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43章 年终总结!

第343章 年终总结!

  熙宁二年到来,政事堂里如今文彦博为首,富弼为次相,与参知政事张方平、王安石四人组成新一代的执政团队,枢密院则是由赵抃为枢密使。
  在新年刚刚过去,苏轼和苏辙兄弟终于抵达汴京。
  苏氏兄弟在汴京有欧阳辩送给他们的院子,但还是来到了欧阳辩的家中住了小半月。
  苏轼去御史台上任,苏辙则是让欧阳辩说服加入清丈田亩的小组之中。
  相比起苏轼,苏辙是个务实的人,他加入清丈工作组之中有利于学习更多的东西。
  一切形式都在向好的方向在走。
  如今的政事堂,都是比较支持欧阳辩的人在。
  富弼不必多说,毕竟是岳丈,王安石是老师,张方平受过欧阳辩的恩惠,文彦博算是个比较能够接受意见的人,权力欲不大。
  所以欧阳辩推行清丈田亩过程中颇受政事堂的支持。
  尤其是王安石,虽然欧阳辩不立纲领,不发革新宣扬,而且行事谨慎到令他认为有些胆怯的地步。
  但清丈田亩之事毕竟已经在稳步的推行之中,所以王安石还是愿意耐心给予支持。
  虽然有些事情王安石并不太认可,认为欧阳辩在清丈过程之中,对于地主还是让步过大。
  尤其是清查田亩之后,只是要求他们纳税,而不是将田地收归国有,但他对欧阳辩在某些方面还是很认可的。
  比如在惩罚其中上下其手的人这件事情上,欧阳辩就显得相当铁腕了。
  ——无论是受贿的还是受贿的,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至于欧阳辩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地将央行出身的人补充进地方官僚体系的事情,政事堂的几位相公还是颇为认可的。
  不过却有人认为欧阳辩是在广植党羽,地方官员也有认为欧阳辩在推行的过程之中太不讲人情,有搞严刑峻法的苗头,不断地上书朝廷告状。
  这些对于欧阳辩来说,不过是疥藓之患罢了。
  大宋周报不断地在完成清丈之后的区域对各个阶层的人进行采访,得到的结论却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底层的农户来说,对于朝廷的做法极为拥护,认为文彦博是【百年未有之良相】。
  ——他们并不知道文彦博只是挂了个名,真正的主持者是欧阳辩。
  对于那些豪商来说,他们非常支持清丈田亩,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田地,这一次清查出来的田亩,有些是分给贫困农户,有些是发售给商户。
  豪商不仅能够买到地,而且可以做农具、农肥等等生意,而且农户有了收入之后,他们也预料到来年的消费会更加有活力,对此非常支持。
  至于地主来说,他们不敢骂街,但隐晦的说这是对大宋的伤害,因为这次清丈田亩伤害的是最热爱大宋的一批人等等。
  大宋周报的记者都有些想要笑了。
  总体来说,民间的评价有好有坏,但总体的评论却是偏正面的,因为大宋周报在牢牢把控着舆论。
  熙宁二年,欧阳辩受益颇多。
  一是清丈田亩之事大有收获,这一年他主持了整个北方几个非军事路的区域的清丈,成果极为卓越,释放出大约三分之一的田地。
  这意味着,新的一年,会有三分之一的赋税收入。
  二是富蒹葭给欧阳辩生了一个大胖儿子。
  这两件事情让欧阳辩开心了一整年。
  在熙宁二年年底,欧阳辩主持了清丈田亩工作组的年终汇报。
  与会的人包括赵顼、政事堂的四个大佬、枢密院的大佬、三司的大佬们,以及翰林学士都到场了。
  ——清丈田亩毕竟是大宋朝这几年的工作重心所在。
  “……熙宁二年,工作组继开封府十五县的清丈之后,将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京西北路共六路之田亩清丈完成。
  共清查出一百九十二万八千顷隐匿田地,其中贫困农户隐匿田地六十八万顷,有一百二十四万八千顷在明年将可征税!”
  吕惠卿汇报道。
  在场诸人神色有些变化。
  就这已经新增可收税田地接近现存的田地的三分之一了。
  若是以前,这么多的赋税增加,就已经非常解渴了。
  “……另外,工作组明年的计划是将全国的土地都清丈完毕,根据目前的统计,到时候大约会有差不多五百万顷土地会被清查出来,可供收税的田地可以高达三百多万顷,加上现在的四百万顷,届时将有一千万顷的土地可以提供赋税!”
  “嘶!”
  在场的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这可就不是解渴的问题了。
  即便是如今,那也是要占岁入的不小份额了,有了这么大笔的赋税,可以干的事情就太多了。
  “不过,在清查田亩的过程之中工作组发现,各地的水利设施损坏严重,不少良田因为缺水无法耕种。
  所以,如果完善水利措施,届时亩产会因此而上升,出产的粮食会比如今提高三成左右,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所以我们工作组建议,在明年将水利设施的建设提上日程,这样在发生干旱洪涝的时候可以大幅度减少损失,减少减收的风险。
  相关的调研报告我们工作小组稍后会提供给政事堂与三司参考,我的汇报完毕。”
  欧阳辩带头鼓掌,顿时直舍人院的掌声如雷。
  文彦博低声和赵顼感慨道:“没想到这事还真让陛下给干成了,陛下果真是有为明君!”
  赵顼有些不太好意思:“文相谬赞了,这些事情是政事堂的诸位相公和季默的功劳,朕不过是声援而已。”
  富弼笑道:“陛下此言谬矣,没有陛下大力支持,季默也干不成这事。”
  “就是就是,陛下高瞻远瞩!”
  张方平也笑道。
  王安石一般不吹捧人,在旁边并不怎么说话。
  总结会议很激动人心,因为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比起仁宗时候那些半途而废的清丈,这一次清丈无论是从范围来说还是从成果来说,都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
  关键是,接下来的清丈田亩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大约可以看成已成定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