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我在红楼修文物> 我在红楼修文物_分卷阅读_26

我在红楼修文物_分卷阅读_26

  石咏连忙谢过母亲,被石大娘嗔了回来:“我是你娘,这么客气做什么?”
  石大娘让石咏穿上这身官袍试试,见这官袍也还算合身,只是袖口、肘部等处多有几处磨损的,石大娘便让石咏把官袍脱下来,与二婶王氏两个商量了一阵,两位长辈便各自去找了针线,要替石咏把这官袍补一补。
  当晚,正房那边的灯一直亮到了半夜。石咏第二天天未亮起床的时候,见到他的官袍端端正正地叠好了,摆放在堂屋的桌面上。袍服袖口和手肘那里,被石大娘和王氏用同色的棉线像界线似的界密了,虽然细看能看得出一点点痕迹,但大体上已经看着和半新的官袍无异。
  石咏心里感激,蹑手蹑脚地去灶间,想自己糊弄点儿吃食就赶紧出门。没曾想,灶间那里,石大娘却是凌晨的时候就给他熬好了粥,一直顿在灶膛上,石咏一试,还是温热的。
  石咏喝了这一碗粥,不仅身体,连带心里都是暖和和的。他只悄声在正房外面说了声:“娘,我出门了,您多保重!”而后便离开椿树胡同小院。
  待他赶到养心殿东配殿,王主事已经在那里了。
  他见到石咏赶过来,便淡淡地说了声:“把官袍穿上,今天你且跟着我,看看我们这边都是怎么做事的。”
  石咏赶紧点了点头,抖开包袱,将母亲和婶娘修补完毕的官袍穿上。王主事见他周身拾掇得齐整,不是个邋遢的人,便也点点头,觉得这个年轻人还算是合他的胃口。
  王乐水主事这边,却是专门管理养心殿造办处各项物事出库事宜的。
  有王乐水带着,石咏受到的待遇立即与昨日不同。
  内务府下属七司三院,造办处并不在这十处之中,而是由内务府主管大臣直接管辖,主管大臣之下,另设造办处郎中、员外郎、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书吏等职。
  王乐水带着石咏,去拜见了一圈造办处的上官。这些官员见来了新人,大多向石咏点点头,勉励几句。也有人出于好奇,问几句石咏的家世。石咏猜这大约是因为他是被十六阿哥胤禄直接点了名,“空降”到造办处的缘故。
  这样一圈下来,便耗费了有小半天的功夫。等到王乐水和石咏回到东配殿,已经有人在这里等着他们了。
  “十一月初七是王嫔娘娘的寿诞,前儿个皇上命造办处送一柄玉如意过去,敢问得了吗?”
  来人二十岁上下,面白无须,穿着蓝灰色袍子,声音尖细。石咏心知这是宦官内侍,若是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其实是饱受压迫的残疾人士。他因想着这一点,只扫了来人一眼,记住了他的相貌与服饰之后,便微低着头,脸上尽量不显出半分好奇的神色。
  过来取如意的内侍是十六阿哥身边近身侍候的,叫小田。他自然知道石咏是自家主子点来的新人。但见石咏这样,小田心里多多少少觉出几分舒坦:对方既没有表现出鄙夷瞧不起,也没有巴结之意,反而是平平常常的,只当他是个寻常人。
  这样的“新人”,说实话还真不多见。
  王乐水闻言,赶紧点头,连称“得了”。小田口中的“王嫔”,就是庶妃王氏,她诞育三个皇子阿哥,站住了两个,近年来算是非常得宠的,宫中早已以“嫔”称之,吃穿用度也比照嫔位,但是正式册封的旨意却没下来。
  然而王氏是十六阿哥的生母,事关王乐水等人的顶头上司,王乐水怎敢不经心?当下赶紧带着小田和石咏,去开了造办处的库房,将玉雕作坊前日里雕成的一柄玉如意取出来,交给小田验看。
  小田那里也很谨慎,四下看过这玉如意没有半点瑕疵,这才点了头。王乐水便取出账簿,让石咏记了交接的时间和人物,自己签押,再教小田摁过手印儿,这才让对方将东西取去了。
  王嫔那边是这样的情形,旁人却未必如此。
  一上午过去,后宫各处也有别处过来领取造办之物的,甚至有些就是日常使用的物件儿坏了,送到造办处这里来修的,但领取之时,却也没那么便宜。
  “近来忙,请你家主子再多等几日。等忙过这一阵,木工作坊就一定先尽着陈嫔娘娘。”
  王乐水板着脸说出这话的时候,石咏正翻着台账。
  这是庶妃陈氏宫里一只婆罗漆面的炕格坏了,命造办处尽快修一修的。石咏见台账上分明记着木工作坊早已修毕,已入库房。没想到,到了王乐水这里,却要人再等几日。
  石咏站在王乐水身边,什么都没说。
  王乐水却一直在偷瞄他,自然也见到他将账册翻到了那一页……
  “有些事儿,不是面儿上这么简单。不同的事儿,处理起来也是不一样的。”待送走了陈氏宫里的人,王乐水隐晦地教育石咏两句。
  石咏心想,这个自然。
  王嫔的如意与陈嫔的炕格,这两者一个有着明确的“期限”:王嫔的生辰;另一个则没有。再者王嫔与陈嫔在宫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倒不是说造办处明着逢高踩低,但是将后者压一压,恐怕可以给目前最忙的木器作坊留一些余地。
  石咏想明白了,便点了点头。
  王乐水也点点头,大约觉得孺子可教。
  他原本想着十六阿哥是个人精子,觉得那位亲自点下来当差的人也应该是个机敏的。可是一见到石咏的时候,却觉得此子略有些木讷迟钝,与想象中的不大一样。
  待到后来,王乐水见了石咏私下里做的笔记,又带他经手做了一两件差事,王乐水反而觉得,孺子可教,石咏虽然看着是一张白纸,但该是个可造之材。
  因石咏是新人,午间用饭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僚过来东配殿,挤在王乐水的小房间里一道用饭,趁此机会,结交结交石咏。
  过来的大多都是与石咏差不多品级的年轻人,有小吏也有工匠,大家挤在一处,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反倒是王乐水嫌屋里吵闹,哼了一声,自己到别处去了。
  这下大家伙儿更无顾忌,见石咏年轻,纷纷问起石咏的来历。石咏觉得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只将自家的情形大体说了说。
  有个名叫察尔汉的笔帖式,听了石咏的年纪之后啧啧称奇:“我说兄弟,你家里是有几门贵亲还是怎么着,头一份差事就能找到这儿来?”
  此前富达礼告诫过石咏,当差之后,要“少说少做”,而武皇的宝镜听说他要当差的事儿,则告诉石咏,他去了造办处,可千万不能让人一眼就看穿了,最要紧是做到四个字:“莫测高深”。
  石咏听了察尔汉的问话,便只挠了挠头,说:“是吗?进这里很难吗?我是一直盼着能来造办处当差的!”
  旁人听了石咏的答话,一起哄笑起来,纷纷说:“小老弟,你自己出去问问,进这造办处难不难?”
  当然难!
  能入选造办处的工匠,是各地官员精挑细选,从全国顶尖的工匠之中选出的高手匠人,因为他们需要制作的,是进献给皇家的御用物品。
  而到造办处这里做书吏笔帖式,也一样不容易,不为别的,因为造办处的差事“肥”,肥得直流油水。
  然而石咏如此应答,在旁人眼里看来,石咏便好似丝毫没将造办处这里的差事当回事儿似的,旁人便更觉得他背景神秘,来头很大——该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第40章 (捉虫)
  石咏与几名年轻笔帖式和书吏一起, 鸠占鹊巢,将王乐水在东配殿的房间占用了, 聚在一处吃午饭。
  虽然今天中午饭菜里的鸭肉又冷又硬, 可这些年轻人聚在一起, 谈笑之际, 冷饭和冷肉就都划拉下肚了。
  察尔汉坐在屋里,面向门口,见到门外有人路过, 赶紧出声招呼他进来:“小唐, 快来见见新来的同僚。”
  门外路过的也是个年轻人,想来该是与察尔汉他们相熟。只见他手里也托着一只竹饭盒, 里面的饭菜还未动过, 看起来像是忙着手头的差事,竟连午饭的饭点也险些忘了。
  这个小唐听了招呼便进屋, 也不坐下, 只随意找了个空位站着, 手里托着饭盒,飞快地吃了起来。
  石咏作为那位“新来的同僚”,稍许有些尴尬, 但在好奇之下, 还是将那位“小唐”好生打量了一番,只见对方二十上下的年纪,长着一张圆圆的娃娃脸,左边面颊上有一粒黄豆大的黑痣。
  “小唐, 我说你手上正忙着的各宫用瓷的那些青花图样,上头可批下来了没?”
  小唐三口两口已经飞快地将食盒里的饭菜扒去大半,这时候咀嚼两下,伸手一抹嘴,摇头道:“没!”
  石咏知道清代制式瓷器,从宫中所用,到亲王贝勒府邸的器皿,再到朝廷一品重臣所用的一品官瓷,都是先由造办处设计,再交由瓷窑烧制出来的。清代帝王,精细如雍正,(附庸)风雅如乾隆,还会亲自过问瓷器的设计,甚至还会提出各种批评意见。这些御窑瓷器,必须得“上头”批了,才能送去烧造。
  小唐答了一句之后,脸上便多少露出些懊恼之色,说:“德妃娘娘那里没过。”
  石咏心想:原来后宫里管着内务府这摊的,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德妃。
  小唐说完,便再不搭腔,只低下头,三口两口扒完了食盒里的饭菜,说:“各位,对不住,我那里还得再改图稿,下回,下回有机会再与各位叙话!”说毕,托着食盒就转身出去了。整个过程,小唐没顾得上看石咏一眼。
  屋内众人都是面面相觑。将小唐叫进来的察尔汉最为尴尬,转脸对石咏说:“唉,你也别见怪,小唐这个人,就是这性子。”
  旁人也都说是,有人补充:“小唐做事,总是精益求精,有时候精细得连我们都看不下去。德妃娘娘连他绘的图样都要挑剔,那必定是……”
  话犹未完,便被旁人拍了一记在肩膀上,那人后半句立即吞进肚里,不敢再说。
  那必定是有意拖延,不想让后宫嫔妃所用的这批御窑瓷器这么快烧制出来罢了。
  这时另有人打圆场:“也不一定,唐英这个人啊……”
  石咏一听,手一抖,手里的一双竹筷当即落在了桌面上。
  “他叫唐英?”
  石咏瞪圆了眼问。
  旁人见石咏这样,大多十分诧异。
  “是啊,怎么了?”察尔汉反问石咏。
  “他是汉军正白旗人?”石咏又追问了一句。
  登时有与唐英相熟的点了点头,“是正白旗没错!石兄弟你也是吧……”
  石咏这时候赶紧收了面上的异样,低头装作若无其事地拾了筷子,淡淡地回应了一句,说:“是啊,之前就听说过的。”
  话虽如此,石咏心里却根本按捺不住激动,心想,督陶官!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督陶官那!
  像他这样研习过古代工艺美术史的,没有哪一个不知道唐英的大名。这位雍正、乾隆两朝的督陶官,不仅给后世留下了无数陶瓷精品之作,更曾经系统整理了陶瓷烧造之术,并留下了专著。
  据说历史上的唐英本人也是一位奇才,能写会画,又精通陶瓷烧制的技术。那尊乾隆年间烧造的各种釉彩大瓶,又叫“瓷母”的,据说就是唐英主持烧造。那成品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石咏实在是没想到,他竟然有幸,能在这个时空里遇见唐英本人。
  遇见可遇而不可求的文物,已经是天大的幸事,而邂逅文物的创造者,对于石咏这个文物研究员来说,更加像是在做梦一样。
  只不过,唐英现在和他一样,只是个造办处里七品的笔帖式,而且还刚刚遭遇了“退稿”!
  石咏问过察尔汉等人,知道唐英到此不过三四年的功夫,也是从笔帖式这样的小吏做起。只不过唐英于书画上的天赋极佳,所以被内务府主事提拔,虽然充任笔帖式,但却在陶瓷作坊参与设计,是众多工匠中的一员。
  察尔汉他们言语间倒也对唐英不是很看重。据说这唐英无甚背景,只是寻差事的时候误打误撞,才找到了这里。往后看上头的意思,也是要在作坊里长久做下去的,也就是说会走技术路线,而爬不上管理层。
  察尔汉等几人显然是想奔着主事、员外郎、郎中的晋升路线先往上升几级,等升上去了再考虑往广储司、三大织造等更肥的衙门转过去。
  大家志向不同,本也没什么。可是察尔汉等人都觉得石咏言谈里对唐英格外感兴趣,该不只是因为同在正白旗的缘故。
  就因为这个,察尔汉他们越发觉得石咏神秘,与旁人不同,再加上大家都听说石咏是“贵人”点了,直接进造办处领差事的,所以他们越发认定了石咏“背景深厚”,为人又“深不可测”,与众不同。所以大家都没敢小瞧他,说话之际,也尽量小心翼翼地巴结。
  一顿饭用毕,大家散去。石咏则自去将王乐水请回来,并就占了房间充作食堂一事,向他表达了歉意。因为石咏态度很好,王乐水没说什么,反而将下午需要做的几件差事交代给一一石咏,自己则冷眼旁观,打算好好看看这小子会怎么做事。
  石咏昨天观察了一天,对这个造办处是如何运转的,心里已经大致有数。在王乐水交代差事的时候,他就已经将自己不大明白的几处向王乐水请教了。王乐水一一作答,同时心里也有了底,晓得石咏自己独立去做,也出不了什么大岔子。
  哪晓得下午的时候还真出了岔子。
  起因是十六阿哥胤禄突然过来。他的本意是过问那几位西洋宫廷画师为康熙皇帝绘制的行乐图进度如何了,过来的时候在他身边侍奉的小田提了一嘴,说是石咏已经进了造办处当差,胤禄一时兴起,当即决定过去看看。
  胤禄到的时候,石咏正在一一登记更新造办处各处工匠的完工进度。虽然他在一旁看着也十分眼馋,甚至有时候会忍不住觉得技痒,可是还是努力忍住——他现在唯一需要的,是将本职工作先一一做好。
  少时胤禄过来,站在木器作坊门口招呼一声:“石咏!”
  旁人见到是胤禄来了,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准备站起来行礼。胤禄连连摇手,说:“你们忙你们的。爷找个人,说句话!”
  石咏放下手中的纸笔,出门来到胤禄面前。
  “陆爷!”
  他双手一拱,冲胤禄作了个揖。
  能听见对面胤禄牙缝里轻轻“嘶”了一声。
  石咏偷偷抬眼,看见胤禄身边的小田偷偷地翻下袖口——这是示意他,礼行得不对,得改。
  “瞧你这傻小子,真当爷姓陆了。”胤禄望着面前的石咏,心里觉得好笑万分,面上却装模作样地板着。
  小田则从旁提醒石咏:“这位是内务府总管大臣,十六阿哥,见了十六爷,不得无礼,还不快快拜见?”
  石咏听了这话,才赶紧将袖口翻下,按照以前杨镜锌指点的礼节,给胤禄打了个千儿,口中说:“小人……小人见过十六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