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穿越农家种田忙> 穿越农家种田忙_分卷阅读_14

穿越农家种田忙_分卷阅读_14

  “当然不能答应啊!我外婆当场就火了,说苏家要不起这尊大佛!”想起女方家人脸都绿了的表情,杨成心里舒坦了一点。想起末了女方留的话,心里火又起来了。
  “那女方临走还放话,说我小舅天煞孤星,活该讨不着媳妇,当场那么多人,我外婆他们气的不轻。唉。。。我小舅忒倒霉了。”
  “以后娶媳妇,可得让我娘好好看看,可不能找个母大虫。”明辉摇着小脑袋皱眉叹道。
  “噗。。。你就想着讨老婆了啊。行啊..哈哈”刚刚还满腹郁闷的杨成被明辉的认真宝气样子逗笑了。
  “算了,不说这些了。”四人岔开话题,又说起了学堂里面的事儿,说说笑笑时间过的很快,看着天色不早,杨成要先回外婆家去了,也不多待,和李明锦几人说好明天早上一起回书院之后,就径直的走出了河西村。
  无其他事,兄弟几个也都家去了。王氏看到孙子们回来了,没看到孙子的同学,问道“你那同学走啦?没留人家吃饭啊,真是。。。”王氏觉得孙子不太懂人情世故,第一次来
  咋不留人家吃饭呢。
  “奶,没事啦,人家是有事先回去了。”李明锦有点无奈的对自己奶奶说到。
  晚饭上桌,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桌上摆着一个瓦罐,里面放着咸肉菜汤,汤里边烫着白菜萝卜豆腐,刚刚炖好,人气腾腾的,看上去很美味。一家人边吃边说着话,明辉一股脑的将下午听来的事儿倒豆子似的倒了出来。一家人听的也是有点惊诧,真是什么人都有啊。
  第二天一大早,李明锦兄弟几人起床的时候,已经卯时,天还未亮,王氏小王氏和林氏都起来了,将东西收拾了一番,做好了早饭。兄弟三人洗漱一番,吃好了早饭,就背上家里缝制的衣服和被子,匆匆的往昨个儿和杨成约定好的地方赶去。
  ☆、第27章
  时光荏苒,昭元八年秋,南山书院恰逢中秋沐休,李明锦三兄弟整理好要带的衣物和书,带着行李准备回河西村。
  李明锦已经十四岁了,身材修长,书院读了五年的书,身上有股文人的斯文气质,在课余之际注重锻炼,因而又不会显得羸弱,衣服之下都是结实的精肉。李明锦对于自个现在一米七左右的个子表示满意,以后还要长长。明辉和明秀则是比哥哥矮了一点,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一岁,不到一米六五的个子在一群学子之中也算是不矮了,明辉面容俊美,明秀清秀温润,三人面容有相似之处,站一起,一看就知道是三兄弟。
  兄弟三人坐着牛车回来的,刚踏入村子,就惹来了不少火热的目光。抬头就看到不少村里的婶子小姑娘在河边洗菜的,门口做活的,都朝着自己望过来,李明锦几个碰到就干巴巴的得笑着打个招呼,男人们则是爽气的多,拍拍兄弟几个的肩膀说两句鼓励的话。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人就这样热情的让人招架不住。
  “哟,明锦啊,回来啦。你奶奶可是念叨你好几天了啊。。。哈哈”旁边有婶子的声音传来,李明锦笑着打着招呼,“婶子好,是呢,中秋书院放假咧。。。”
  “是吧,读书也辛苦,赶紧回去吧,你奶奶在门口望了好多回了。呵呵……”
  “那我们先回去了啊,婶子你们忙……”
  “去吧……去吧……”
  眼看着李家三个孙子都走远了,村里的夫人们开始闲聊起来,“唉,王氏现在可是舒坦了,大了的三个孙子有出息,家里又添了几个孙子孙女,屋前屋后青砖瓦房,这日子过的哟,谁能想到呢……”
  “你也别羡慕啦,人家可是有几个能干的儿子!”有人打趣道。
  “可不是啊,没看他家老二多能干啊……孙子又出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呐”
  “算啦,算啦,都去做活吧,今个儿可是中秋,家里事多,不吃饭啦,真是闲乎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说笑笑,想着今天中秋,可是有很多事儿忙活的,说笑了几句就散去,各自忙手上的事儿了。
  李明锦几个走进家门,就发现爹和两个叔叔今天都回来了,姑姑也回来了。堂屋里边边儿,老爷子正在和儿子女婿说着话。看到走进来的孙子们,老爷子满是褶皱的脸上笑容加深,起身站起来,李明锦三人连忙放下手中的行李,上前给爷爷父亲等人行礼喊了一声,老爷子连声说好,看着三个孙子一副读书人彬彬有礼的斯文俊秀模样,心里很是自豪。
  “回来了啊,过来坐。”小姑夫苏昌余笑着拍了拍李明锦的肩膀。苏昌余是杨成的小舅舅,李明锦没想到的是尽然最后和杨成成了亲戚。
  “姑父”
  “姑父”
  三人依次给姑父见了礼,坐下应答着长辈的问话。
  前几年李家因着贩货做点生意,也是赚了一点钱,原先一直没人过来给李婷提亲,等李家房子都翻盖完了,又听说李家在做生意之后,一下子来上门提亲的倒是不少。王氏仔细的打听了来提亲的人,不是家里人员不睦,就是别有企图,现在家里不缺钱了,哪里舍得闺女去受那个罪,索性就推辞掉了,俗话说小鬼难缠,一来二去的,就有闲话说李家的闺女眼界高。王氏气的仰倒,但是却是没人来提亲了。又过了两年,李婷十七岁了,在村里可是大龄女子了,王氏心里急的是火急火燎的,恰逢河东村有媒婆来给河东苏家小儿子提亲来的,王氏一听媒婆说就知道说的是谁,可不就是听孙子提过的那个同窗的舅舅。
  王氏随后就去打听了这个苏家的事儿,有三个儿子,家里在南山镇上有个铺子,大儿子管着,老二在家里,小儿子苏昌余今年二十岁了,常年跟着人跑镖。说过两回亲都没说成,第二次和女方闹开了之后,这苏昌余就很厌烦家里给自己收亲,索性就离开了梓州跟着镖局跑远程的镖,一去就是一年。
  苏家人也很愁,还是听村里人无意中提起河对面的河东村李家有个老姑娘没说人家,后来又听外孙说是同学的姑姑,听了李家的事儿,就觉得流言不可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找了媒人来苏家提亲,苏昌余本来很反感相亲了,拗不过老娘只得去了,谁成想看到了李婷之后,没想到长的这么好,看起来也很温柔娴静,反而心急的想娶人家了。两个人婚事儿都不顺,两家又是有心凑一起,看相互没什么不满,这婚事就算是定下来了,如今姑姑嫁过去半年了,日子过的很是和顺,李家一家子对这个姑爷都是很满意的。
  “怎么样,明年要下场么?”苏昌余语带关心的问道。
  “呵呵,老师是想让我们去试试,练练手也好……”李明锦几个入学已经五年了,虽然启蒙稍晚,好在后天也足够勤奋,苏秀才还是对三人满怀希望的,尤其是李明秀,那简直是苏秀才心中的最佳学生的楷模啊。自古科举都是万马过独木桥,难度可想而知,自己虽没有什么把握,到底是要去试上一试的。
  “也好,呵呵……你们还小,尽力就行。”苏昌余虽然识字,到底没读过多少书,其他的勉励话也说不出,索性憨厚笑笑。李明锦于是也笑着点头答应着。老爷子和几个儿子说起了家里的打算,李明锦几个也都坐下来在一旁听着。
  老爷子边抽个旱烟边对着儿子们说道:“家里眼下有点结余,你娘是想买铺子,我呢,还是想置点田地,你们怎么说?”前两年陆陆续续的家里也置了十几亩地,不过手里有闲钱,就像孙子说的,放着也不能生钱,不如拿出去买地赚点出息,李明锦的原话是拿出去投资,不过显然老爷子不知道啥为投资,却是知道钱生钱的道理。
  “爹,我想着还是先买点地吧,庄稼人手里有点心理踏实,呵呵。”李继旺和老爹想的事一样的,乡下人只要挨过饿都知道觉得地是最重要的,转头带着询问的眼神看了一下坐在旁边的二弟。李继兴对于置地倒是没什么意见,以后家里人越来越多,多点地多点保障,点头表示同意,老三李继达一如既往的没有任何意见。
  苏昌余在一旁听着岳父和大舅子们在说着买地的事儿,没有插话。心里很是惊叹,李家家境实际上比外人看到的还要好,自己妻子带的十二台嫁妆当时在河西村可是炸开锅了。私底下还有50两得嫁妆银子,妻子也没有瞒着自己,想着自己家里给的20两聘银,苏昌余就觉得有点局促,不过好在不是过于迂结的人,也没多想,只是对妻子到底心里更是多了几分敬重。苏家两个嫂子平时因着家事,就是有点不睦,也不太敢得罪这个弟妹,李婷的日子可想而知,是过的不错的。
  虽然李家还是老爷子当家,不过老爷子眼看自己老了,也不想管太多了,家迟早是要给儿子当的,家里的大事从来都是会问过儿子再做决定的。眼下几个儿子既然对于置地没有意见,老爷子就拍板了,准备再置点地.
  “赶明儿,我去找立正去问问,村里还有没有地,现下也不定好买……”考虑到现在不是灾年,不定能买到,老爷子又有点踌躇。
  “爹,咱们村没有,隔壁村再问问,索性只要不是隔太远,都成。家里地眼下也不少了,再置点,以后肯定要请人帮工的,不在本村也成啊。”李继旺宽慰道
  也是,家里的几个儿子都在常怀做事,一年也回不来几次。老爷子听着大儿子话,也觉得有几分理,没了顾虑松开了皱着的眉头点头笑道:“那行,先问问看吧。”
  男人在堂屋里边说着事,厨房里边儿王氏几个也是忙的热火朝天的,这几年家里新添了一个孙子和孙女,老三媳妇终于有个男娃明弘,王氏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儿,以前不说,一来是因着自己也不是恶婆婆,儿子结婚时间也不是太长,二是老三媳妇太会为人处世了,人心都肉长的,家里穷的叮当响的时候,人家也是没怨言的跟着过日子的。老大媳妇又添了一个女娃明玉,两个奶娃娃都是昭元七年生的,明弘八月生的,比十二月声的明玉大几个月。家里人丁兴旺,老爷子和王氏心里是很高兴的,别说现在家里日子还过的好咧。
  家里的房子全部是新盖的青砖瓦房,王氏每次看着家里敞亮的屋子,心里就要舒畅一次。前几年,家里边贩货做生意,足足赚了有四五百两银子,王氏只要看着箱子里白花花的银子就是心惊肉跳的,钱多了放家里不安全,索性一家人商量了一下旧的房子全扒了,盖的青砖瓦房,把原先泥巴围的围墙全部换成砖石的。想着三个儿子,索性盖了一个类似四合院形式的房子,以后分家也好分。屋子的图是大孙子明锦画的,王氏看不懂图纸,说不上叫啥,只是看着自己前后左右几幢连在一起的房子被一个高深结实的青砖围墙包围着,简直就像住在玉宫里边儿似的。
  等着里面新的家具一应布置好搬进去之后,河西村炸开了锅,才惊醒李家是发了大财了!听着村里或嫉妒眼红,或逢迎的话,王氏心里压下心中的得意,面上直摆手道:“是赚了几个钱,这不,都盖房子了。”
  新盖的厨房很是宽敞,几个妯娌,摘菜的摘菜,洗菜的洗菜,王氏不停的挥着锅铲,几人边说笑边做饭,忙的浑身使劲儿。今天是中秋,还是闺女嫁人之后第一个回娘家的中秋,王氏可不得好好招待一番么,即是看重女婿又是给女儿撑面子。
  ☆、第28章 中秋
  中秋佳节在晋朝是颇受重视的一个节日,象征着团圆。王氏带着几个媳妇在厨房里边儿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将中午的饭食做好,菜盘端上来摆了满满一方桌,板栗烧鸡,清蒸河鱼,红烧狮子头,香辣田螺等等,一大桌十个菜,男人们陆续上桌坐好,李明锦和两个弟弟也坐上了桌,晋朝的风俗,待客女人们是不能上桌吃饭的。今天是新姑爷第一次上门过中秋,自然礼数要周到。
  中秋节要喝桂花酒的,今个儿的桂花酿还是李继兴以前找人从京都捎回来的,老爷子一直放起来没舍得喝,这不女婿一来就爽快的拿出来招待了,可见老爷子对女婿是满意的。
  李继旺先给妹婿满上了酒,又相继给老爹和弟弟们满上,最后自己也满上,李明锦三个还没成年,因此绕过来。李明锦耸耸鼻子,古代的酒虽然没有现代白酒那么浓烈,却也是很香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老
  爷子看到孙子的样子,好笑的抬了一下下巴示意大儿子说道:“给他们几个都倒上,少倒一点……呵呵”
  “啊?爹……可……”李继旺有些迟疑。
  “倒上!也都十来岁,喝点儿没事儿……”老爷子给了大儿子一个横眼。
  “来,来,来,我来……呵呵”苏昌余乐呵呵的接过大舅子手里的酒壶,动作麻溜的给三个侄子各自倒了一杯桂花酿,又道:“明锦,明辉,明秀,来,来,没事儿,我像你这么大的事儿,也偷喝过我爹的酒,没事儿啊。”
  “谢谢姑父……”既然爷爷发话,本来也想尝尝嘴,三兄弟没迟疑的端起酒,先是敬了爷爷一杯,老爷子高兴的笑的下巴的胡子都跟着一颤一颤的豪气的说道:“好!男娃子就是要大方一点,喝点酒怎么了?凡是心里有杆秤,知道度就成!哈哈……”
  老爷子高兴,众人也跟着高兴,兄弟三人开始敬着姑父,随后给父亲,叔叔都敬了一圈,桂花酿的度数其实不高,不过一圈子喝下来,李明锦就开始脸红头晕了,什么千杯不醉的,只能心里幻想一下了,还好神智还是有点清醒的。吃了几口菜,有点儿撑不住了。几个大人看着开始晃头的小子,在桌上乐呵呵的调侃起来,老爷子心疼孙子,发话了:“去躺一会吧,去吧,这会儿有点上头了。”
  甩了一下脑袋试图更清醒一点的李明锦听到爷爷的话,起身拉了拉两个半斤八两的弟弟,回了一句:“爷爷,爹,姑父,那我去睡一会啊……”
  “去吧……”
  三个兄弟相互拉持着进了李明锦的屋子,摔进了床上,闭上眼睛眯了过去。
  老爷子和儿子女婿还在边喝酒边说着话,王氏从侧门外伸头看了好几回,心里有点无奈,老头子年纪也不少了,哪能喝那么多酒啊,考虑到女婿在,也不好进去说,就想着侧门外伸头眼神示意老头子节制一点,谁知道老头子看了一眼自己以后转偏了身子,王氏咬咬牙回到了灶房。
  明弘和明玉已经醒了,小王氏和孙氏正在拿着米糊糊喂着两个奶娃娃,一看王氏脸色不好的进来,赶紧问道:“娘,这是怎么了?”
  “是啊,娘?”李婷有点担心,不是丈夫做了啥惹娘不高兴了吧,拉了拉王氏的袖子。
  “还不是你爹!你说说他多大的人了啊!一喝酒就把不住嘴,还故意装没看到我!”王氏说着心里就来气儿。
  “噗……娘,爹也不常喝啊,不是昌余今个回来,爹高兴吗。算啦……娘,别生气了啊。”李婷心里有点好笑,恐怕娘最不高兴的是爹没理她吧。
  “是啊,娘,不是姑爷回来么……”小王氏几人也在旁边帮着腔。
  “算了,不管他了……孩子们吃了么?你们吃了没?”王氏看着几个媳妇问道。
  “孩子们吃过了,我们等娘一起咧”其实几人也饿了,毕竟忙活了一上午,但是婆婆还没吃,做媳妇哪里好吃饭啊。
  王氏点头,将灶台上留着的几碗菜端到厨房的桌子上,拉着女儿坐下,又让几个媳妇把孙子孙女放到摇车上,自己上桌,众人开始吃饭。王氏边吃边问着女儿在婆家的生活,其实王氏也知道苏家人还算不错的,不过到底做人媳妇的不能和做闺女的比啊。李婷当然知道自己老娘是关心自己,连忙说好的很!可不是么,娘家得力,父兄能当靠山,自己又有私房,苏家谁敢欺负自个儿,丈夫又是个有分寸的人,日子过得比想象中的好。看着女儿不带丝毫勉强的笑容,王氏放心了。
  李明锦这一觉从晌午睡到申时,起来之后,头有点儿痛,确实不晕了,用手轻轻的揉按了一会太阳穴,感觉好受多了,拍了拍还在床上抱团睡在一起的弟弟。
  “哥……干嘛啊”明辉充满怨念惫懒的声音传来,显然不满意好觉被搅醒。
  “哥……”明秀倒是起来了,又拉起来明辉,跟着哥哥来到了院子,院子里面儿,只有几个妹妹带着两个坐在摇车里面的奶娃娃。听着明珠说爷爷和老爹他们出去溜达去了,姑父和姑姑已经回家去了。奶奶他们肯定在做绣活儿,虽然眼下不缺钱了,可是要让王氏停下来,谁也说不懂,几个媳妇倒是想着歇歇,可是婆婆都在做,媳妇能干看着么。几个媳妇心里这么想,王氏可没空想,依然故我的做着活儿。
  “大哥……我们做火把吧?”明辉望着哥哥说道。
  南山这一带,中秋是有晚上偷菜和放火把的风俗的,传说有祈福和震慑妖魔的作用。晚上天黑了,月亮清亮的照着大地,小孩子们会燃烧起火把在河岸上跑起来玩,火把上的结被烧掉之后,火把就会散落,孩子们就会把稻草木棍集中起来燃起篝火,从村子里的菜地里,偷来一些毛豆,放到火里烤着吃,偷也只是走一种形式,图个热闹,通常只是拔几颗。要真是把人家地里的豆苗都拔了,那就等着明天找骂吧。真是有这样的人,李明锦也见识过村里大婶的战斗力,吐沫都不带吐的能骂上两个时辰。
  “好!走!”说干就干,三兄弟齐心合力,小半个时辰就扎好了五六个火把,有大有小的,准备晚上带着妹妹们一起出去玩儿。
  夜幕慢慢降临,中午剩下了不少菜,乡下人是没有扔菜的习惯的,晚上热热就可以吃,再简单的炒了两个菜,晚饭一家人将就着吃过了,这次儿子回来带了一些月饼,吃完晚饭之后,王氏让李继旺抬了一个小条案放在院子里,摆上一个香炉,两盘水果,两碟月饼,之后老爷子带着一家人对着月亮拜了三拜,拜完月亮之后,就开始对月吃月饼,意思就是赏月了。
  大人们坐在院子里边聊天边吃着月饼赏月,小孩子们是待不住了,天色已经全黑,空中的月亮正是明亮,月光笼罩之中的沣水两岸,星星点点的火把渐渐多了起来。李明锦带着弟弟妹妹几人一人扛着一个火把往河堤上走去。
  几人走到的地方已经来了村里不少的孩子,大约有二三十个,各个都是兴高采烈的摇着手里的火把,有人燃起来了,挨个点着,孩子们拿起火红的火把跑起来,李明锦也边跟着队伍后面跑,边回头注意着几个妹妹。
  火把是稻草做的,不经烧的,迎风跑了一会,打的结就烧断了,孩子们将手里快要散掉的火把仍在了一起,一群小孩子跑去找豆子去了,李明辉立马跟上去,李明锦看着弟弟跑的飞快的身影喊道:“摘几颗就行,知道没?别摘多了啊!”
  “知道啦!”李明辉的声音在一群玩闹欢笑声中传的似有若无。
  无奈的摇摇头,带着几个妹妹坐在一起,也和大家一样围着火堆坐。不一会儿,偷豆子的孩子们都回来了,将豆子连跟扔进了火堆立马,由于是青色枝的也不担心被烧成灰,大家围着火堆唱起了歌来,是当地的民谣,李明锦也会唱几句了,你唱几句我唱几句,挨个的唱起来。
  不一会儿,河对面也唱起了山歌,孩子们都是有好胜心的,唱着唱着就开始对着河岸飙歌。天空明月当照,夜色轻纱曼掩,歌声在河面上飘荡,你来我往,好不欢快。
  快乐的日子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火堆渐渐小了开始熄灭,时间也确实不早了,歌声渐渐歇下,有不服气的约定来日再战。大家说说笑笑收拾东西开始往村里走去,各自回家了。
  李明锦几个玩了一晚上,快乐并累着,身上也沾了不少灰,回到家里院子里的时候,已经亥时,家里的达人们都已经睡下了,家里静悄悄的,兄弟姐妹几个相互看了一眼,不由得都放轻了动作,匆匆洗漱一番,就都去歇息了。
  李明锦躺在床上,伸个懒腰,感觉真是舒坦,好久没这么放松了,想着明个儿还要回书院呢,放空脑袋,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第29章
  自晋朝昭元元年,昭元帝设科取士,三年一次,正式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院试实际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者录取为生员即秀才。
  因着明年四月要参加县考,所以今年要去常怀县衙礼房登记报名,九月初,李明锦和堂弟李明辉跟着不少同窗一起去了常怀县衙,在礼房衙役那里仔细报备姓名籍贯,年岁,三代的履历,同时要有本县的秀才作保,作保李明锦几个的当然是苏秀才了。苏秀才的本意是让李明锦和李明辉跟着一起来试试,见识一下考试,实际上每科那么多考生,又有多少能录取呢。
  今年南山书院去报名县考的学子的大概有三十多号人,报完名之后,学子们回到书院,就开始勤奋的温书,书院里边一时之间气氛都凝重了许多。苏秀才也越来越忙了,学生问的问题越来越多,虽然累了一点,不过心情却是不错的。院长也来给要县考的学子们讲了几次课,主要是往年考试的侧重,在古代,科举是社会流动的最好途径,由不得不重视。李明锦认真的听着,想着就是所谓的考试之前划重点了,老师有经验了,定是要听的!
  整个书院里边儿的学子们,挑灯夜战已经是常事儿了,李明锦也被这种氛围弄的很紧张,不由自主的静下心来,开始复习功课。李明辉一向是跟着哥哥走的,对于弟弟的懂事,李明锦心里很是欣慰。明秀年纪小点,这次院试苏秀才建议他先不去等下科,倒是心态很平和,按部就班的学习着。
  昭元九年四月初三,河西村李家,王氏等人一大早就起来了,将两个孙子的行李都打点好了,此次去常怀那边参加县考,老二那边已经准备好住处,让孙子去落脚。相比较一家人紧张又忧心忡忡的样子,李明锦反而不那么紧张了,大概就是那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了。
  吃完早饭,李明锦和李明辉二人检查了一下要带的行李,确认一下是否没有遗漏,老头子站在一边看着皱着眉头,一张脸上尽是严肃的表情,终于在看到两个孙子拎起行李,背起书箱准备往外走,终于忍不住嘱咐道:
  “尽力就成,你们还小,不打紧……”
  “是啊,是啊,锦儿辉儿啊,没事的啊,考不好也没关系,别多想啊……”王氏听到老伴儿的话,连忙点头附和
  “是啊……”
  ……
  李明锦看着家里几个大人们紧张的样子,有点无奈,压力肯定有的,不过事到临头,紧张也无用,放平心态吧。笑着温声安慰着家里几个紧张兮兮的大人:
  “爷爷,奶奶,娘,好啦……我都省的,你们放心吧,不要担心啦!我们走啦……”
  “爷奶,娘,婶,那我们走啦。”明辉打了一声招呼,跟着哥哥后面走出了家里,今天要先去书院集合,和其他人一起去常怀。
  看着李明锦和李明辉的身影越来越远,王氏不放心的跑上去喊道:“记得去找你二叔他们知道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