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虎狼> 第97节

第97节

  “闯王说得不错。”刘宗敏连连点头。
  “曹操x他同意不扰民,只是抱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想法,他和我们安民护民、守土不失是完全不一样的。”孙可望不满地反驳道:“我们这里容不得他。”
  李自成摇头道:“曹兄弟没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我不能轰他走。”
  刘宗敏附和道:“我觉得闯王说得不错。”
  一直冷眼旁观的牛金星突然出声道:“闯王,我觉得孙兄弟说得对。”
  李自成看了一眼许平,后者仍在沉思中,他挥手表示这个问题的讨论到此为止:“孙兄弟你既然来了,就谈谈你对四川的看法吧,现在高兄弟那里局面很不好。”
  河南闯军已经停止向四川运粮。
  川南的明将杨展没有屠杀百姓,而是收拢流民,组织他们展开生产,还从流民中挑选精壮从军坚守险要。杨展不仅让川南民心安定,更让缺少物资的高一功一筹莫展,数倍于杨展军的闯军,每日的消耗大大高于川南明军。由于川中的生产已经被明军彻底破坏,高一功估计在攻入川南前,闯军和成都、重庆的百姓都得饿死。既然南下不成,高一功就打算北上强行入陕,若是能侥幸击败秦军,闯军就可以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即便不成,也能在一段时间内牵制住秦军,给河南闯军减轻压力。
  在孙可望进来之前,许平和牛金星都已经表示赞同高一功的打算。本来犹豫不决的李自成于是下定决心,不再劝说高一功回师河南:“好吧,若是高兄弟把川民带回来,河南的粮食就未必够吃了。”
  离开李自成的营帐后,孙可望环顾左右无人,单刀直入地问许平道:“许兄弟怎么看曹操的事?”
  “曹大王有上万部曲,其中还有两千多精锐骑兵,若是轰走他,我军损失也不小。再说与曹大王交恶的话,以后我们要防范的就不止明军了。当年闯王与曹大王会盟,宁可花钱养他,不仅是看重他的武力,也是担心他会来抢我们治下的农民,对我军守土不失的大计有害。”
  孙可望抚掌大笑:“一不做、二不休,如果我是闯王的话,就杀其人,夺其军。”
  “闯王重然诺是远近闻名的,如果无故杀掉曹操的话,难免让天下豪杰之士失望。”
  孙可望撇了许平一眼,见他脸色似乎不像是开玩笑,就争辩道:“何谓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瞻前顾后如何成得了大事?”
  “今天闯王无故夺了曹操的军,杀了曹操的人,你就不怕闯王明天夺了你的营,杀了你的头么?”
  “曹操如何能同我相比?”孙可望迟疑片刻,拍着胸脯道:“我手中有地盘,有军队,也还服从闯王的将令,他日闯王夺取天下后只要善待我,我也拥戴他当皇上,闯王凭什么杀我?”
  虽然这样说,但孙可望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道:“确实不能劝闯王无故杀曹大王。”
  四月二十日,成都的高一功下令全川闯军北上。
  早在高一功写信给李自成要求北上以前,他就已经拿定主意,先头部队也早已派出。今天离开成都的闯军中夹杂着大批的百姓,他们扶老携幼和闯军后卫部队一起出发。河南停止向四川运粮后,四川百姓都清楚他们十有八九无法度过这个冬天,不少人投奔川南杨展,那里是四川境内唯一还有粮食并且今年可能会有收获的地方。对此高一功并不干涉。那些担心明军再次大开杀戒的川民则跟着闯军共进退,眼下他们唯一的指望就是跟着闯军攻入陕西。
  两日后,确认闯军继放弃重庆之后又放弃成都的消息传到川南,总兵杨展手下的三万川南明军人人笑逐颜开。这三万明军有九成以上都是新兵,是杨展刚从百姓中挑选出来的,如果投入野战,他们根本不是对方闯军的一合之敌。仗着川南地形险要,他们才能把高一功挡在境外。若不是其他明军将川内大部分地区的生产彻底破坏,让高一功无法坚持作战,杨展也没有什么信心为朝廷保住川南的土地。
  “杀猪宰羊,犒赏三军。”杨展大喜之余,还不忘吩咐左右:“多送一份粮食给各镇,他们想必也要庆祝一番。”
  在明军彻底破坏四川的粮食生产后,川南肩负着供应其他川军各部粮草的任务,眼下川南有百姓数百万,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现在闯军既然退去,又是秋收在望,杨展认为稍微宽松一些无妨。
  又过了几天,杨展笑呵呵地拿着一份请帖回家。川军各镇众总兵都赶来川南,他们联名请杨展赴宴,公推他为守川首功。杨展回顾一年多来同闯军交战时,无论哪支友军到了穷途末路,杨展都会给钱、给粮、给兵员,帮助他们重振元气。这固然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其实私底下杨展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希望能和所有川军同袍处好关系,以便有朝一日成为川军的领袖。
  今天这个愿望总算是实现了,杨展得意地把请帖展示给他夫人看,上面密密麻麻地全是联署川军将领的签名:“挫败闯贼对川南、云南的窥视,收复重庆、成都两府,皇上和朝中阁老们肯定大喜。我从来不曾得罪过任何一个同僚,他们全都得过我的好处,看来四川军务提督是非我莫属了。”
  杨展生性好酒,吃饭时无酒不欢,哪怕是在一线视察军务时,食物再简单。也要配上一壶酒才能下咽。今天吃午饭时,他的小儿子见父亲高兴,于是为杨展斟上满满一大杯酒,还端着酒壶站在旁边等着,满心以为父亲会连干三杯。不想杨展竟然一反常态地把酒杯推得远远的,垂下眼皮看也不看一眼,只是端起碗来开始吃饭:“不喝,不喝,这顿饭我滴酒不沾。”
  杨夫人奇怪地问道:“老爷这是为何?”
  “晚上要赴宴啊。”杨展解释道:“在川军中,有谁不知道我杨展酒量了得,千杯不醉?宴会上定然人人给我敬酒,到时候万一不胜酒力少喝了谁的,说不定会让那人心中不快,以后我这个提督还怎么当呢?”
  杨夫人笑道:“老爷未免也太小心,一杯酒有什么打紧。再说此番老爷功劳大,不让老爷提督四川军务无法服众啊。”
  “谁说我当不成了?可越是身居高位越要谦虚,要是让别人觉得我杨展一升官就看不起旁人,那以后还怎么共事呢?何况我还没有当上呢。”
  杨夫人不再多说,掉头对桌边的儿女们笑道:“看你们的父亲,声明赫赫的武将,背地里却是如此谨小慎微。”
  几个儿女也都笑起来,打算给父亲斟酒的小儿子已经把酒壶放下,笑着回答母亲道:“孩儿觉得父亲做得极是,同僚和睦才能百战不殆,才能保得家里世代太平。”
  吃过饭后,杨展就兴冲冲地带着两个儿子和亲兵、家丁赶去赴宴。,闯军虽然已经走远了,但杨展并非毫无防备,他的大儿子此时还在川南的防线上监视成都方向。
  中午没有喝酒,杨展的嗓子里阵阵发痒,一路的奔波让杨展更是渴得喉咙里简直要冒出烟来。一边纵马疾驰,他一边在心里安慰自己:等到了宴会地点便好了,今夜和大批同僚喝个过瘾,岂不是比在家里喝酒痛快得多?
  不等杨展下马,川军众将就纷纷迎出帐外,他们人人都穿着大红官服,往日闯军步步紧逼时的那份紧张之情一扫而空。见他们这个样子,仍是全身甲胄的杨展也有些吃惊,他连连拱手向川军同僚们一一回礼,得空的时候低声对几个好友道:“闯军刚走几天,我们还是小心为上吧!”
  那几个身为杨展好友的川军将领都不以为然,其中一个答道:“高贼裹挟百万平民,一日行不过十里,动静这么大,还想瞒过我们的耳目吗?”
  根本无人担心闯军会去而复回。首先,闯军是因为拿川南束手无策才离开的;其次,闯军搬迁了成都、重庆两府的百姓离开,如此兴师动众不可能是疑兵之计。其实杨展心中也是这样认为的,见大家看法相同,也觉得自己有些多虑,他哈哈一笑,就脱下甲胄换上大明武将的官袍。
  和杨展同来的两个儿子也都是有品级的朝廷武官,父子三人把乌纱端端正正地戴好,杨展在前,两子在后,都是一只手握着腰间玉带,另一只手轻摆,迈开大步昂首步入摆宴的营帐。杨家的亲兵、家丁们一脸轻松地跟在家主、少主身后。
  众人一定要杨展坐首座,他几次推辞不过,就美滋滋地在正中央坐下了。杨展让两个儿子到下首末尾去坐,两个儿子答应一声就要走去,但却被几个川军总兵拦住。总兵的品级远在两个杨家小子之上,是他们二人叔伯辈的人物,但几个总兵一致要两位小杨将军陪他们父亲一起坐在正中。坐在这么多前辈的位置之前,当然是一件失礼的举动,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推辞都推辞不开,杨展的两个儿子满脸为难地向父亲看过来。
  见儿子竟然要把其他人的客气当真,杨展急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厉声喝骂自己的一对儿子。同时本人连忙又是一番谦让,为自己家教不严连连道歉,可川军众将都不依不饶:“这又不是军议,庆功宴这么讲究又是何苦呢!杨帅你看,我们的子侄不都是陪着我们坐嘛。”
  杨展举目一看,果然人人的子侄都是和他们的长辈坐在一起,于是也就不再坚持,嘴里不免又是几声道歉。其他川军将领都笑起来:“杨帅太客气了,这些日子我们全拿过杨帅的粮草,不也从来没有见外吗?”
  杨展心中一想确实如此,自己给出过这么多粮草,别人当然会尊敬自己了。总算坐好以后,杨展感觉自己渴得喉咙里要喷出火来,他迎着满屋子同袍的笑脸大叫道:“咱们该上酒了吧?”
  “正是,正是。”
  营内的川军将领纷纷附和,不少人都出言嚷嚷:“该上酒了吧?”
  “好!”一个川军总兵连连拍手,大吼一声:“上酒!”
  ------------------
  昨天我本来是更新了,结果更新完以后有违禁词(就是我文章里打x的那个地方),造成没有更新成功,我又粗心没有检查就点击关闭页面了,结果今天发现没有。今天的更新在后面,双更吧
  第二十节 内讧
  随着这声大吼,帐内的众将人人起身迅速向两边闪开,大群弓箭手涌进来,二话不说就向帐中央乱射。几个亲卫一拥而上,把杨展和他的两个儿子团团护住,一眨眼间,卫士人人身中数箭,一个重伤倒地。
  此时帐外也响起杀声,披甲的武士从四面八方冲进营帐,明晃晃的长枪大刀指向杨展父子。已经退到两边的川军将领们都抛掉头上的乌纱,扯下碍手碍脚的官服,从亲卫手中接过头盔,露出里面贴身穿着的软甲。
  护卫在杨展身边的几个卫士虽然没有伤到要害,但鲜血正从伤口流出,浸透了军服,顺着甲片滴落到地面上。
  “诸君……诸君……”杨展的目光从帐内的川军同袍身上一一扫过,这些人都是他多年的好友、几代人一起为大明效力的世交,以前曾经并肩在战场厮杀,也曾把酒言欢……
  但现在他们的脸都和死人一般冷酷无情,他们的眼睛闪射着残忍的幽幽绿光。
  “这是为何啊?”杨展呆呆地看着屋里的川军同僚,此时此刻他仍不能相信面前的这些故交要置自己父子于死地。
  “逆贼杨展,”一个冷冷的声音从某个川军总兵口中吐出,以往他曾是杨家的座上宾,今天是他当先迎接杨展入营:“勾结闯逆,图谋献川,人人得而诛之。”
  随着这句话,那些弓手又将一片箭雨泼来,杨展的贴身卫士再次用身体遮住杨家父子,顿时又是几个人倒地不起。杨展知道再也等不起,他奋力掀起桌子,招呼两个儿子道:“快杀出去。”
  两个儿子同时答应,拾起地上的刀,与亲卫一起向门口杀去。
  父子三人只要有一人能够脱险,就能召集杨家的部队,就有讨价还价的本钱,那样身陷敌手的人也还有一线生机。见杨家人冲过来,四周的弓手立刻退出营外,拿着长枪、身披重甲的武士密密麻麻地拦住去路……
  贴身卫士已经死伤殆尽,杨展身被数创,他的两个儿子都身负重伤,但却连门口都没有冲到。最后一个杨家家丁被乱枪刺倒后,杨展心知今日定然无法幸免,他挣扎着爬到两个儿子身边,他们两个都是双目圆睁,气绝而死。杨展张嘴要大叫一声,却只有一团血从他喉中喷出。
  重甲武士退后一步,川军将领们踏着地上的鲜血走上前来,一个个居高临下地看着在两个儿子血泊中挣扎的杨展。杨展吃力地抬起头,满脸仍是一副不能置信的表情。
  又挣扎着吐出几口血后,杨展莫名其妙地呵呵笑起来,血从他身上的各处伤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杨展冷得在地上不停地打着哆嗦,他勉强吐出几个字:“给我杯酒。”
  ——为什么要杀我?就算你们不告诉我死因,至少给我杯酒喝吧。把贼砍头以前,也要给贼一杯酒喝啊。
  为首的那个川军将领,那个陌生的已经不再认识他的老友猛地一刀挥来,杨展喉头一冷,大股的液体涌进嘴里,但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东西。
  再也无力把液体咽到那干渴的喉中了,杨展明明大睁着眼,却仍是面前一片漆黑,喉头火烧一般的干渴——竟然做了一个渴死鬼,真不甘心啊,你们说过要请我喝酒的……
  满营的川军将领一个接着一个,轮流把刀砍向杨展父子的尸身……
  五月三日,闯军大将高一功的行营。
  十几日来,高一功指挥着中军和后卫掩护百姓北进,每次讨论前途时,高一功和他的部将们都忧心忡忡。据前锋的报告,三边总督孙传庭已经在各个险要设防,阻挡四川的闯军入陕。北面虽然有更多腾挪的余地,但要面对的敌人也更加强大。
  和闯军一起走的都是信任闯军的百姓,这让高一功无法忍心抛弃他们带兵返回河南,因为他知道,走回河南时,这些百姓会十不存一。北上虽然机会渺茫,但要想让百姓多活几个下来,却是眼下唯一的方案。今天高一功和刘芳亮说起粮食问题时,两人又都是愁容满面。
  营门外传令兵报告,把一份军情送上:“两位将军,川南急报。”
  这封军情让高一功和刘芳亮都是面色大变。川军众将设下伏兵杀掉杨展父子后,立刻发兵突袭杨家军,杨展余部毫无防备,一夜之间就被击溃,三万多杨家军投降,随后被其他川军集体坑杀。抓到杨夫人后,川军将领用酷刑折磨她好几天,逼问杨展的财产以及下落。将杨夫人虐杀的同时,川军还将杨展全族三百多男女老幼尽数杀戮,别说是杨展的孙子、侄子,就是儿媳、女儿也不放过。
  刘芳亮看得只摇头,连声叹息不已:“如果没有杨展供给的粮食,这些人早都饿死了,他们怎能如此恩将仇报?怎么能把恩人杀得全家一个不留?”
  “这就叫大恩为仇吧。”高一功冷笑数声。他想了想,不太有把握地同刘芳亮探讨起来:“可是为什么会大恩为仇呢?”
  “我不懂,别问我。”刘芳亮断然拒绝讨论这个话题:“当今之事,是尽快打探清楚川南的形势。”
  急报传到河南开封附近时,许平正和孙可望还有李定国讨论制造火药的问题,随着闯军火器部队规模越来越大,火药的消耗量也越来越惊人,仅仅是训练所需就让许平感到有些承受不起。不过对此孙可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河南残破,硝石靠粪便生产,数量更是稀少,至于工匠,那是永远不够的。
  得知川南的杨展被灭族以后,孙可望放声大笑:“杨展这厮当真不知死活,他若是对一个、两个同僚有恩也就罢了,万一有人恩将仇报,其他没受过杨展恩惠的人就会出来说话,顺便讨伐那个恶人并且吞掉他的地盘和兵力,别人看在眼里也就不敢恩将仇报。可这厮偏偏对全川将领都有恩,还让每个人都欠下了无法还清的人情,如果大家不合伙杀了他、屠了他的族,难道还要被他压一辈子不成?高将军的大军在四川的时候,他还有一线生机;高将军走了以后,他不知死期将至还妄想升官,当真是无能鼠辈。”
  当年杨展就是张献忠的死敌,屡次挫败西营的进攻使得他们始终无法南下,李定国闻讯也面露喜色:“孙传廷杀了贺人龙,川军伏杀了杨展,如此西面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笑过之后,孙可望问道:“高将军没有立刻杀回川南么?”
  许平说道:“高将军恐怕会先打探一番,若是川南不稳就会掉头南下,若是川南已定……”
  说到这里许平突然楞了一下,抬起头来,看见孙可望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许平摇头叹息两声不再说话。旁边的几个参谋面面相觑,不知他们两人在打什么哑谜。
  周洞天瞅瞅许平的脸色,为其余几个参谋解释道:“这份报告上说,杨展生前是唯一不屠杀百姓的川军将领,他在川南收拢流民,开垦土地,已有数百万人在他的地盘上安居乐业。除杨展以外,其他四川的明将无论大小都失去了领地和百姓,更没有人从事生产,川南这块肥肉,谁不想据为己有呢?”几个参谋都连连点头。既然人人都想据为己有,那就难免自行攻伐,川南此刻估计已经是战火连天。
  只听孙可望又冷冷地评价道:“你们对四川明将的嘴脸还不太清楚,我可是同他们打过好几年交道了。这些川将毫无人性,从来不把四川百姓当作乡亲父老看待,他们为了对抗我军,竟然靠着屠杀乡亲来坚壁清野。这次几个总兵为了争夺川南的人口、粮食,说不定还能手下留情。但那些副将、参将、游击之流,知道自己抢不到这块肥肉,那还有什么客气的,我估计他们已经放手大杀大抢了。”
  “那么川南必然大乱。”许平点头说道:“高将军应该在得到消息时立刻南下。”
  “等打探到消息再行动就晚了,川南定然已经被洗劫一空。”孙可望、李定国曾经在四川多年,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李定国向许平保证:“几个总兵要是听说高将军南下,自己不能把川南纳入囊中,也会放手大杀大抢,没成熟的粮食既然捞不到,就绝不会留给高将军,肯定是把粮食烧光,把农夫杀光,留一片赤地给我军。”
  许平盯着李定国的脸,听出对方话里有话:“以李兄的高见,现在当如何是好?”
  “我早说过应该设法入滇,以前有川南杨展挡着还不好走,现在正是机会。”孙可望和李定国显得很有默契,许平见到他们二人脸上同时流露出遗憾之色,似乎是为他们的主意不能在自己手中实现而伤感,孙可望说道:“大将军不妨急急修书一封给高将军,劝他整军入滇。川军把四川祸害光以后,必然去云南过冬找饭吃。云南人看见四川的惨况必定胆寒,不想放川军这帮虎狼入境。可是川军必定是官兵,黔国公说不定还想借助川军的力量对抗我军,滇军上下心不齐则力不足,所以我猜川军还是能流窜入滇的。”
  李定国连连点头,他补充道:“川军连自己的老乡都不在乎,又怎么会善待滇人?若川军不在云南大肆掠夺,以后你们尽管骂我是蠢材。高将军若能为滇除此巨害,别说云南军民,就是那黔国公说不定都会倒履相迎!”
  许平立刻修书一封,让部下加急送给高一功。若是能成功入滇,不但高一功大大扩展地盘,能够养活闯营西路军数万,而且假以时日,还有可能从西面攻入两广,威胁福建。
  许平写信的时候,孙可望又冷冷地评价杨展道:“谁让他不屠杀百姓,不和同僚同流合污呢!要不就别做官兵,做了官兵就不要再想做好人。”
  此时江北军、楚军都收到了朝廷的命令,要他们向河南集结,准备配合新军从四面八方围剿闯军。虽然江北军各将都是满心的不情愿,但既然是朝廷严令,那他们怎么也得动一动,才能在文官那里能说得过去。再说,一点行动都没有的话,南直隶对京师那边也不好交代。
  上次孙可望闪击南直隶江北军区后,于世忠就远远地躲到扬州去了,后来更干脆向归德府的闯军送上誓书,每月把一半的军饷交给闯军换个平安。虽然一半的军饷听上去不少,但于世忠觉得这买卖其实挺划算。从那以后,严守诺言的孙可望从来是绕着于世忠的旗号走,不得不从他防区附近经过时,也都事先打个招呼。这样,于世忠不但睡觉踏实,而且几次闯军过境前后,于世忠都杀一批百姓当作闯军报功,累积了不少功绩。
  于世忠觉得闯营的那个孙可望头目很好说话,如果不愿意付银子,孙可望同意明军用火药或者武器冲抵,如果是燧发枪更是给非常优厚的价格。半年来,大批的江北军将领把燧发枪卖给归德府的孙可望,一个个都挣了不少钱。江北军要求南京给他们大量装备燧发枪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拿了江北军大批银子的南京官员,变本加厉地克扣本应转运京师的燧发枪,找出各种理由把这些武器截流下来拨给江北军。尤其凑巧的是,每次南京声称因为军情紧张所以要截流武器时,归德府的闯军总是及时对南直隶发起进攻;而每次截流军火需要见成效时,刚分到武器的江北军也总能把侵入南直隶的闯军击退。
  接到南京不容反驳的出兵命令后,于世忠按照誓书的约定,把自己的行军计划和不得已的理由写信通知归德府,不久就收到归德府闯军的回函,对于世忠表示理解。然后,于世忠点起兵马拔营出发,沿着官道向亳州进兵。
  前天走了八里,昨天走了七里,今天的速度和前两天差不多。发生的事情也差不多,才离开军营走出一里地远,骨瘦如柴的军士走不动了,开始有人倒毙路边,其余那些被饥饿和营养不良折磨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士兵,无人理会这些倒毙的同袍一眼。这些士兵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一步深、一步浅地在地面上挪动。五月中午的太阳把大地照得热气蒸腾,可不少士兵却哆嗦得如同深秋的枯叶,没人知道下一刻身边的同伴会不会就这样倒下去死掉,没人知道自己能不能避开营中流传着的疟疾。
  行军带来的剧烈减员让于世忠恶狠狠地大骂出声。虽然人人都吃空饷,虽然人人都知道大家都在吃空饷,但是人数越少,不得不上交给核查官员的钱就越多。于世忠本来就对朝廷的调动令憋了一肚子火,如果让他为此多掏腰包那他就感到更冤枉了,所以于世忠决定将空额补满一些,立刻行动!
  在人口稠密的南直隶境内,补充兵力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作为一个南直隶人,于世忠也不想对父老乡亲做得太绝。沿途几个村子的长老被于世忠的亲兵带来,排成一列跪在他的脚下,磕磕巴巴地诉说着对大明的忠诚和对于将军的敬仰之情。
  于世忠笑眯眯地连连点头,把这群老头送上的奉承尽数收下,至于过路费的话他才起了一个头,几个识情知趣的老头就马上应承下来,纷纷拍胸脯保证要联合送于将军一份大礼。除去朝廷拨发军饷、倒卖物资给闯军这两项之外,驻地周围南直隶父老的孝敬也是江北军将领一项重要的收入。
  “本将此番是奉皇命出师河南讨贼,久闻左近豪杰辈出……”于世忠说起最后一件事,就是要每村都出一批壮丁。听到这句话,那几个长老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不等于世忠说完,一个老头就连连磕头求饶,其他的人也纷纷学着那个老头的样子哀告起来。
  于世忠今天心情不错,所以没有变色喝骂,而是轻快地从马上跳下,走到哀求不已的老人面前,半蹲下如同拍一条小狗般地拍拍那几颗白发苍苍的头颅:“本将手下的几千儿郎,有大半个月没有吃过饱饭了,大部分孩儿们可是一年多没见过女人了。”
  看着一张张向自己望过来的老泪纵横的脸,于世忠自言自语般地轻声说道:“要是在别的省,本将也就不苦口婆心地说这么久了。本将也是南直隶人啊,乡里乡亲的,要是孩儿们闹得太不象话也不合适,是不是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