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灵异>明骑>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上位者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上位者

  那矮冬瓜有意讨好大帅,赔笑道:“小人楼中尽是些乡野粗鄙之色,能比得上的,怕是没有,幸好前数日来了几个倭女,原封货儿,尚且没人尝过,总算异国风味,大帅慢用,若不满意,小人再来换过。”
  马城心中一动,看了看那倭女模样挺周正,又是一笑,这几个倭女应是李旦的部下从倭国弄来的,这便是商贸之利,马城只需要因势利导,便自然会有聪明人想出赚钱的办法,明人可以天底下头一号聪明的。将倭国美人儿卖到开原,对李旦部下的海盗来说只是小事情,没什么是东海海盗不敢干的。卖几个海外美人儿有什么了不起的,李旦的部下连颠覆倭国幕府这样的大事都敢干。
  心事稍安又有些得意,作为穿越众马城最得意的,便是洞悉了一套上位者的手段。
  除了军事,马城对民政,商贸都只是提出意见,因势利导,五年过后便有了坚不可催的开原要塞,还建立了一个从东海倭国到台湾,江南,从京师到蓟辽,山西甚至广州的庞大商团,连在座这几位林丹汗王帐的北远重臣,也在商贸往来中捞过了好处,这也是马城敢对林丹汗下死手的最大资本。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理政最忌讳东一刀,西一斧的乱来,旧的秩序被打碎,新的秩序还没建立起来,那不就天下大乱了么。若能通过官府引导徐徐改良,效果总比暴力砸碎一切要强的多。然而中国历史上没有和平改良的基因,中国人暴躁呀,一言不和便揭竿而起,杀的骨肉同胞人头滚滚。
  斜眼看着纵情声色的林丹汗,心中冷笑,终究是个格局有限的塞外蛮王,马某的布局又岂是一个蛮王能看懂的,便是刺杀林丹汗的布局败露,又能如何,在场诸位科尔沁头领,大将会在意么。科尔沁草原,北元王庭的利益早和开原连在一起,可恨这蛮王还不分轻重,居然坐视后金大军越过长城。
  这便是林丹汗此人的格局不够,看不清楚局势,也活该他有此一劫。
  想起喜峰口阵亡的开原将士,马城便恨的咬牙切齿,脸上却偏偏笑吟吟的,这两面三刀的本事也见涨了。叹一口气,无奈,心累,不学会背后捅刀子便要被时代大潮吃的连骨头都不剩呀,可能这便是枭雄本色吧。
  马城和林丹汗对这处的风景满意,马熠却不满意,皱了眉头问道:“满庭芳呢?”
  一个乐女慌忙答道:“大人请稍等片刻,姐姐正在换装,一会儿就到。”
  马熠这才无话,给众人祝酒,对这位风流二哥马城已无话可说,这二哥一看便是楼外楼的常客。这位二兄在开原的地位十分特殊,掌神机炮营却不争权,吃喝嫖赌无一不精,卢象升赞他有大智慧,这是家中亲娘教导的好。这开原风月场所是唱杂戏的,北方特色十分浓厚,此地的台柱子满庭芳,擅长的曲目便是《精忠记》,故此得了个雅号唤做满庭芳。
  马熠笑着举杯道:“大汗素在蒙古,同诸位相见日少,今天酒宴没别的事儿,趁这个机会多拍拍大汗的马屁,日后临阵,也好求着大汗照应一二,哈哈。”
  这笑话却并不好笑,隐隐在嘲讽林丹汗背叛盟约。
  那林丹汗是何等人物,也不生气,忙也起身笑道:“二公子是豪爽人,南征北战的也没空亲近,今日能与二公子把酒相欢,本汗欣慰的很。只是酒量浅,不敢多喝,明日也要早起,这么着,咱一杯到底,如何?”
  马熠虽有心找岔却不能不听,马城稍微劝了两句,两人顺水借势共同碰了一杯。林丹汗亮起杯底,向众人照了一照。杯来盏往,觥筹交错,众人谈谈说说,几句闲话过后,马熠只得悻悻的罢了也不好当场发作,林丹汗许是自知理亏也不多言,转而夸赞起这楼外楼的美酒,口感醇美。
  众人碰了,一饮而尽,一同赞起这出自京畿沧州的上等沧酒,果然是名副其实的一等好酒。
  马城喝惯了后世的白酒,如今对这北地沧酒也有些着迷。
  大明朝流行的好酒不是低度米酒,也不是所谓的蒸馏酒,而是黄酒,开原就有蒸馏酒不过是用来给伤口消毒的,反复蒸馏后度数可以高达六十度,接近于酒精的浓度了,大明朝是没有人喝白酒的,大明朝的白酒叫烧酒,据说是元时蒙古军队征战阿拉伯带回来的技术,比传统发酵酒多了一道蒸馏工艺,可以将酒精度提升到五十度以上。
  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说什么穿越众蒸馏白酒发家致富,也是可笑到极点了,不妨去翻一翻本草纲目。
  并且蒸馏酒不可能在古代流行,因为黄酒才是中原王朝真正的国粹,虽然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但其实烧酒这一事物,长久以来都只是西南地区的支流文化,未曾登上过大雅之堂。一直到清朝,中国酒文化的主体,仍然是黄酒,比如花雕酒、女儿红、状元红、竹叶青,都是当年享有盛名的黄酒。
  所谓北酒,指的就是北派黄酒的代表,沧酒,这种酒产于河北沧州,从宋代兴起,到清朝乾隆年间,风行了八百年。那时候,沧酒在整个中国的酒业中居于支配地位,上至宫廷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燕赵豪侠,梁山英雄,喝的应该都是沧酒,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国酒”。然而后世已经没有几个人还记得河北“沧酒”的盛名了,甚至连酿造工艺都已经失传。
  这真的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黄酒和白酒,就味道而言,前者温和醇厚,后者辛辣刺激,就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来说,无疑前者更加健康,也更符合中华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但今天,作为传统国酒的代表,沧酒已经湮没无闻。当然,直到清朝,即使沧酒已经没落,白酒也还没有说话的份。
  烧酒,也就是今天的白酒,直到清末年间才开始在下层民间流行开来。流行的原因,据考证,主要是清末民国期间,战争日渐频繁,人们喝不起黄酒了。黄酒需要用粮食酿造,战争期间,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余粮来酿酒,所以价格贵的一般老百姓只有咽口水的份。
  而曾经的国粹黄酒文化,后世已经少有人问津,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因此在马城看来,想在大明朝酿造蒸馏酒赚钱,就好比让明朝人改吃法国菜,让黑面包成为明朝人主食那么滑稽可笑。尝一口白酒就迷恋上了么,嘉靖皇帝倒是干过这件事,闲极无聊的皇帝找了两个酒量好的人去皇宫斗酒,结果两个人都喝死了,喝的就是高度白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