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143节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143节

  其他的官员则是猜想,周书仁到底哪里入了皇上的眼,真入了皇上眼为何丢到了礼州城,难道真的有本事?
  在京城消息的传递一点都不比现代差。
  竹兰和周书仁一点都不在意,反正他们要走了。
  第二日吴鸣提前启程了,正好昌廉不用找车队跟着一起走了。
  吴鸣走后,杨家的车马就到了,竹兰这边也都收拾妥当了,杨家休息一晚,第二日跟着周家一起启程。
  一路护送的官差不少,加上押运银两的队伍,长长的车队很壮观了。
  竹兰坐在马车内,盘算着五万两的银子,这银子是朝廷给礼州城农户买种子和缓解饥荒的银子,银子真不多,可刚打了打仗朝廷是真没钱,五万两还是皇上卖了宅子弄来的。
  一想到这里,竹兰抽搐着嘴角,第一次见到皇上公开卖宅子,还是留着准备赏赐的宅子,真是厉害了,卖了两座宅子,得了不少银钱,只是用钱的地方太多,只能挪出来五万两。
  临走前一天,周书仁被召入宫,回来拿到了更详细的礼州城资料,竹兰看过后心里十分的沉重,哪怕入了春有了野菜,礼州城依旧饿死了不少人。
  周书仁听到竹兰叹气,搂过竹兰,“休息一会别想了。”
  竹兰能不想吗,才五万两银子,皇上真看得起周书仁,整个州城周围的村镇有多少?而且礼州城原来可是上州,人口最多的六大上州之一。
  哪怕流失了一些人口,人口依旧是不少的,竹兰想想脑仁就疼,算了,今个不想了,她要睡一会。
  车队前行的速度很快,去礼州城没有水路,交通工具只有马车,晚上到了最近的驿站,竹兰下了马车去看爹娘。
  杨大勇和孙氏只在京城好好休息了一晚,连续赶路,两人脸色一脸的疲倦。
  竹兰扶着娘去房间,“娘,让您跟着遭罪了。”
  孙氏摆手,“说啥话呢,娘原本还担心去礼州城有危险,现在还是借了你的光才跟着一起走的,娘没遭罪。”
  竹兰看着孙氏满头的白发,心里难受的紧,大半年没见,娘的容貌老了不止五岁,“娘,你和爹先休息,我去给你们打热水。”
  孙氏没拦着,她知道闺女心里不好受想孝顺他们,“嗯。”
  因为人太多了,吃饭要等一会,竹兰先伺候爹娘洗漱,等都收拾好了,饭菜也做好了,竹兰和周书仁带着雪晗陪着一起吃的晚饭。
  晚饭顿了人参鸡汤,人参是竹兰拿出来的,特意给爹娘补身子的。
  等吃了饭,竹兰才和周书仁回了房间。
  周书仁按着竹兰的肩膀,“我给你揉揉肩膀。”
  竹兰的确累了,她不是被周书仁照顾,就是有李氏,她除了周书仁喝多了,真没伺候过别人。
  竹兰来回端热水,又给爹娘洗了衣服,肩膀子的确疼,“我对得起原身了。”
  周书仁心想,他不是偏心竹兰,他觉得竹兰做的比原身好多了。
  竹兰肩膀子舒服多了,示意周书仁坐下,周书仁在马车上也没闲着,不是看资料就是看从皇上手里弄到的地图,他也挺累的,“我给你捏捏。”
  周书仁也没客气,他最近写的字有些多,肩膀子的确酸疼,“嗯。”
  竹兰和周书仁休息一会后,两人也没睡觉,周书仁恨不得把银子掰成八瓣算,竹兰则是帮着计算的。
  等睡下的时候已经不早了,第二天还要早早的起来。
  吃过早饭,继续赶路启程,礼州城的情况不等人,五日后到了齐州城,车队刚停下,周书仁就带着周老大出去了。
  等饭菜好了,周书仁才回来,吃过饭回了屋子,周书仁道:“我把州城的粮食铺子转了一遍,红薯土豆一类的很少,每家粮店都是以玉米面等为主,我们想要大批买,还是要到村子里去买。”
  竹兰就知道会这样,“我们一路收也收不了多少。”
  周书仁也知道,“有总比没有强,光拿银子去礼州城买不到粮食有什么用。”
  竹兰补偿着,“而且价格也贵的要死。”
  周书仁在屋子里来回走动,转了几圈后,“这事要托付给大哥二哥了,他们和官差分几路去收,能多收一些是一些。”
  竹兰,“嗯。”
  周书仁道:“我先去支银子,还好皇上同意了我路上支配银子的请求,否则,我们更难办。”
  第352章 轻视
  第二日,孟举人带着杨竹木和杨竹林留下负责收高产的红薯等农作物,周书仁等人继续赶往礼州城。
  虽然留下人收农作物,可礼州城还等着粮食救命呢,边赶路边收路过农户家的便宜陈粮,导致车队越来越庞大,为了不耽误路程,有的时候晚上也会继续赶路,休息就在车里休息。
  路程走了大半,竹兰暗幸在京城的时候舍得花银子买人参,这回不仅爹娘要补了,她和周书仁也需要,这些日子他们两个人也累惨了。
  到达了川州的地界,一进川州,竹兰发现不少苹果树,有的是成片的苹果树林,恍然才想起来,她记得苹果是汉代就引入西北一带了,记得现代的时候西北还有一个什么苹果之乡,川州与礼州临近,地理位置也差不多,竹兰眼睛亮了,古代冬日的水果珍贵啊,“书仁,你看苹果树林。”
  周书仁放下手里的账本,顺着竹兰指的方向看过去,的确是苹果树林,“怎么了?想吃苹果?”
  竹兰,“不是,我在想礼州城和川州这么近,一定也适合种苹果,我想买山地,然后从川州购买苹果树种植,你看如何?”
  周书仁自然是支持的,“听你的。”
  竹兰计算着,“我还要建两个冰窖,地窖也多建几个,苹果多储存一些日子,越往冬日价格也就越贵,到时候能赚不少。”
  周书仁听进去了冰窖,他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礼州城子民的温饱,让今年的春耕顺利进行,其他的提高收入的先不想了,等解决了两大难题再说吧。
  川州种苹果树的真不少,好多山野间也有废弃的果林,这都是不会种植苹果,苹果口感不好,没有收益不种了。
  竹兰也不会种,种植还是要专业的果农才行,到时候要来川州请人。
  去礼州城的路程越来越短,吃不上饭讨饭的难民也越来越多,见到车队有庞大的运粮车后,跟在队伍后面的人也越来越多,还好官差不少又是入春有野菜,还不至于饿疯了上来疯抢。
  进入礼州城范围,山上很多挖野菜寻找吃食的人,幸好不是旱灾寸草不生,只要顺利耕种上高产一些的农作物,生活就有希望。
  礼州城是上州,也是直隶州,周书仁这个知州的地位与知府平行,虽然周书仁依旧是从五品官职,可因是直隶州知州,周书仁的俸禄比散州的知州俸禄要多。
  而且礼州城是直隶州可管辖县,周书仁这个知州的权利不是一般的大。
  这些都是周书仁后来和竹兰解释的,竹兰才知道州城还有这么多的说头。
  在礼州城的地界,竹兰看到孩子们都是干瘦干瘦的,这都是战乱的祸,最苦的依旧是普通的百姓,没银子,又不能在家乡种地,逃难银子没了,只能乞讨,好不容易打完了仗,回到家乡一文钱都没有,春耕的种子都买不起,再加上一家子的口粮,雪上加霜。
  礼州城穷苦,商贾少,一些有钱的大家族还没回来,更不会请人帮工,没额外的收入来源,可不就只能卖儿卖女了。
  礼州城目前人牙子是最多的了。
  竹兰看的心里难受,她看到好个队伍带着一些孩子走了,这都是人牙子买的孩子。
  周书仁搂紧了竹兰,“别看了。”
  竹兰听着身后的欢呼声,心里更加的沉重,“幸好,我们边走边收粮食。”
  周书仁点头,好几个运粮食的车队跟在后面,周书仁叹气,“手里的银子也没剩下多少了。”
  竹兰沉默了,的确没剩下多少了,现还剩下一万五千两了,日后用银子的地方多了,“换位想,银子跟着你来的礼州城,至少中间没过几道手剥削,我们都用在了难民的身上,这么想是不是心里会舒服一些?”
  周书仁笑着,“的确舒服不少。”
  这要是一层层的放下来,五万两银子真到礼州城能有两万两都谢天谢地了。
  到了礼州城是中午,城门外同知和通判已经带人等候多时了。
  周书仁下了马车就见到面容憔悴的同知和通判了,他有皇上给的资料,同知和通判都是新调过来的,同知原是川州散州的知州,从五品升了正五品,虽然升了,周书仁看着同知憔悴的模样,估计宁愿继续在散州当知州慢慢熬。
  通判也是新调来的,从江南州府过来的,明明年龄三十多,可憔悴的模样愣是看着像四十多岁。
  同知陈琛,四十三岁,他不仅焦头烂额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脑袋会不会搬家,接到圣旨新科榜眼成了礼州城的知州,他直接爆了粗口,一个没当过官的榜眼,怎么能处理好礼州城的烂摊子,到时候岂不是一起脑袋搬家。
  现在看着新任知州周大人,再看着庞大的车队,一看就知道后面的都是运粮的粮车,他将轻视的心收了起来,皇上看重的一定有道理的。
  通判何筠,三十六岁,见到队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救命的来了。
  同知陈琛和通判何筠上前,“周大人。”
  周书仁回礼,“陈大人,何大人。”
  陈琛和何筠对视一眼,悟了,他们是不信周大人提前调查他们的,周大人准确的说出他们的姓氏,一定是皇上告诉的,难怪礼州城都是新调任过来的,二人心里明白,皇上是真看重这个位周大人。
  皇上看重,他们更不敢轻视了,二人的目光忍不住瞄着队伍里的官差,谁知道里面谁是皇上的人,本来礼州城就是烂摊子,他们二人一直都没缓解礼州城的情况,皇上一定不满了,他们还是老实的好。
  陈琛道:“周大人一路辛苦,请进城。”
  周书仁道:“二位先行,我与家眷交代一声,然后与队伍一起回衙门。”
  话音刚落,马蹄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周书仁一看打头的武春,这是知道消息来接杨家人的。
  同知和通判等人愣了,驻扎的杨将军怎么来了,他们很快就知道为什么来了。
  武春下马行礼,“姑父一路辛苦了。”
  周书仁笑着,“我还寻思着等进了城给你信,你倒是自己知道消息赶来了。”
  武春解释道,“我派人一直守在城门外,知道今日府城迎接姑父,我就从驻地过来了,姑父,爷爷奶奶一路可好?”
  周书仁道:“身子骨还行,只是一路都在赶路回家后需要调养些日子,今个先回姑父的府上,晚上等姑父回来,我们一家子好好聚聚。”
  武春知道姑父是有话问他,笑着道:“好。”
  通判和同知二人沉默中,他们可是知道,因为礼州城靠近边疆,又是上州,驻扎的兵将也比其他的州多,足足有四千人,最高指挥是郑将军,这位杨将军是第二话语权的人,这两个将军立了大功,皇上亲封的很是信任,没想到还是周大人的大侄子!
  二人这回是真的一点的小心思都没了,要是没记错,杨将军还救了郑将军的命呢!
  第353章 新家
  周书仁心里感慨,皇帝真是算计的好手,他殿试的时候哪怕他文章不够榜眼,皇上也会根据他的情况和价值提到榜眼的,皇上真是将人算的一点都不剩,一想到皇上的身子骨不错,这回不是竹兰心疼几个皇子了,他都跟着心疼。
  周书仁带着武春回了队伍,武春去见了杨家人,周书仁对着坐在马车里的竹兰道:“本来还想着进城通知武春来接你们回购置的宅子,现在武春来了,你和武春先回宅子,我要带着官差和粮食去衙门做交接,估计晚上能回来了。”
  竹兰长出一口气终于到了,“行,你忙你的,我会把家里都安排好的,你不用惦记我们。”
  周书仁笑着:“有你在,我没什么好惦记的。”
  示意竹兰把他的账本和官文等都拿出来,他将东西交给跟上身后的官差,坐上另一辆马车先行一步进城了。
  竹兰这边也不用留下护卫了,武春来带了不少的护卫。
  武春见爷爷奶奶身子骨还行,又见了娘和妻儿,武春的眼睛红红,只是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知道爹和二叔帮着姑父收粮种了,心里感慨姑父的不容易。
  武春平复了一会情绪才见姑姑,“姑一路辛苦了。”
  武春感慨啊,难怪娘一直说姑姑是最有福气的,可不是有福气,现在都诰命加身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