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朝为田舍郎> 朝为田舍郎 第494节

朝为田舍郎 第494节

  宦官垂头叹道:“恐怕还是不够。”
  “欺人太甚,天下那么多权贵圈占土地,凭什么只针对我一人?当本王可欺么!”
  “殿下,奴婢想了又想,觉得难民命案恐怕亦是顾青炮制出来的,表面上是命案,实则是为了除去殿下……”
  永王一呆,没来得及思考,殿外一阵喧哗哭闹,伴随着王府宫女的哭声,以及院中瓶瓶罐罐打碎的声音。
  永王急忙走出殿外,见三法司的差役们正在非常粗鲁地搜查王府,每一个角落都被差役们翻遍了,就连院内花园里的土都被挖了一遍,上天入地寻找所谓的证据。
  永王身躯气得直颤,铁青着脸喝道:“禁卫何在?”
  王府禁卫都在,他们静静地站在院子里,一脸憋屈地看着差役们抄家似的搜查,听到永王的大吼,禁卫们刚准备站出来,然而忽觉后背一凉,扭头望去,安西军将士不知何时已走入王府内,他们披甲执刀,眼神冰冷地盯着禁卫们,为首的将领右手按在刀柄上,仿佛只要他们敢动,将领就会毫不犹豫地下令诛杀。
  王府禁卫不敢动,永王吼得嗓子都嘶哑了,禁卫还是不敢动,一个个仿佛成了木雕泥塑一般,对永王的嘶吼声置若罔闻。
  永王也看到了院子里的安西军将士,心中不由一凉,知道今日这份大辱已无法避免了。
  再跋扈的人在面对刀剑时,都会突然变得软弱,平日里越跋扈,刀剑面前软得越快,这类人欺软怕硬,比普通人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于是永王放弃了对抗,眼神怨毒地盯着院子里的差役和安西军将士,咬着牙道:“来人,准备车马,本王要入宫面圣!”
  永王离开王府一个时辰后,三法司的差役们从王府里搜出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首先是从刘管事的屋子里找到一双沾满了泥土的鞋,鞋底的纹路与死者脸上的鞋印恰好吻合一致。
  其次是一柄扔在床底的匕首,匕首上的血迹干涸,这年头没有验证血型的技术,但一柄带着干涸血迹的匕首已经算是铁证了。
  差役们还搜到了一叠契书,契书大多是关中河南等州县乡野农户转卖土地的契书,也有自愿降籍卖身为奴的卖身契,每一张契书都是一家农户的命运悲剧。
  差役都愣住了,今日搜查王府虽说是设的局,很多所谓的证据亦是人为制造,但是这叠契书却实实在在是王府的东西,似乎在永王眼里,这叠契书不算见不得人,于是放心地存在王府账房内,最终被差役们翻了出来。
  ……
  日落时分,刑部一名不良帅恭敬地站在顾青王府正殿外的廊柱下,等候顾郡王的传召。
  良久,一名下人将不良帅请进了殿内。
  不良帅向顾青行礼后,也不敢多说废话,原原本本将今日搜查永王府的经过说了一遍,并从怀里掏出那叠搜出来的契书。
  顾青接过契书,每一张都仔细看过,越看脸色越阴沉。
  “真是赶尽杀绝,不给人留活路,也不怕遭报应。”顾青冷笑。
  契书上的许多名字与卖身契重复,也就是说,那些被无端圈占了土地的农户被逼得生计断绝,贱价卖掉土地后不得已再卖身为奴,原本只是向朝廷交赋税的农户就这样成了永王府名下的农奴。
  有的卖身契甚至是整户整户地签下,等于农户全家都降籍卖给了永王府。
  忍住怒气将这叠契书收起,顾青对不良帅淡淡地道:“你退下吧,契书我收了,接下来如何做,我会派人告诉李尚书,此案已不是难民命案那么简单,管好你们的嘴。”
  不良帅恭敬地告退。
  顾青瞥向一旁瘫坐着的冯羽,默默地将契书递给他。
  冯羽翻看了几页后,脸色毫无变化地递还给顾青。
  “顾阿兄毕生之志,首先便是土地,今日既然有人将刀柄送上门了,不如索性先拿永王开刀吧。”
  顾青嗯了一声,道:“权贵们的奢靡日子过得太久,天下百姓又太苦,也该变一变了。”
  冯羽道:“我等舍生忘死,几番经历生死,若最后换来的只是权贵们的莺歌漫舞,我们的付出未免太不值,世道未免太不公了。顾阿兄,我觉得此案可以再大一点,先从难民被杀一案入手,慢慢在朝堂发酵,最后将难民命案牵扯到永王身上,甚至可以多牵扯几桩命案进来……”
  顾青含笑注视他,道:“然后呢?”
  冯羽微微一笑,知道顾青心存考究的意思,于是大方地道:“事情全抖落出来,然后在朝野间制造声势,当声势甚大之时,天子亦无法庇护永王,至少会将他贬为庶民,最后我们再提收回土地的事……”
  顾青摇头:“命案就是命案,土地的事绝口不能提。”
  冯羽一愣:“为何?”
  顾青叹道:“你知道大唐的权贵和地主有多少吗?你可知道这些人的命根子就是土地,我们拿永王开刀,明眼人能看出我们针对的是永王名下的土地,但此事只能心照不宣,不可公之于众,一旦将土地的事拿到台面上说,便等于跟全天下的地主撕破脸了,包括目前暂时支持我们的世家。”
  冯羽泄气地道:“难道说,土地的事永远不能公然说出来吗?”
  “能,但不是现在,待江山鼎定,大势已成,天下再无敌人能阻挡我时,土地的事便可拿到台面上说了。”
  冯羽目光充满了期待:“这一天何时能到来?”
  顾青悠悠道:“或许很近,短短数月可见结果,或许很远,终其一生亦无法完美解决,我们是行走在刀尖上的人,支撑我们行走的动力,只有当年立下的志向,有时候绝境里看不到希望时,难免连志向都觉得虚无缥缈起来,好想干脆放弃算了……”
  冯羽语气坚定地道:“顾阿兄,你的身后还有无数支持你的人,愿意为你舍生忘死的人,你并不孤单,所以,你的志向绝对不能动摇。”
  顾青提起精神,笑道:“是,志向绝不能动摇,否则我们曾经付出的一切都没了意义。”
  顿了顿,顾青道:“明日你去一趟李姨娘府上,李姨娘的手下有一张颇为神秘的情报收集网,她对你比较满意,曾说过要将它传给你,算是李剑九的嫁妆,你明日就将情报网接手过来,接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关中河南,打探永王名下的农庄还干过多少天怒人怨的事。”
  冯羽用力点头:“好。”
  ……
  一桩莫须有的命案,在顾青的操作下,渐渐变成了惊天大案。
  刘管事失踪,王府里搜出了要命的铁证,永王辩无可辩,入宫面见天子后,却被天子一通训斥然后赶了出来。
  与此同时,王府搜到铁证的事也渐渐传了出去,朝野一片骂声。
  任由永王无数次辩解此案与王府无关,是王府刘管事的私人恩怨,无奈刘管事失踪一事被普遍认为是永王包庇罪犯。
  你手下的人犯了命案,说一句“私人恩怨”就算解释了?天下哪有如此不负责任的脱罪借口。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们坐不住了。
  这桩命案与朝堂阵营站队无关,御史里终究还是有许多性格刚正的臣子,他们只对事,不对人。
  于是无数参劾永王的奏疏飞入太极宫,找不到真凶没关系,找真凶身后的主人也一样,手下犯了事,主人难道没责任?
  数天之内,永王被御史们参得灰头土脸,最后干脆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任由朝堂民间对他大骂不休,他也只当没听到。
  第三天夜晚,永王终于熬不住了,派出一位幕宾深夜出府,来到顾青的王府前,求见顾郡王。
  幕宾不是空手来的,他还拿着一叠厚厚的地契文书。
  永王终究不傻,命案闹到今日,他已渐渐咂摸出味道了,所谓命案只是幌子,这桩案子背后分明有顾青和安西军的影子若隐若现。
  而顾青为何无端端地针对他?当然是为了土地。
  上次献俘之后,永王自认很识趣地归还了名下一半的土地,对永王来说,这手笔已经很大方了。可是顾青显然不这么认为,只归还一半的土地还远远不够,吃进嘴里的必须全吐出来。
  于是永王莫名其妙被牵扯进一桩命案里,仔细想想前因后果,永王怎么可能还不明白?
  派出幕宾深夜登门,毕恭毕敬送上地契文书,永王名下所有土地,除了天子赏赐的食邑之外,其余的土地全部奉还。
  幕宾进了顾郡王的王府,却没见到顾青本人,一位瘫坐在椅子上的年轻人接见了他。
  当幕宾恭敬地捧上永王府名下的地契文书时,却被那位年轻人面带微笑地拒绝了。
  顾郡王是何等人物,岂会觊觎你那点土地?你以为他是为了谋永王的家产么?太小看人了。
  年轻人微笑却坚定地拒绝,不管幕宾如何苦苦哀求,年轻人仍旧不收,然后下令王府下人将幕宾请出了王府大门。
  幕宾百思不得其解地离开了,直到走出王府大门他也没想明白,顾郡王他到底要什么?
  顾郡王到底要什么?
  他要的当然不仅仅是土地,而是改变大唐的土地制度。
  永王,只是一块垫脚石而已。
  朝野间的言论和传闻仍在缓慢发酵,数日后的一天夜里,王府来了一位神秘的中年人,他从王府后门进来,冯羽早早地等在后门,中年人交给他一叠文书后,一句话都没说,转身便离开。
  冯羽也马上将顾青请了出来,二人凑在昏暗的蜡烛下,静静地翻阅着文书上的每一页,每一行,字字啼血。
  第二天,天还没亮,太极宫前已停了无数车马。
  宫门未开,朝臣们等在宫门外,迎着初春的寒风,有些人冻得忍不住原地跺脚搓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议论不休。
  承天门的广场上,忽闻一声锣响,一队亲卫披甲执戟行来,亲卫后方是一乘紫色蓬顶的马车,马车显得很低调,只有双马并辕。
  马车停下,亲卫掀开车帘,朝臣们终于看清了从马车上下来的人,赫然竟是蜀州郡王顾青。
  朝臣们惊愕地睁大了眼。
  今日只是普通的朝会,没想到顾郡王竟然亲自参加朝会,这可真是稀罕了。
  而聪慧的朝臣们则心中一紧,他们察觉到事非寻常,今日朝会恐怕会出大事。
  很少参加朝会的顾郡王突然出现在宫门外,今日的朝会有热闹看了。
  顾青下了马车后,面带微笑非常平和地与诸朝臣互相行礼招呼,明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但他的表现和做派却看不出丝毫倨傲之气,反而比品级低的朝臣更随和亲切。
  在众臣一阵谦让之后,顾青勉为其难地被簇拥着走到了朝班的前列,与老将郭子仪并肩,就连那些皇子们也纷纷让出了位置,将顾青请到了朝班的最前列。
  顾青与郭子仪相视一笑,还未招呼寒暄,沉重的宫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宦官从宫门内走出来,第一眼便看到朝班前列的顾青,宦官不由一呆,随即很快恢复如常,尖着嗓子大声道:“时辰已至,百官入太极殿朝参——”
  第六百五十六章 金殿争锋
  入宫朝参,百官寂然。
  上千名朝臣沉默地走进宫门,朝班旁边有监察御史端着纸笔,严肃地盯着面前走过的官员。
  队伍里的官员发出任何声音,或是着装仪态不对,或是做出有违朝仪的举止,都会被监察御史记录在纸上,上报御史台,回头不大不小会有一点惩罚,比如罚俸扣俸之类的,严重的会被当廷参劾,免官降职。
  顾青身穿朝服走在队伍前列,神情肃然且凝重。
  百官入太极殿,按文武品阶各自站好,等候大约一炷香时辰,宦官入殿扬声高喝天子视朝,百官见礼。
  李亨穿着龙袍,头戴毓冕,十二根珠玉长毓从冕板垂下,遮住李亨的表情,不见天子喜怒,令群臣望而生畏。
  在宦官的呼喝声中,百官朝李亨行臣礼,李亨淡淡挥手,然后目光一瞥便看到朝班前列的顾青,李亨的眼睛忽然眯了起来,原本懒洋洋的神情也随之一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没想到顾卿今日亦来朝参,殊为难得呀,哈哈。”李亨主动用玩笑的口吻缓和气氛。
  无论好不好笑,群臣都扯了扯嘴角,表示捧场过了。
  顾青也笑了笑,道:“臣素来惫懒,怠惰成性,让陛下贱笑了。”
  李亨果然很捧场地贱笑了一下,眼神朝旁边的宦官一瞥,宦官会意,上前高喝百官奏事。
  宦官说完后退了两步,然而殿内群臣却无一人开口说话。
  每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朝班前列的顾青身上。
  大家都清楚,顾青难得上朝一次,今日破天荒参加朝会,必然有大事要奏,于是百官很识趣地让顾青先开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