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皇后生存日记> 皇后生存日记_分卷阅读_163

皇后生存日记_分卷阅读_163

  “造谣诽谤君王,要是查到你的头上,你这颗项上人头可不保了。”
  乙浑说:“这如何叫诽谤,难道不是事实?太后,难道不是?我只不过说了大家的心里话罢了。查不到我头上的,你当廷尉办事的人那么没眼色吗?”
  青年人笑:“大人目光高远,有胆有识,佩服佩服。”
  乙浑说:“是我该对你说佩服。这主意不是你出的吗?你才是不要命的狗胆包天啊,这世上还有你杨信不敢干的事吗?”
  这青年眉目清晰五官英俊,身材挺拔,乍看近看都是美男子,正是先前的杨信了。
  当初拓拔叡要杀他,被皇后给说情救下了。好歹忠心一场,皇后不忍心他流落街头,遂让冯琅收留他,给他找个位置。那之后他就在王公贵族门下游走做清客。他相貌英俊颇有风仪,人又会言谈,善凑趣,颇得一些王公贵族的喜欢。尤其跟这乙浑大人臭味相投,遂常驻乙浑府上,两人成天筹谋大事。
  乙浑说:“太后于我有提携知遇之恩,我乙浑是知恩图报的人。她这样平白死了,我很痛心啊。我看到她被人逼死,始作俑者还在那威风八面,我就受不了。”他咬牙沉痛地饮了一杯酒。
  杨信看的心直笑,提了壶将杯给他续上:“别受不了。这是好事,你暂且忍忍悲痛,听我跟你讲。你知道,要整倒李惠,根源在哪里?咱们当从何处下手?”
  “你是说,太子?”
  “大错特错。中宫无子,扳倒了太子再立谁?立谁都是麻烦,何必多此一举。太子之位不可动,咱们只从李惠下手。能扳倒李惠的,只有两个字,还有一个人。”
  乙浑讶道:“哪两个字?哪一个人?”
  杨信说:“这两个字是均田。而这一个人是谁,大人不妨猜猜?”
  乙浑懒得猜:“是谁?”
  “乌洛兰延。”
  乙浑惊说:“啊……”
  “这苗头,年前已经在露了。许多州郡都有反对均田之声,只是被李惠压制着。太后死了,朝中一片悲声,全都在帮常家说话的,你当为何?不是他们多爱太后,对常家多有善意。这悲,乃是兔死狐悲之悲啊。你见过历朝历代有谁均田均到皇亲国戚,均到太后家里来的?李惠不过是打着这个借口对付常家罢了,这谁都知道。天下人,不管是支持均田的,还是反对均田的,大都是站队投机罢了,企图在这件事中捞好处。只有一个人怀揣真志啊。李惠只不过针对常英,不害到大家头上,大家也都无所谓。可这乌洛兰延要针对的是所有贵族,想均贵族的田地,让贵族和百姓同等纳税,他才是均田的主力。最遭朝野憎恨的也非他莫属。”杨信娓娓分析来:“你想想,论遭人恨,乌洛兰延远过李惠,论朝中的地位,他又远不如李惠。你说要弹劾斗李惠,大家都要掂量掂量,毕竟他是国舅,皇上太子的亲属,他背后利益相关的人多,恐怕难以撼动。可你说要弹劾乌洛兰延,只要有人敢出头,大家一定会趁机帮忙,添砖加瓦的。他背后无人,也没几个能支持他。”
  乙浑惊叹说:“你这思路高啊。”
  杨信说:“只要把他撂倒,再一鼓作气将均田之事推翻,李惠主导此政的难免受牵连。要不了他的命,至少让他让出台辅之位,届时大人你就是新的台辅了。”
  乙浑担忧说:“可皇上支持乌洛兰延啊。”
  杨信说:“这你就想差了。皇上的支持算不得什么,皇上一个人,抵得过满朝同声同气吗?咱们没法对付李惠也不是因为皇上支持他,而是因为他背后站着一群依附太子依附东宫的,一碰就要伤筋动骨,难免血肉横飞啊。”
  “咱们先要联络一些大臣,届时跟咱们一起发声,你说有哪些人会和咱们同道?”
  杨信说:“先不忙,这事咱们先别直说,先去试探试探大家的意思。如果大家都有此意,这事就可行。”
  杨信取了纸笔来,一个个列出在朝的人名,把各个大臣的立场和朝中的亲旧关系细细梳理一边,肯定能支持的列在一边,会中立的列在一边,不支持的列在一边。完了分析这份名单,看有多少同道。
  乙浑说:“冯琅会支持吗?”
  杨信说:“冯琅自然是跟咱们一样反对李惠的。不过乌洛兰延和皇后关系亲近,冯琅可能不敢说话,咱们先排除他吧。”
  “贺家?”
  “贺家肯定会支持。”
  “那李羡呢?李羡先前上书反对过均田,不过李益仿佛是东宫的人啊,又是中书省的。这兄弟俩的态度有点不好揣测。”
  “李羡应当会支持的。”
  作者有话要说:  杨信同志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对你凭念念不忘?
  第132章 刺客
  屋子里有人。
  他看不到, 但他知道,有人。
  刺客。
  就在他上方的房梁上,一个没有影子的黑衣人。夜夜都潜伏着, 像蛰伏在草丛中, 伺机而动的野兽一样,居高临下, 目光如暗夜的萤火,无时不刻地监视着他。
  这个刺客, 他已经很熟了, 跟随监视了他有几个月。
  他坐在案前, 提笔蘸墨,专心致志地写着奏疏。窗子关着,不知为何总感觉背后有风。猫儿扑咬帷幕, 窸窸窣窣地,直撞到屏风上,忽然“嗷呜”一声大叫,又跳过来咬他的脚。
  一块泥土从房顶上掉了下来, 落在案头蜡烛上。
  蜡烛熄灭了。
  提笔的手顿了顿。
  他抬眼望去,看到蜡烛灯油里,浸着一块黑色的泥。湿润的泥土, 夹杂着腐烂的树叶残片。他想起这几天在下雨,院子里的泥土都湿润发黑了。
  他拿起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将那支熄灭的蜡烛重新点燃。室中又恢复了温暖和光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