军又不堪大任,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在将其用到一线。搞的手头几乎是无兵可调,甚至有些饥不择食的他,直接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东北。
  第1850章 猪一样的队友
  尽管这位史迪威中将此次来东北,并未得到美国政府的授权。即便美国驻抗联军事代表团,事先也不知道他的这次行动。与英国人联手搞砸了缅甸战局,现在又合伙将印度战局也快要搞砸锅的这位美军中将,为了缓解危局是什么也都顾不得了。
  不过让这位老兄急三火四的跑来东北,是不是单纯的因为战局的影响,背后还有其他的原因,杨震也并非是完全猜不出来。这位在政治斗争上,明显不是对手的老兄这次来东北,恐怕也是受了某位高人的指点。
  恐怕这位老兄未尝没有想要利用中国国内复杂的政治形势,给自己创造一个渔翁得利的机会,以便实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宏伟蓝图。这位老兄连干掉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面对着这位不请自来的家伙,杨震几乎是头大如斗。在他看来这个眼高手低的家伙,这个时候跑来东北,存粹就是吃饱了撑的。现在的抗联自己兵力都有些捉襟见肘的感觉,上哪去找兵力跑到万里之外的印度,增援屁股冒烟的美英军队?
  在四二年下半年至四三年年初这段时间之内,关东军补充的速度相当的快。至四三年初,关东军基本上已经补充完毕战损,甚至还扩编了两个师团。按照抗联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当下关东军的战斗力基本全部恢复。
  而抗联的补充兵员和装备,现在只满编了三分之二。尤其是战术飞机,现在抗联更是数量严重不足。面对着当面的关东军,抗联自己都感觉到压力极大还去印度搅合?更何况那里还是心怀叵测,极端自私自利的英国人的地盘。
  再说了在印度你们美英军队,足足有英印军一个集团军两个军、两个装甲旅,数个独立坦克团,以及撤到印度的英缅军两个师,美军两个所谓旅级,但总兵力实际上达到的师一级的作战部队,一个特遣支队外加两个军的中国远征军。
  仅仅航空兵就有美军一个航空队,英军的皇家印度空军几百架作战飞机。还装备有大量的坦克、火炮,这么强大的兵力,就算有印度军队大规模的反水,可这战役打成了这个样子,英国人在中间恐怕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
  说实在的杨震对于印度战场如此快的崩溃,也赶到相当的意外。有着一千多架飞机空中支援,几百辆坦克和上千门大口径火炮的美英军队,居然没有顶住日军几个师团的进攻,换了谁都得大吃一惊。
  只不过在了解了英军实际战况之后,杨震也不由得感叹一句,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位史迪威中将外加英军第十四集团军前后两任司令官,就是一群再好的战机都能错过的猪。
  尤其是这位史迪威中将,在日军全力进攻英帕尔,其在缅甸北部防线已经空虚的情况之下。却在英国人的要求之下,不顾英军在英帕尔一线,驻扎了两个军将近十四万重兵的情况之下。
  居然放弃从侧翼迂回日军的有利时机,擅自做主将中国驻印军的两个军调往前线,接替不可靠的印度军队。结果日军的攻势虽说暂时遏制住,但是最有利的战机却是白白的错过了,将整个战局打成了与日军面对面硬顶的局势。
  如果他当时不理会英军十四集团军司令吉法德中将的要求,而是按照十四集团军下属第十五军司令官斯利姆中将的要求。指挥相对于重装的英军来说,算的上轻装部队的中国驻印军从科希马以北直插密支那。
  不仅可以重新打通中国对外联系的地面通道,而且还可以直接威胁到进入印度日军的侧翼和大后方。缅泰铁路还处于兴建之中,日军在缅甸因为补给的原因,兵力总数还是有限的。此次进攻印度,缅甸北部只有一个师团的兵力。
  如果趁虚而入,以轻装的中国远征军直插密支那,包抄进攻印度日军的侧翼。那么日军至少也要从印度战场抽调回相当一部分兵力,除非他们可以接受放弃缅北。而且这两个军虽说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火炮配备数量不算多,每个军只有十二门。
  但是七五山炮与各种口径的迫击炮,数量却是相当的充足。尤其是步兵武器,已经全部换为清一色的美制装备。在加上大半年的整训,无论是战术还是装备,都有相当大的进步。说是装备不完整,是指的缺乏坦克一类的突击力量,以及大口径火炮数量略有不足。
  原来预定装备给中国远征军的三十多门美制一零五榴弹炮,以及两个一五五榴弹炮营,被英军私下扣留给自己使用。而且准备给中国后续抵达印度训练军队换装的装备,大部分被英军私吞,并不是指的这两个军装备太差。
  这两军面对日军一个分布在滇西至缅北广大区域的一个师团,未必就没有一战的能力。而日军如果从泰国境内增援缅北,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即便部署在缅甸南部,准备防范美军在缅甸沿海登陆的日军主力,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轻易北上。
  当然这一线要翻越缅北一系列的热带雨林,还要再一次的翻越被称之为野人山的枯门岭。但眼下的情况,已经与当初远征军大溃退的时候大不相同。美军在印度部署的几百架运输机,完全可以满足两个军的轻装部队空中补给。
  如果他能协调重庆方面,同时在滇西发起反击,甚至收复整个缅北也不是一点希望也没有。恐怕英帕尔会战不至于垮的这么快,至少缅甸的日军不会如此毫无忌讳的西进。但他却不顾现实,只顾着英军的要求,将两个军的机动部队,一点点的消耗在英帕尔以西的高地的防御战之中。
  面对着这样猪一样的队友,杨震是坚决一个连都不会交给他的。这种人无论给他们多少兵力,都只能让他们白白的浪费掉。即便现在杨震最欣赏的,之前饱受排挤并不被信任,却是整个缅甸战役之中,英军所有将领之中表现最好的那个斯利姆中将。
  现在已经正式接任英军十四集团军司令官,以及一线的作战指挥。但杨震就算单纯的从军事观点上,也不会将自己的部队交给这么一群猪一样的队友。眼前的这位老兄,除了野心很大之外,其战略、战术修养和水平,几乎已经可以用拙劣来形容了。
  再加上他过于迁就英国人的一贯习惯,以及英国人一向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自己盟友死活。堵抢眼你去,脚底下抹油我去的风格。无论压力再大,杨震也不会交给他们任何部队。杨震的态度只有一个,你堵抢眼爱找谁找谁去,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至于同样心怀叵测的家伙信誓旦旦保证,只要抗联抽调三到五个师的兵力调往印度,由他负责所有的重武器全部换为美制装备,在杨震看来近似乎信口开河的保证,杨震更是压根一点都不信。
  别说现在已经接受了苏联人从斯大林格勒战场上缴获大量装备,近千辆坦克、大量的半履带装甲车,各种火炮的杨震,对美制地面装备并无太大的兴趣,就是有他也不会为这个家伙去擦屁股。
  虽说这些装备目前都处在拆东墙、补西墙的维修之中,而且大口径火炮的炮弹数量寥寥无几。但在加上美国援助的部分装备,毕竟目前重装备的短缺状态已经得到了一个有效的弥补。在这批重装备维修完毕之后,部队重装备已经基本处在了齐装满员的态势。
  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为了那些空中楼阁一样的美制装备,去趟这滩超级浑水。冒着去引发国内政治地震的影响,去为美英堵抢眼。更不想自己的部队,被人家当成牺牲品给白白的浪费掉。如果现在他能接受出兵印度,还不如当初直接答应美英的要求,调兵去东南亚协防。
  此次滇缅会战,重庆方面出动的三个军中,另外两个军无论从装备上,还是战斗力来说的确都算得上二流部队。但是其主力第五军,可是中央军系统中最精锐的一个军,甚至可以说是压箱子底的一个军,更是仅有的一个配备了机械化部队的苏械军。
  该军所属的二百师,更是重庆方面中央军系统精锐中的精锐。无论是火力配置,还是各级指挥官的配置,在重庆方面所属几百个师之中,可谓是绝对一顶一的,堪称中央军的第一精锐部队。
  然而这支重庆最精锐的部队,却在滇缅会战之中,被眼前这位老兄与英国人联手搞的连半身不遂都没有保住。一个完整的机械化军,本就极端缺乏的重装备全部丢掉,主力几乎全部饿垮在野人山中的教训,杨震可是一直在记着那。
  这个家伙低劣的指挥能力,眼高手低再加上过大野心。再加上心怀叵测的英国人,杨震是坚决不会去趟这摊浑水的。自己本钱不厚,没有那么多的本钱,让他还有英国人去挥霍,即便是美英两国拿着援助卡自己也不行。
  面对着这个家伙的喋喋不休,威逼加上利诱,杨震却是始终左右而言,没有给予他任何他想要的答复,最多也就勉为其难的答应研究、研究。至于什么时候能研究出一个结果来,杨震也没有给予他任何的回答。
  而对于杨震的真正想法来说,这个研究是战争之前绝对不会结束的。中国人最擅长的太极推手,对付这个咄咄逼人的家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当然杨震想要像上次一样,将这个家伙气跑也不是不行。但那只是最后的一个办法,尽可能的还是不采取为好。
  上次有霍普金斯在,也是因为特殊局势之下的特殊需要,自己才与这个家伙顶了牛。至于眼下,自己则还犯不上与这个家伙置气。针尖对麦芒是一种手段,不是必须的情况之下,最好还是不要用。
  很明显,这个家伙对杨震的回答并不满意。但杨震态度坚决,此事需要从长计议,研究之后再说。至于现在就点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出兵域外是大事,没有一个详尽的计划和方案是不行的。研究、研究,就成了杨震最好的借口。
  第1851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看着任自己嘴巴都说干了,却就是不表态的杨震,很不满意的史迪威中将皱了皱眉头道:“杨,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总是对于盟国要你们出兵协助的要求,支支吾吾或是持反对意见。要知道如果你点头,这对你们有很大的好处。”
  “如果你点头答应,美利坚合众国和大英帝国,是绝对不会忘记你这个雪中送炭的盟友的。我可以代表美国政府和大英帝国政府答应你,只要你们能抽调出几个师去印度参战,我们将会给予你们更加优厚的援助。”
  “我保证只要你们出兵,参战部队将全部换装美械装备,而且是全套按照美国陆军野战师的标准换装。绝对不是简装师或是缩编师。所有的补给,全部由美国陆军直接负担,按照美国陆军标准统一对待。而所有的薪金,将由英国政府全部按照英镑结算。”
  “同时我也可以与美国、英国两国政府协商,在给你们补充五百辆最新式的美国m四坦克,并将原有的轻型和英国制造的二流坦克,替换为威力更大的中型坦克,以替换那些德国的二手货。并答应你们,短期之内至少在给你们五个战斗机中队的装备。”
  “而且我保证你们派出的部队,拥有独立的指挥权。绝对不会受到重庆方面的任何干扰,在作战行动上按照参战的美英部队同等对待。杨,我既然答应给予你们这些承诺,我就肯定会实现的这些诺言的。”
  “但我希望你能够慎重考虑一下我的要求,我想这是对你我双方,都有很大利益的事情。杨,我知道你的担心是什么,但你和你们的上级,完全可以不必担心其他方面任何的阻拦,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保证。”
  对于这位史迪威中将的信口开河,杨震笑了笑道:“中将阁下,我说过了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我们得从长计议,更得慎重的考虑。我想只要我们大家求同存异,坐下来仔细的商量、讨论,未必就是一点成功的希望都没有。”
  “在军事行动上,与盟国进行配合和协同作战,这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这一点我是很清楚的。而且我们也时刻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包括眼下我们正在独立承担的对日空袭作战,都是我们在向盟国履行承诺和义务的行动。”
  “但是出兵印度的这件事情,的确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么大的行动,我们不能草率行事。史迪威将军,您的诚意我相信。至于您许下的这些所谓的好处,我想我更看重的是我们对盟军应尽的义务。但是还是那句话,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们需要时间来研究。”
  杨震老调重弹就是不吐口,让史迪威很是恼火:“我真搞不明白你们中国人的脑子里面,都在想着什么。一件我们之间任何一方都有利的事情,短时间之内就可以下结论的事情,非要搞的那么拖沓。”
  “杨,作为一个在中国有很长工作经历,对你们有过一定了解的美国军官来说。你们中国人嘴里面的研究是什么,我还是很清楚的。无非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个拖字诀而已。把这件事情拖的不了了之了,也就达到了你们的目的。”
  “原本我以为这种官僚习气,只是在积弊甚深的重庆方面才会出现。却没有想到原本以为很是潮气蓬勃的你们,也会是这个样子。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你们的真正习惯,但是我知道至少在目前,从你的回答之中,我并未看到你们有任何的诚意。”
  “的确,之前我对你个人有一些误会。因为无论对于任何一支军队,尤其是战略方面的统帅来说,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选择你这样的年轻人担任的。你应该清楚,这并非是观念的守旧。因为一支军队的统帅成熟,是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积累过程。”
  “你现在的年纪,在绝大部分人的眼中,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这个标准。我还是那句话,在西方的任何一支具备现代化体系的陆军之中,你的年龄最多也就是一个上校,甚至很可能会只是一个少校。”
  “虽说在你们中国军队之中,你这样年纪的人担任一支大军统帅的并不在少数。当上将军的,更是为数不少。不过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借助父亲的权势,才做到这个位置上的,至于在战场上表现我只能说是很遗憾。我从来就没有看到过,那些与你年龄相当的将军有应该与他们军衔相配的表现。”
  “我早年在中国的经历,无疑影响了我在一定程度上的看法,在这里我为我之前的无礼举动抱歉,希望你能够原谅。但是杨,你今天这个态度真的让我很失望。我没有想到,作为一支大军的统帅,你会如此的畏手畏脚。”
  “同时杨将军,我不得不提醒你一下,如果你再一次的拒绝配合盟国在印度的作战,这对你们在美利坚合众国人民心中的印象很不利。甚至会危及到我们现在已经建立的友谊,更会危及到美利坚合众国对你们的援助。”
  对于史迪威显得很拙劣的激将法,外加威逼利诱,杨震却是丝毫不以为意的呵呵一笑道:“史迪威中将,您对我的看法,我无所谓原谅不原谅。对于我这个人来说,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别人的看法好坏与否,对我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至于你的要求,我还是那句话,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我们自己内部必须要进行研究。至于这件事情我们最后的结论,等到研究出一个结果来,我们自然而然的会通知你。但是现在很抱歉,我无法给您满意的答复。”
  “史迪威将军,不管我们之间曾经有过什么不愉快,但那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要着眼于未来的。我们之间还是盟友关系不是吗?虽说所在的战场远隔万里,但是我们毕竟至少在战略上,还是在配合之中不是吗?搞砸了关系,对谁都没有好处。”
  “不过作为一个晚辈也好,还是作为一个盟友也好。今天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作为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原因,最重要的不单单在于他手下有多少部队,他的装备有多好,最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耐心。过于草率的下决定,只能给对手留下可以利用反击的空子。”
  “在战场上是如此,但战场下也要能沉住气。这支军队不是我个人的,不是我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再跟你说一遍,这件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大的事件,我们必须拿出一定的时间去研究,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才能下定这个决心。”
  “这毕竟不是一支小军队出动,是关系到十几万人生死的大事,我们不能不慎重一些。我想你们美国军队,在制定战略方案的时候,也不会是拍着脑袋就下决定的吧。不是也要慎重考虑,从长计议吗?”
  “你不能要求我们,在下决心的时候过于草率吧。这是战争,不是军事演习。决心下的过于草率,这样不仅不利于印度战场,甚至还会危及到我们之间的传统友谊。史迪威将军,我希望你能够有耐心的等一等。”
  面对着杨震的死活不吐口,这位史迪威老兄却明显有些束手无策。尤其是杨震对他抛出的橄榄枝,明显不感兴趣。手中没有了美援这一利器可以利用的史迪威中将,对于杨震一个接着一个太极推手过来,却是干瞪眼无可奈何。
  尤其他此次来东北,并未得到美国政府和陆军部任何一方的授权,是他擅自采取的行动。而他许诺的那些武器装备,也不过是认为只要自己守住了印度,美国政府应该不会吝啬这点装备。实在不行,自己还可以去英国人那里打秋风。
  当然这位老兄,还是没有想过赖账的。他在途径延安与中央领导人会谈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美国政府的态度,并已经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对于他的挖空心思,杨震却是压根就不买账。
  等送走这位野心很大的美国陆军中将去休息之后,杨震才关上门和军委参谋长一同进行了秘密的商议。杨震要听取中央对这件事情的真正态度,然后才能拿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如果拒绝出兵印度,自己至少要先说服中央。
  有了之前出兵东南亚时,中央犹豫的前车之鉴。对于此次出兵印度,中央究竟是一个什么态度,杨震的心里面有些不太托底。毕竟如果中央拒绝了这位老兄的要求,大可以在延安就把他打发回去,而不会派眼前这位老帅陪同前来。对于中央对于此事的态度,杨震这心里面多少还有些七上八下。
  看着眉头拧成一个疙瘩的杨震,军委参谋长笑了笑道:“这次主席派我来,并不是要给你们施展什么压力。你的态度中央还是很清楚的,也是理解和支持的。而且中央也不赞同这个时候,削弱自己实力为美英两国火中取栗。”
  “同时我们一旦出兵印度,不管战局结果如何,但是对国内的政治形势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央的态度还是坚决要维护的。这次派我来,存粹就是一个礼仪上的问题。毕竟考虑到这位史迪威中将的影响,中央还是要给予一定重视的。”
  “原本中央在延安就已经拒绝了他,但是这位史迪威中将,却固执的坚决要求亲自与你面对面谈判。这位中将先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但考虑到他身份和影响,主席又不好明白的拒绝。没办法,就只能我陪着他跑这一趟。”
  “不过我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醒你一下。对于这位中将,你还是要尊重一些,不要像上次那样搞的那么僵硬。很多的时候,中央要从全局出发进行考虑。主席的意思是守住自己的底线,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在其他的问题上退一步海阔天空。”
  “主席明确的让我告诉你,上一次你与这位史迪威中将的冲突,这次中央不想在一次看到。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我临来之前,主席再三交待我要告诉你的。并让我告诉你,你无论做出什么选择,中央都会支持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