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好女难嫁> 好女难嫁 第77节

好女难嫁 第77节

  平日里那一位也不省事,这次见了贺嫂子也萎了,不敢告状,只低头做活。老妇过来,说妇人是收容所里新来的,姓姜,夫家休了,娘家不能回,只能来收容所。
  贺嫂子也没撵她,只说既然来了就先住着吧,勤快些,日子总能过下去。
  又回屋里看了几个孩子,男孩子被照顾的很好,衣裳很干净,女婴有些瘦弱,衣裳上难免有些尿渍,褥子上也有尿渍,一圈一圈的,气味难免难闻了些,但平常人家的孩子都是这么养的,不能说这几个不尽心。
  能逃出一□□命来,就不能再计较别的了,没法计较。
  那两个妇人喏喏的上前来想跟贺嫂子说话,但贺嫂子不理她俩,只让老妇带她去看还有多少粮米,问孩子们的衣裳够不够穿,还缺些什么……老妇只管说够,什么都不缺,姜姓妇人却说缺了些针线,这几个女孩子也大了,该学着做衣裳了,又说能不能送来一张织机,旧的就行,这么些老小,也不能尽指着别人来养,好歹学一样能糊口的营生,以后离了这儿,也不至于没个活口的生计。
  贺嫂子也不能应下这个事,她得回去跟玲珑汇报才能回复姜娘子这事成不成。
  当然是成的,玲珑让刁新想法子弄了两架旧织机给送过去,又送了些青麻和绣线,将那两个妇人遣了。原要再雇两个妇人,姜娘子说几个女孩子已经会照顾小娃儿了,不用再雇人,且还有她和温婆子在,也能搭把手,就这么吧。
  温婆子就是那个老妇,她尚且能动弹,平常家里煮饭缝补的活儿也能做,只要官府给的粮米盐巴够用,这些人就能将日子过下去。
  这以后,收容所倒平静安稳了。
  过一个月,又有人遗弃了两个女婴,被人捡起送到收容所,这两个女婴一来,人就忙的不得空了,但怕再雇来的妇人与先前的妇人一样的德行,几个人生就咬牙熬过来了。
  整顿河运漕口的时候,杀了些人,囚了些人,还下了些清河令,不许船主私囚女人在船上赚风尘钱,否则依律惩处。有些人因此吓破了胆,就将船上的卖家女都撵下船,有胆子大的又收了那些年轻的,而年老色衰的则无人问津,由她生死去。这些女人半辈子都囚在船上,迎来送往的多了,身子早坏了,年岁也不轻了,从良嫁人是不能了,又不会做别的营生,逼的半生死之际,被人指了条活路,去官府建的收容所去,在那儿好歹有口吃食,有个遮雨的屋子住。
  五、六个妓子只能提着流离半生才挣下的几件零星家当,奔投了收容所。
  良家本就不容风尘,这几个妓子来投,姜娘子心里不愉,但不敢开口撵人,又想着都是可怜人,来就来了,横竖吃的不是她家饭,住的不是她家屋子,她不能做凭白得罪人的事。况且这里确是人手不够,来几个人,也能搭把手做事,自己也能得几分轻松。
  她就没想过,这些妓子不会做事,毕竟以前是人家的摇钱树,吃住嚼用都由人家一手打理,她们只管卖弄风骚勾搭人会掏客人的钱子就成。
  住下才发现,可坏事了,几个人只勉强会烧火,勉强会补衣裳,勉强洗衣裳,正经过日子要会的活计,她们都是勉强。照顾娃儿的事,全不会,人还懒,等闲不动手,非得撵的狠了,才愿意挽起袖子做点子事,即便如此,做出来的事也没个体统,很让人看不过去。几十岁的人了,做出来的事情连个十岁的小丫头都不如。
  又行事不周全,也不管院里还有几个半大丫头,时不时的要烟视媚行一番,吓的几个丫头都不敢和她们坐一桌吃饭,平日里也是躲着走。
  这倒罢了,烟花女子的品性么,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她们若有心从良,慢慢改就是了。都是苦命人,天老爷不怜恤,让她们沦落到了那个地方,命该如此,是上辈子造了血孽,这辈子才得了这样的下场,苦水倒尽了都没处说。
  万幸离了那条江,还有个收容所,后半辈子好歹能踏实过了。
  有这种从良心的,也有不知足受不得苦的。收容所的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有发善心的人若给她们送来鱼、肉,她们就能吃到些肉食,不过这种人少,一两个月都沾不得荤腥味也是有的,不过粮米管的足,缺了肉顶多馋些,别的倒不碍,平常人家也是这种日子,大伙早就习惯了。
  但妓子们却对这种日子过不下去,她们在船上时,为了留客,日日好酒好菜的备着,早吃惯了精细吃食,陡然过起粗茶淡饭的日子,真真是难熬的紧,端着稠粥都觉食不下咽,这粥糙的很,刮嗓子,嚼嘴里上上下下就是咽不下去。
  有两个就受不得这样的日子了,但离了收容所又没个去处,爹娘家人早忘了,即便记着也不敢回去,她们做的都是丢祖宗先人脸的事,这么多年下来,早就不敢回家了。就算嫁了人,男人不嫌弃她们的出身,她们怕也是过不了这样的苦日子的。
  得想个法子,不离开收容所还能继续过锦衣玉食的日子的法子。
  于是,所里几个面色皎好的女孩子就进了她们的眼。
  姜娘子一日从地里回来,看见两个妓子抓着一个女孩子教她勾男人的手段时,气不打一处来,举着锄头就给两人一下子,直接将人打的头破血流,吓的另外几个人凄声尖叫,只当她是将人打死了。
  温婆子也吓的不轻,哆嗦着揪了一个女孩子,让她快去找人来。
  那个女孩子也慌的没了头绪,出了收容所就直奔州衙来,扯着门前晒太阳的老吏,哆嗦着说:“死人了,死人了……”
  老吏认得这个女孩子,遂将她带进了后衙……
  第102章 略
  玲珑过去看了, 人没死,一个脑袋上开了道口子,血流的多, 后来被人用旧衣服裹了, 温婆子抓了两把柴灰给按上去,血就止住了。另一个肩膀上砍了道口子,也是流了一地血, 抓柴灰给按住了。
  姜娘子气狠了才砍了两人,过后又吓的不轻,只以为自已杀了人, 人都怔了, 身子也抖个不停, 两个男孩儿抓着她的袖子哭, 看样子也是吓坏了。
  知道人没死,她才不抖了,又后怕起来, 怕官夫人驱了她, 所以玲珑刚进院门,她就扑通一声跪下了, 垂下头不敢说一句话。
  玲珑没急着处置她, 先让人找个大夫来,把这两个女人的伤口处理了, 就用柴灰裹着也不是事。又让几个女孩子把小娃儿们照看好, 这里暂时用不着她们。
  另外几个女人吓的花容失色的,玲珑看过来时,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怎么的,几个人挤住垂下头不敢看玲珑。玲珑叹口气, 缓着声说:“如果没别的事,就烧些干净的热水吧,一会大夫来了估计是要用的。”
  几个女人立刻跳脚鸡似的散开行动起来,慌慌乱乱的开始取水烧火。
  大夫来了,来的挺迟,背篓里装了些现采的草药,也没做什么清洁消毒,手也没洗,就那么把几株很眼熟的草药捣成泥,糊在两个女人的伤口处,又说失血多了,要吃几顿养一养,血气养起来人就好了。
  玲珑就……好吧,县里唯二的两个大夫果然都不甚可靠。
  大夫走了,收容所里才真正紧张起来,温婆子和几个女孩子怕玲珑撵姜娘子出去,几个妓子又怕玲珑撵她们出去,两方人站的泾渭分明,只等着玲珑处置。
  怎么处置呢,不能撵出去,住一起又不好,就分两处吧。
  几个妓子去另一处待着。两个伤着暂时就在这里养着,姜娘子得负责给他们熬药煮饭,等人好了,就让她们也去另一处。
  两处隔的远些,一个在县城旁边的山窝里,一个在离村子有些远的山脚,若安分,过些清贫太平日子还是可以的,若不安分,仅凭她们几个还闹不出什么事情来。
  还有个事,山脚那处的收容所,多时没人住,估计荒凉的很了。
  这也简单,她们若是勤快,就自己打扫,若是懒的打扫,就花几个钱雇山脚的人帮着打扫么,在船上半辈子,体己还是攒了些的,只要他们不作死,有那些体己靠身,再被官府及各处接济些,还是能撑着她们安稳度日的。
  说搬就搬,这些人可怜,但身上陋习是真不少,再住久了,还要影响这几个女孩子。
  找了两个挑夫,当即就将她们的物什挑好,一溜的送到山脚,几个妓子跌跌撞撞的跟着挑夫来到这一处,顿时心里一凉,这就是以前的废旧宅子,修辑了一番又能住了,那屋子什么的总是不如那个收容所的,院子也腐败的很,一院的枯枝败叶。一年没住人了,屋里到处是蛛丝儿,也没砌火炕,眼瞅着天要凉了,这日子可要怎么过?
  几个妓子立时就哭了起来,但这会儿也没人管她们了,挑夫放下担子,拿了几个大钱就走了,村子里倒是有人张望,不过都忙着,没人过来。
  几人只能扫出一个屋子来凑合着住了一夜,第二天,两个衙役送了些粮米蔬菜过来,然后就走了,几个女人口中埋怨了好些话,摔摔打打的不消停,不过没人理会她们,半日过去也就安静了。
  收容所那里,孩子多,人手是真不够用的,玲珑又去了几趟,觉的这么着不成,就让刁新重雇几个妥当些的妇人来。又见那四个女孩子是真支靠出来了,年岁虽小,做事却不错,就把人要在身边,先跟着黄绢画角做事。
  还有弃婴之事,这个真没法子禁止,只能四处宣传说,如果生了娃儿之后不想养的话就送到收容所来,不要弃在山里或河里,也别扔茅厕里溺死,若抓住有人弃婴溺婴,就罚他家里三升米,再加三十杖。
  可以预见的,以后收容所会有许多的孩子。
  而她如今可以考虑这些孩子的出路了。
  回去和徐知安商量后,将山脚的那个地方叫做收容所,而山窝里的这个,则改做育幼堂。
  育幼堂里又陆续送来了些婴孩儿,多是女婴,还有三四岁的女娃儿,不让买卖人口的时候,有些家里多的养活不过来的娃儿,总得给寻个去处,这不,都送来了。
  孩子多了,这么混养着也不行,该拟个章程出来,还得有个正经的管事人。
  刁新又荐了一人,是她堂姐,守寡了,夫家不想让她另嫁,娘家也不想她另嫁,说守着吧,说不得还能挣个贞洁牌坊,她堂姐只能枯灯似的守着。
  玲珑说要个育幼堂的管事,刁新和老吏两个商量后,就觉着自家侄女/堂姐挺合适,守着一副枯骨过日子有什么趣味呢,白糟蹋了家里学出来的本事。
  徐知安说他在任期间,绝对不会对朝廷上表颁下贞洁牌坊,即使每年教化考绩低下,他也不会用一座吃人命的贞洁牌坊来成就自已的政绩仕途。
  这话一放出来,刁家倒没太失落,本来就是试一试的事么,刁家如今在知州大人跟前得用,若知州大人有心上表请颁贞洁牌坊,为着情份,刁家或能获得一块,如今谋的事不成了,总不能真让自家女儿熬死,也就无所谓似的应了,让刁娘子去育幼堂做管事。
  反响很激烈的却是那些氏宗豪族们,他们纷纷闹起事来,有几家人抬着几个自戕的老妇来,她们都是苦熬了半辈子只想得一个牌坊,结果徐大人说在他任上时绝对不会请颁贞洁牌坊,这一口气立时就卸了,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心劲儿了,一根腰带挂在宗祠里,就那么荡荡悠悠的去了。
  诸家抬着死去的妇人想衙门要个说法,言下之意,表颁贞洁牌坊本就是朝廷教化的一项,是为表奖女子贞洁静顺的德行,天下之地,都有这样的事情,你一个区区小知州,说停止请表就停止请表,是将国法家律置于何地?众家为此而死去的妇人,又该怎么说?
  人都死了,不给个公道来,这事就没完,他们家里也是有读书人的,这是大事,不能由着一个小知州在这里威福自操,擅做主张。
  这事真要讲道理,也是能讲的通的,朝廷这些年灾事多,人口折损的利害,有些地方为了增加人口数量,也下例定了让寡妇再嫁的条陈。
  但这事在平民百姓那里能行的通,在被理教僵化教条了的氏族里,这个事它就行不通。
  平民百姓家的寡妇爱怎么嫁怎么嫁去,还有人家赎了妓子回家做媳妇呢,浑不过是没经过教化的粗鄙之人,不能与咱们体面人家混为一谈。
  大家族的规矩是什么,男人就该三妻四妾,女人就该相夫教子,娶进家门来,就得守女人的规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天无二日,女无二夫,这才是贞顺体面。
  但凡能挣得一块贞洁牌坊,就是两家人几辈子都用不尽的体面。
  如今,好好活着的人,就因为心里没了盼望,死了,可不是得找个地方说理去?
  让知道情由的人看了说,就是这些氏族大家自来就没在徐知安那里讨了好,如今借这些人命行逼迫之事呢。退一步说,哪个知道这些妇人是自戕的还是被人生逼死的,活着的时候似朽木一桩,死了却又抬着她的尸骨来做文章,连个人死为大入土为安的体面都不给那些个死者了。
  这吃相,索性是将脸皮都不要了的,还说什么祖宗体面体统规矩,呸,不过是披着一张冠冕堂皇的皮子做下作龌龊事罢了。
  真要得了他们的意,这世间才没了公道。
  衙门前闹的很,哭的嚷的煽风点火的,放眼一看,唱大戏似的,可惜那最重要的主角却无知无觉的躺在一块板子上,一片素白的裹布裹住了她对这世间的所有悲喜厌憎。
  瞧热闹的人也围了一圈,嘈嘈杂杂,指指点点。
  徐知安携玲珑两个先是出衙,不理这些人的叫嚣,向死者敬香做礼拜。她们两个神色凄淡,也没叫人出来护着,这些人只管叫嚣,却不敢动手打人,见她俩老实的敬香上礼,只以为是拿捏住了这个小徐大人,面上不免有些自得。
  玲珑见这些人,愤怒者多而悲凄者少,心里又厌憎了几分,只面上不动声色,随着徐知安作祭,然后又安静的回衙,听着徐知安吩咐开衙,要在大堂广众之下,断理此事。
  一众哗然。
  几家人原是以为知州大人与他们服了软,蓦然又见知州在大堂广众之下公断此事,不由的慌了神。
  然而慌也没用。
  响案一拍,第一桩,聚众扰乱公堂,此为不敬,涉事者各责十杖。
  那些人喊着不服,然衙役全不理,一个个羁住压地下就打。
  堂外又是一阵哗然,受杖之人却觉从这一刻,好像事情已全脱离了他们的算计。
  第二桩,藐视国法,明知国法新条里许以寡妇再嫁,他们却逼留寡妇守贞不得再嫁,以酿成此等悲惨之事。各家主事,杖责五十。
  有人喊不服,又以咆哮公堂之罪,多责十杖。
  这时倒没人敢乱喊了,然这事还没了。
  徐知安接着又念第三桩,不恤死者,诸人再加二十杖。
  最后一桩,以民逼官,是为逆反,念其逼官未成,但其行以成罪,本府不欲行大责之刑,抚尔等失亲之悲,从轻处治,责八十杖。
  之后速速将死者带回家去,好好发丧安葬,不得故意推脱延迟。
  几家族中在外读书的子弟,见族中之错事而未加责改,是为不仁不孝,事理不明,考评不予受理,待妥当处置好族中事务,再进行科考。
  蛇打七寸,最后一桩,才是真真要了这些人的命,似他们这些大氏族,最重要的财产并不是家有田亩无数,也不是那座吃人的贞洁牌坊,而是族里培养出的会读书的子弟,有这些人在,族里迟早成为一方大士族。
  但徐知安这么一下,不说彻底吧,至少这批正在外面求学读书的子弟,前景堪忧。
  原本是想用人命来逼迫徐知安给他们氏族一些好处的,结果人折进了,整个家族的前程也折进去了。
  几家主事人身上挨着板子,脸上木着,恨着,心里却与死灰一般,知道这次栽了。
  恨的咬牙切齿,却知他们终是奈何不得,在没有想出报仇的法子之前,只能生受着。
  徐知安这边,既然跟氏族豪族撕破了脸,那之前的一切安抚的手段就全弃了,横竖这仇是结下了,如果不能完全压制住他们,让他们缓过势头来,则后患无穷。
  那就乘乱出击吧。
  这些人家的底子都不清白,此时查来,定能查出些东西。
  徐知安与老同知商量了一番,同知暂时没定主意,回府想了一宿,心下一狠,干了。
  隔天就带人赳赳昂昂的去了这几家氏族家里,说要普查人口,重量田地……
  那些还躺在床上养伤的家主们听得此言,顿时一头栽下床来,心知破家之难,已在眼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