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三国之皇帝发家史> 第三百三十一章 名震天下的王金(三)

第三百三十一章 名震天下的王金(三)

  河东,河内都是司隶范围内的郡,都是处在黄河北岸,距离大汉朝的心脏洛阳很近的郡。
  都是相对繁华,人口众多的郡。
  从地图上看,河东在左,位于几字形黄河的直角附近,北方是并州,河内在右,东北方则是冀州。
  当年孝武皇帝设立司隶,很有根据的。这七个郡都是大汉朝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很繁华的地方。
  虽然位于天下正中,四战之地,但是关隘林立,有险可守。乃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强横地方。
  帝国的心脏。
  皇帝镇守司隶地区,便可横行天下。当年黄巾起义爆发,席卷天下。而何进扼守司隶,重兵把守关隘。
  命令地方郡守,刺史募兵讨伐黄巾,又派遣三大将进击黄巾,黄巾便顺利的被平定了。
  而河东,河内二郡,一个便是防备北方并州的军队,一个便是防备东北方冀州的军队,作为河南郡帝国心脏的北方防御力量而存在的。
  诸侯讨伐董卓,曹操等人屯兵关东酸枣,意图进攻虎牢关。袁绍,王匡屯兵河内,也是兵锋直指洛阳。
  当时如果董卓占据河东,河内,形势便会强盛多了。只要屯重兵于两郡,那么袁绍就不会对河南产生威胁。
  或许董卓就不会生出放弃河南之心了。
  足见河内,河东二郡的重要,若将之比之蜀汉,则这二郡相当于汉中的地位。
  失去二郡,对于河南郡来说,无异于失去肱骨。
  河内太守王匡在历史上默默无名,但其实是个有能力的人,他早年乃是与蔡邕等人同流,如果张让等人代表黑暗,那么他们代表的是正义。
  正义联盟。所以王匡与袁绍等人的关系也很好。王匡是有名望,清望,有好名声的人。
  王匡本来是何进的属官,奉命去泰山募兵,回来的时候何进已经被杀了。而与袁绍等人联合,诛杀宦官。
  又被董卓任命为河内郡太守。上任不久,立刻与关东诸侯联合,与袁绍一起屯兵河内。
  典型的董卓自作孽。
  不过有名望,有清望的人,却不代表刚烈正义。王匡同时还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他与袁绍联合,但却没有主见。
  他心中想要进兵河南,以匡扶帝室。但是袁绍不同意,袁绍按兵不动。王匡就也只能不动了。
  这日是个大晴天,天气很好。但是王匡是忧郁的,他怀着忧郁的心情来到了黄河边上钓鱼。
  王匡喜欢钓鱼,当年他因为与蔡邕等人交情,被十常侍打压,不得进仕途为官。每日除了读书之外,就只有钓鱼了。
  钓鱼能让他的心情变得平静。
  王匡来到黄河边上后,选了一株老树下,开始钓鱼。
  不过王匡的心却始终平静不下来,他隔岸望向河南的方向,心中无奈。
  “董卓乱汉,皇帝朝不保夕。关东诸侯义兵起,而刘岱等人不进攻虎牢关,袁绍也屯兵观望,这些人都是外托匡扶之名,而内心莫测。实在不是忠臣。现在王金与董卓反目大战潼关前,如果我与袁绍联合,横渡黄河到达京兆郡,便可以直攻长安了。但是袁绍不肯,我势单力薄,不能成行啊。”
  “如果袁绍肯的话,哎不说他了。四世三公,为汉室所重用,但此人绝不是忠臣。”
  实在是犹豫,实在是举棋不定,实在是无能为力。王匡只能望黄河而长叹。
  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王匡回头望去,便见数骑驰骋而来。来到了他近前后,骑士们纷纷翻身下马,其中一人禀报道:“明府,潼关传来消息,王金胜了,董卓退兵了。”
  王匡面色一紧,长叹一声,错失良机啊。
  董卓与王金大战潼关前,大军都在潼关聚集。如果轻兵前进袭击长安,则或许可以攻入长安。
  现在董卓战败返回长安,长安有重兵,绝难以攻克。
  为大失机会而懊悔的同时。王匡又是震惊莫名,王金骁勇,干练。王匡是知道的,此人乃是天下虎臣。
  董卓仰仗之辈,关东诸侯起兵进攻董卓,认为董卓名将不过王金而已。提起王金,慎重又慎重。
  便是王匡也对这个年纪轻轻,可以做他儿子的男人,忌惮非常。但是当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王匡却也叹息。
  还是小看他了。
  此人不仅有胆魄反对董卓,也有力量扼守关隘,抗拒董卓。不是轻举妄动,而是某定后动。
  他的行动都是有考虑的,能成功的。他的思想是不可揣度的。此人行动如猛虎,盘踞如毒蛇。
  当真是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此人也不是忠臣,乃是权谋者。他现在盘踞河南,弘农,坐拥百万之中,带甲数万。实力之强劲,天下除董卓便是他了。又号称大司马,以尊奉天子为名义,笼络人心。当真是强敌。不行,我得去与问问本初,该怎么对付他。”
  王匡实在是焦虑,将预感一扔,翻身上马,与骑士们一道返回大营。大营便在北方不远处,袁绍二万人,王匡也有二万人。
  双方兵力加起来足有四万,大营建造的极为雄峻,但也只是好看而已,他们根本没动过军队。
  每一次看见这座大营,看见大营内众多的士卒,王匡的心情都不怎么好。明明有军队的。
  哎。
  这一次也是一样,份外刺眼。王匡长叹了一声,在营道内驰骋而过,来到了袁绍的中军大帐附近。
  刚巧袁绍便在大帐内,王匡翻身下马走了进去。
  现在这个天气实在是热,中军大帐内也是闷热。袁绍单衣而坐,正在喝酸梅汤解暑。他见王匡进来,眼前一亮道:“王公,正好亲兵煮了一些酸梅汤,挺解暑热的。要不要来一碗?”
  王匡心里边有气,心想。“除了喝酸梅汤,你还有什么能做的吗。”面子上王匡却极给袁绍面子,不给不行啊。
  人家是四世三公,很多人都不得不给袁绍面子。
  “不了,我不渴。”王匡说道。随即王匡坐了下来,问袁绍道:“本初啊,现在王金击退了董卓,而雄踞河南。我们该如何是好?”
  “先屯兵观望,我们兵力不足。难以取胜的。”袁绍闻言眸中精芒一闪而逝,故作叹息道。
  还是这句话。
  还是这句话。
  还是这句话。
  王匡的心中苦笑连连,打董卓的时候袁绍也这句话,而现在袁绍又是这句话。难道实力不足,就可以不打仗了吗。
  皇帝苦困,难道就不管了吗。
  王匡心中有气,面上也露出不愉快之色。说道:“那只能如此了。”说罢了,王匡便气哼哼的走了。
  这一次实在是忍不住了。
  “王匡到也是忠臣,但实在不是做大事的人。”袁绍捧着酸梅汤美滋滋的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之色。
  袁绍何止不是忠臣,他现在已经是心思莫测了。别看现在袁绍只是渤海太守,这么个小地方。
  但他自号车骑将军,在联军中也是盟主。实在是四世三公带来的好人脉,人望。袁绍相信只要乱世起,自己便能够从中作大。
  现在袁绍已经不打算管皇帝了,他打算另外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以此号令天下。
  袁绍想想当初建议何进让董卓进来,当时实是以为何进在,董卓便没有威胁。没有预料到何进这么愚蠢,居然被十常侍杀了。
  搞得天下大乱,袁绍不得不亡命渤海。
  当时袁绍也是后悔的,但是现在袁绍却觉得这件事情是大大作对了,如果不是董卓进入洛阳,他焉能有今日的风光。
  而且起了图谋社稷神器之心。
  至于王金割据河南,袁绍并不以为意。王金没人脉,没世代积累的名望,不过是强将而已,安能成就大事。
  不过袁绍也有忧虑的地方,渤海郡似乎太小了一些。
  我接下来要立刘虞为皇帝,但至少也得找个地方大的地方,能够囤积粮食,囤积兵马,现在是乱世。
  没兵马,也只是空口而已。
  这个道理袁绍是知道的。
  袁绍也有忧虑,但与王匡不一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