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

  “你们可真厉害。”大娃佩服,“这么大的事,也不跟我们讲一声。”
  宋招娣:“离明年还有一年,说什么?你爸也不知道。”
  “爸也不知道?”更生惊呼,“宋老师,赶明儿钟师长知道了,又得跟你叨叨。”
  宋招娣:“他又帮不上忙,跟他说也是白说。对了,快六点了,该做饭了。”
  “这么热的天,真不想吃。”大娃道,“可是不吃又饿。唉,做人真麻烦。”
  宋招娣笑着说:“钟大娃,你不想做就直接说,我去做。”
  “想做,想做。”大娃连忙说,“娘,你就坐在风扇底下歇着,我们一会儿就能做好。”
  宋招娣乐了:“你去把面盆端过来,和点面,更生,你把炉子和鏊子拿过来,咱们做饼吃。”
  “对,搁风扇底下炒菜。”大娃道,“我去端炉子,二娃,振刚,去摘菜。”
  三娃从楼上跑下来:“大哥,你看,每件衣服上都有商标。”
  “春秋服饰,下面还有一排英文?”大娃看过去,“这是娘写的?”
  二娃:“我自己写的,娘找大伯印的。”
  “大伯?”大娃问,“大伯有没有说你抢他饭碗?”
  二娃:“大伯叫我毕业后去他们厂上班,他们厂稳定,以后还有退休金。”
  “你怎么说的?”振兴好奇。
  二娃回想一下:“我说先练习练习,明年暑假回来开裁缝店。毕业了,我再去国营厂上班,到时候还请大伯多多指教。大伯在电话那边乐得哈哈笑。我如果跟他说,我一个月做的衣服,卖的钱比他一年工资还多,他又得唠叨我。”
  “老一辈人都希望晚辈有个稳定工作。”大娃道,“我若不是太想当将军,我才不上军校呢。”
  更生拎着炉子过来:“你想当妇女主任?”
  “滚蛋!”大娃瞪他一眼,去厨房拿面盆。
  八月一号,建军节,下午,大娃带着一众兄弟,背着宋招娣给他们做的双肩包出发了。
  傍晚,钟建国回到家,宋招娣已经做好饭。饭后,夫妻二人走着去看文艺演出。九点多,两人到家洗洗澡睡觉。
  翌日早上,煮点粥,煎个鸡蛋,炒两个素菜。钟建国一边吃一边说:“他们要是能一去不回该多好啊。”
  “他们一直不回来,你该担心了。”宋招娣见两碟菜还剩一半,她却快吃饱了,“他们在家也有个好处,起码不会有剩菜。”
  第207章 冰箱电视机
  钟建国赞同:“也就这一点用处。”
  “他们回来,你就别这么说了。”宋招娣道,“不然,大娃又得跟你叨叨。对了,我待会儿去买点布,给你们爷几个做几套衣服。”
  钟建国:“二娃不是做了?”
  “做几件秋装。”宋招娣道,“大娃他们明年就毕业了。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穿得好,收拾的干干净净,别人会找上门给他们介绍对象,而且都是挑相貌学识皆上乘的姑娘。”
  钟建国:“做吧,做吧。娶了媳妇在外面安家,省得回来闹腾了。”
  宋招娣想笑:“他们可都是你亲儿子。”
  “电话响了。”钟建国道,“我猜不是你大姐,就是刘婶。”
  宋招娣放下筷子:“也许是你大哥。”
  “这个时候大哥还没到厂里呢。”钟建国见她拿起话筒,“谁呀?”
  宋招娣没回答,冲那边喊一声:“婶子,有事啊?”
  钟建国立刻知道是谁,默默喝半碗粥,一见她把电话挂上,就问:“找你什么事?”
  “廉烈的妹妹给刘苇介绍个对象,是个老师。”宋招娣道,“七八年考上的,大专院校,今年刚好毕业。刘婶的意思,十一放假的时候,刘苇带她回去,叫刘叔和刘婶见见。”
  钟建国忙问:“见成了?”
  “刘苇年龄不小了,这么多年先当兵后上学,估计都没跟年龄相仿的女人同桌吃过饭,只要对方五官端正,通情达理,刘苇一定会愿意。
  “刘苇虽然长得一般,但他爸以前是师长,姐夫是廉烈,自己又是陆军学院的学生,以前还当过兵,这么好的条件那姑娘没理由不愿意。除非像孙宛如那样,一脑子风花雪月。”
  钟建国:“十一订婚?”
  “刘婶没说。”宋招娣道,“请我给她未来儿媳妇做件衣服。”
  钟建国掐指一算:“还有两个月呢。”
  “想儿媳妇想疯了啊。”宋招娣道,“待会儿打电话问刘萍,那姑娘多高多胖。我问刘婶,她就知道一点,中等身材,其他一概不知。”
  钟建国皱眉:“她真会给你找事。”顿了顿,“我不信滨海那么大,找不出一个像样的裁缝。”
  “别人做的她不放心吧。”宋招娣道,“刘苇快三十了,有个对象也不容易,做就做吧。”
  钟建国:“这是觉得你放暑假了,闲着没事干。”
  “有事啊。”宋招娣道,“我得给你们做鞋。本来我还想回去看看我娘,看来也不能回去了。”
  钟建国眼皮一跳:“现在天热,容易中暑,放寒假了再回去。”
  “这么热的天,说实话我也不想回去。可我爹快七十了,见一次少一次。”宋招娣道,“他们觉得平时头弄脑热是大姐夫忙里忙外,以后不能动了,也是大姐伺候他们,这几年攒的钱也给大姐了。我想下次过去的时候,给他们一百块钱,留他们买零食吃。”
  钟建国点头:“给吧。你大姐那个人太会过日子了。不用太久,我跟她过一年就能被她屈死。”
  “哎,她也是觉得老的老小的小,以后用钱的地方多,才能省则省。”宋招娣道,“大力说他妈在县里买两块宅基地,其中一块地已经开始打地基了。等他们把房子盖起来,我就叫大姐夫把工作辞了,去县里开个家具店。”
  钟建国:“他不见得愿意吧。”
  “大姐夫才四十二岁,我觉得他们上班的那个家具厂难撑十年。”宋招娣道,“五十岁下岗,再想开个家具店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趁着县里还没有家具店,把店开起来,再找两个学徒工,干到五十岁就能存够养老钱。在县里开店还有个好处,把爹娘接过去,老两口生病,大姐夫用板车就能把他们推医院里,也省得四处找人借车。”
  钟建国:“我还是觉得你大姐夫不会同意,他安稳惯了。”
  “我也觉得他不会同意。”宋招娣道,“但我得提醒他们,一旦厂里效益不好,厂子就有可能倒闭。”
  钟建国:“你跟大力说一声就行了。你是当妹妹的,她是姐姐,妹妹教姐姐怎么过日子,你大姐是个老实人,心里也不大舒服。”
  宋招娣“嗯”一声表示知道了,把碗里的煎蛋夹给钟建国:“你吃吧。”
  “你不吃了?”钟建国问。
  宋招娣:“太腻,不想吃了。”
  “不想吃你还咬一口?”钟建国看到不禁皱眉,“什么毛病。”
  宋招娣:“那你放下,留我中午吃。”
  “中午还能吃吗?”钟建国瞪她一眼,夹起鸡蛋塞嘴里。”
  宋招娣:“你买台冰箱就可以了。”
  “冰箱的事,我还真问过。”钟建国道,“我听别人说原本三四百一台,现在炒到六七百,我就没买。过两年冰箱厂家生产的多了,咱再买。没必要多花几百块钱。”
  家里有几个孩子,太能吃,宋招娣他们几乎没吃过什么剩菜,电器类的东西更新换代很快,宋招娣赞同:“那过两年再买。对了,电视机总该买了吧?”
  钟建国疑惑:“你不是说刘苇给你买?”
  “刘婶随口一说,哪能当真啊。”宋招娣道,“就算刘苇给我买,等振兴结婚的时候,把那台给他好了。”
  钟建国站起来,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照你这么说,我明儿就能把电视机送来。”
  “那我明天在家等着。”宋招娣道。
  翌日下午,三点多,宋招娣跟沈母以及许多军属在大树下乘凉,就看到有个人抱着一个大纸箱站在她家门口喊宋老师。
  宋招娣连忙走过去问对方有什么事。抱着纸箱的男人说他是来送电视机的。话音落下,正在乘凉的众人全起来了。
  宋招娣想笑,一台电视机,至于吗?
  至于!因为这周围还没人买电视机。
  肖秀容原本想买,但她女儿年龄小,每天晚上得吃两三顿,她睡觉的时间都不够,自然懒得看电视,就没买电视机。
  宋招娣拉一个插板出来,请别人帮她安好电视机,一众嫌屋里热的人也不嫌热了,都挤在钟家客厅里看电视,即便电视机只能收一个台。
  傍晚,钟建国到家时,迎接他的是一屋妇女小孩。
  大家一看钟建国回来了,没容宋招娣开口,就都找个理由回家了。
  宋招娣立刻叫钟建国把电视剧搬楼上客厅里。第二天,再有人过来看电视,宋招娣就说电视在楼上。
  八月份的天,二楼犹如烤炉,钟家二楼客厅里又没有风扇,宋招娣叫谁上去看,谁都不上去。而见大家这样,宋招娣觉得两年后也不买冰箱,振兴什么时候结婚,他们家什么时候再买冰箱。否则,她家的冰箱一准变成公共冰箱。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八月二十号,晌午,大娃他们回来了,还带来一台冰箱。
  宋招娣看到自立、振兴、更生和大力把冰箱放到墙角,使劲揉揉眼睛:“你们在哪儿弄得冰箱?”
  “买的啊。”大娃道。
  宋招娣:“我当然知道是买的,反正不会是别人送你们的。我问你们,哪弄的票?”
  “没要票。”大娃道,“别人托关系带我们去买的,三百块钱。”
  肖秀容听说大娃弄个冰箱回来,就抱着孩子跑过来,进门踉跄了一下:“多少?!”
  “三百块钱。”大娃道,“还给我们送到船上,我们坐船来的。”
  肖秀容连忙说:“那给我买一台,我给你票。”
  “我又不去羊城,怎么给你买?”大娃看向她,“说话跟开玩笑一样。”
  宋招娣:“一台冰箱,这边都炒到七百块,还得有票有关系才能买到,人家凭什么送你?”
  “凭我是钟坚强。”大娃道。
  宋招娣转向大力:“到底怎么回事?”
  “娘就知道找老实人审。”大娃啧一声,“插板估计带不起来,得重新排线,娘,暂时别用啊。”
  宋招娣:“大力,哑巴了?”
  “你问大娃吧。”大力笑笑道。
  宋招娣瞪一眼他:“三娃,怎么回事?你不告诉我,我以后都不疼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