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_分卷阅读_128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_分卷阅读_128

  阿保一个眼神也没敢往自己干爹那边飞去,继续做木头人。
  ☆、第十六章
  李治小小地打了一个哈欠。
  阿保很有眼色地伺候晋王殿下歇下。
  等到一切妥当之后,才在耳房里躺下。阿保看着今日晋王成竹在胸的样子,忽然觉得自己干爹真是聪明人。回想着干爹前几日同自已说:“阿保啊,你干爹我在宫里呆了大半辈子了,还从没见过像晋王殿下这么聪慧的皇子,日后跟着殿下去了封地,有你的好日子。”
  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可是,皇后娘娘……”
  干爹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晋王殿下是皇后娘娘的亲儿子,又一向孝顺,还能干什么事?这件事情于皇后娘娘毫无危害,不过是殿下自有安排罢了。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阿保觉得也是,殿下一直都是宽厚的性子,怎么可能有什么坏心思,倒是干爹说的有道理,自己被分派到了承庆殿,除非背叛殿下,否则就晋王殿下的人了。
  忠诚正直的阿保说服了自己,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殿下是多么善良的人啊,自从殿下给干爹弄来了琉缤膏之后,干爹就很少再有腿脚酸疼的时候了。
  驭下之道,恩威并施。
  李治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得到底算不算成功,可是好歹这次没有莽撞行事,而是和武颜商量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所为的,便是能够把武颜和自己凑成一对——不然两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魂魄,该怎么在这大唐落地生根?
  “你做得已经很好了。”武颜对着玉质的叶子开口宽慰到,“不到一年的时间,能够把你承庆殿收拢妥当——最起码是大总管和你的贴身太监都已经是把心向着你了,日后行事,会更为便利。”
  李治有些羞赧:“这并不是我的本事,而是有法术的加持罢了。”
  “别这么说,你不是已经给我讲过了吗,根本就没有能够直接改变一个人心意的法术,你所做的,只是加速而已。若是他们本身就对你不存好感,你又怎么可能成功?所谓的法术加持,是为了节省时间走了捷径,并非就没有你的努力了。”武颜觉得这是李治很大的进步,必须好好鼓励。
  李治闻言甜甜地笑了笑,可惜武颜没看到两个小酒窝:“如今胡公公已经把我沉迷道家经文的事情告诉了皇后,估摸着不多日,皇后就会开始看看我的课业之类。可是如此行事真的不会太过冒险了吗?”
  “长孙皇后的性子温和,肚内思量非一般女子可比,这虽然是险招,可是有你的帮忙,我觉得把握还是挺大的。”武颜觉得他俩既不擅长宅斗,更不擅长宫斗,与其去设计什么巧合、什么连环计,还不如直截了当地挑明了与长孙皇后说。
  武颜都不擅长这些,李治就更不懂了,为了不让武颜着急生气,这一回是两人商量着来的,武颜说什么就是什么。
  结束通话的武颜觉得自己从前和ex煲电话粥都没有这个频率——啊呸呸呸,对面且不说是个七岁小屁孩,就算内里成熟也是一个和尚,自己真是脑子瓦特了,因为谈婚论嫁就开始想入非非?罪过罪过,果然是单身太久了,荷尔蒙作怪。
  武颜揪起被子蒙头就睡。不睡还能怎么地?
  古礼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单字的意思是说不睡一张床,这里引申为不能单独呆在同一个屋子。
  就算大唐还没那许多的讲究。
  七周岁的李治也不能在蒙学里呆着了。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说要好好考校一下小儿子最近的学习,因为自去岁中秋以来,帝后二人确实是被新出生的公主分走了大半的心神。
  晋阳公主不甘落后,听闻也说自己要和雉奴哥哥一起被父皇母后考校。
  李世民一向喜欢这个机灵的小兕子,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也素来是不会介意的。
  于是李明达哒哒哒地迈着小步子去把自己平日里的书本(1)都抱了过来,还不许许尚仪帮自己的忙。
  见此场景,长孙皇后笑着说:“兕子可真是急性子,母后这儿怎么会没有书。”
  兕子头也不回地说:“母后有所不知,兕子的书本上都做了注解的,我得让父皇看见兕子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呀。”
  于是长孙皇后出言赞同:“那么雉奴也把自己的课本取来吧。”
  李治应下。有李明达在前,李治也准备回身去承庆殿。
  皇后挥挥手:“让你身边的阿保去就足够了。难道让你父皇干等着你们两人?”
  这个时间,太子还在东宫学习,李泰好像是有什么诗会,都不在立政殿。
  李世民摸摸胡须:“雉奴先把千字文背一遍吧。”
  这并不难。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李治站得笔直,张口就来。
  小奶音抑扬顿挫,还有着摇头晃脑配合韵律的习惯。
  等到千字文背完,兕子已经哒哒哒地跑回来了。
  “父皇,这里是兕子的课本。”
  李世民对着小儿子点点头,并没有露出什么赞许的神色。转而打开兕子的课本。
  自右往左,从上而下,李世民本来是想不论兕子的注解如何,都要好好夸一夸的。结果却是大大吃了一惊,兕子的注解写得整整齐齐,言之有物:“兕子果然不愧是朕的女儿,观音婢,你看看。”
  李世民边笑,边把兕子的折页本子交给长孙皇后。
  皇后娘娘接过了兕子的本子,细细看了过去,平心而论,这一笔的楷体字确实不像是五六岁的孩童写出来的了,端正大气颇具风骨。
  这是一个讲究着“字如其人”的年代,有一笔的好字确实是值得夸奖的事。再有,兕子的注解条理分明,看得出确实是在功课上花了心思。
  长孙皇后也爱怜地摸了摸兕子的小脑袋。
  去承庆殿取晋王殿下课业的阿保回来了。
  李世民接过内侍呈上来的一叠折页书本,难得温和地说:“看看我们雉奴的课业是怎么样。”
  兕子在旁边笑嘻嘻地说:“雉奴哥哥的学问一向是好的,父皇放心吧。”
  长孙皇后笑着道:“你才上了几日的学,就知道雉奴的学问了?”
  “自然是的,博士们夸奖的最多的,就是雉奴哥哥和元华姐姐了。”兕子觉得自己被母后小看了,皱了皱鼻子说,边说边用力地点点头,以证明自己说的没有错。
  果然,李治流利应对李世民的各种提问。
  李二陛下满意地点点头,自己几个孩子都是勤学好问的,看来老李家的孩子都是好样的,若是再加强骑射,各个都是文武双全,可惜了——高明的足疾。
  李二陛下还没得意完,就翻开了下一本折页书籍。
  李治扫了一眼封面《道德经》,做出一副被夸奖了之后有些飘飘然的样子,没等父皇开口就开始背诵。
  李世民本来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
  结果看着才七岁的儿子呱呱呱无比顺溜地背完《道德经》,李二陛下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看到道德经上也被做满了批注,细细阅读,那批注还是言之有理的。
  摔!自己虽然不想让儿子们重复高祖年间手足相残的往事,可是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变成一个小道士!前些日子袁天罡还神神叨叨地和自己说“天上只能有一日,何苦亚日共争辉”。自己琢磨半天亚日不就是“晋”字吗?
  便问袁天罡是何含义。那牛鼻子老道居然说想要收雉奴和兕子为徒,做个方外之人!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爹也不可忍啊!
  从感情上来说,李世民觉得子女被袁天罡收为徒弟确实是一件好事,毕竟雉奴以后不能继承大统,做个闲散王爷会点神通是好事;兕子就更不用说了,这年头的女道长还是很风雅很吃香的事情。
  可是从理智上来说,雉奴和兕子都是观音婢所出,一下子两人都入了道门,恐怕原先就有些互别苗头的佛门、道门会再起争端!唉,谁说方外之人不重名利,看看袁天罡再看看那私自出关取经的玄奘法师,哪个不是为了光大本门竭尽所能广收信徒?
  李世民在头疼,无意识地翻着《道德经》,从里面飘落了一张花笺。
  刚才还流利背诵的小奶娃子顿时微微卡壳。
  本来这也没什么值得注意的,结果长孙皇后纤纤玉指捻起飘落的信笺:“世间安得两全法?字倒是好字,句也是好句。不过不是雉奴你的笔迹。”
  “给我看看。”李世民听到皇后这么说,也起了好奇之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