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壮举

  寻声而去,一个二十来岁的背着蛇皮箭囊的青年人闯入了安玲珑的视线。风如令悄悄告诉她,他就是“玉面神羽”谢思安。
  谢思安说:“草民才庸技疏,唯有一点准头勉强拿得出手。在攻城拔寨上是难堪大用了,若是野战,或许还能做个帮手。”
  谢思安说的谦虚,可在场的英雄豪杰都知道,若说谢思安射箭第二,那么没人敢称第一。
  安玲珑笑着说:“如此甚好!不如暂且请谢兄弟做个定远将军,待功成之后,再请旨封赏!”
  定远将军是正五品的官衔。寸功未建就有这么高的官位,在场诸将不禁感叹安玲珑的大手笔。
  谢思安也通些政务,心中很是感动,应了一声:“谢元帅!”
  “各位将士!”安玲珑大声喊道,连日的生病让她消瘦了许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她的脸上纹路更加明显,整个人透着杀伐决断的凌厉,眉毛上的疤痕,为她英武的容颜增添了光彩,“近百年被抢掠、被残杀的耻辱,将在今日洗刷!平城的大门会一直开着,看着诸位建立不世功勋!十日!十日之后,我们必定拿着突厥皇帝的头,在此喝酒庆功!”
  点将台下,欢呼声震动天地。
  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整齐地走出平城的大门,战旗伴着军号声,正舞得热闹。雪下得更大了,像是在为军队壮行。
  安玲珑在诗文方便并不精通,平时就算看书,也只是看些兵法,闲暇时也会随手翻翻有意思的话本。不过此时此刻,她忽然想起周朝有个才子写了一首词,后来在大街小巷传唱,她觉得喜欢,也跟着哼唱两句,恰能唱出她此时的心情。
  词牌是《江城子》,似乎是这么唱:
  锦裘玉马走北疆,天苍苍,雪茫茫。寒冰百里,素裹与银装。高朋盈座友满堂。乾坤寂,爷中央。
  金笳不暖红罗帐,旌旗冷,剑戟凉。鹰隼不飞,山北疑有狼。勾取鲸鲵平北荒。青史尾,添两行。
  恰当恰当,痛快淋漓。
  大军刚过石堡城,就遇见了小股力量侵扰。突厥的大约三百人的骑兵队伍从山坳里窜出来,直奔仪国左翼前锋而去。他们嘴里发出尖锐的叫声,或吹着哨子,挥舞着手里的弯刀,卷着风雪黄沙,像张狂的死神。
  但仪国将士并没有被吓到。
  身为左翼前锋主帅的独孤磊反应最为迅速。他调动了五百人,及时挡住了突厥的骑兵。两方刀兵相接,一场小型的遭遇战就此拉开。
  这么小规模的战斗实在没什么可以谈论的,甚至仪国军队中的其他友团都只是远远看着,并不插手,就像观棋不语一样,不让酣战的独孤磊觉得受了羞辱。
  看形势不好,突厥骑兵并不恋战,一声口哨过后,他们转身撤进山坳中,丢下几具尸体和破损的旗帜。
  独孤磊穷追不舍,被安玲珑喝住。
  安玲珑说:“这只是一小股游击部队,为的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为主力撤退争取时间。独孤磊,你们将这些人追击到山口就好,千万不要深入,以防有埋伏。”
  “是!”独孤磊领命而去。
  独孤磊离开之后,接连出现了好几股突厥的游击部队,安玲珑派手下将领以同样的方式将这些队伍驱散,而主力还是快马加鞭地往北方奔袭。
  北方有个让安玲珑日思夜想的地方,那是突厥牙帐,一座辉煌富丽的城,里面住着的,是突厥的王,是她最想杀掉的一群人。
  走过阔滦海,走过饮马河,穿过茫茫瀚海,踏遍戈壁滩涂,不受任何人的影响,甚至不受命运的阻挠,一直往北去,往北去,要么到达,要么死!
  侯宝庆攻破新城的速度出乎安玲珑的料想。
  原本,寇南波带着残兵游勇占据新城之后,一直闭门不出,且利用寒冷的天气,在城门上浇水,用冰块给城门加固。这样一来,不仅城门坚如铜铁,更重要的是,巨大的冰凌滑得厉害,就算外面的人想攻城,也没有地方安放云梯,更没法爬墙。
  在寇南波看来,新城现在就是个铁核桃,缩在里面,绝对安全。
  若是放到别的时候,对于这样的情况,只要围而不攻就好了,等上半个月,城里没了粮草哭爹喊娘,只能乖乖投降。可侯宝庆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安玲珑只给了他四天时间。
  幸好,七星寨里有一位小兄弟曾在新城谋生,对新城的街头巷尾、风土人情极是熟悉。他告诉侯宝庆,新城的下面,有一条密道。
  新城是边城,是历朝历代互通贸易的好地方。不过,“贸易”也分好坏贵贱。有些东西金贵难得,就不能走正常的路径买卖了,比如精细的食盐、珍贵的猫眼石、皇家收藏的古董字画,甚至各地的通行证、地图、手印,都可以在“地下交易”。人们称这条密道叫“黄泉”。
  在小兄弟的指引下,侯宝庆找到了“黄泉”,并在当天夜里,摸进了新城之内。
  寇南波万万没有想到,他深为依赖的坚固的城门完全没有派上用场,他的内部,已经被人攻破了。
  天刚刚擦亮,突厥士兵就惊讶地发现,街道上出现了很多陌生人,他们个个穿着仪国的铠甲,像幽灵一样,带着诡异的笑,出现在他们面前。
  巷战开始。
  新城的巷战从天刚亮一直打到黄昏,接连经历了上午和下午两场大雪。冰冻的城池在兵刃的碰撞声中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时不时传出的撕心裂肺的嚎叫,更添了几分色彩。
  残存的突厥士兵想趁乱逃跑,可是,城门刚刚被他们亲手用冰堵住,完全打不开。绝望的人们疯狂地用兵刃去砍冰冷的城门,兵刃坏了、断了,他们就徒手去砸。城门口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血痕和横七竖八的尸体,每一具突厥人的尸体,眼睛都睁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第三天,突厥没了一个活口,不论投不投降,全部被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