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第554节

我在1982有个家 第554节

  更何况的确良布比棉布造型好看,这布料最早在羊城叫的确靓,七十年代推广开后被叫做的确良了。
  因为它的确很良好,普通棉布料做衣服一年就得破,的确良能穿三年——这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法的由来。
  凤丫一发话,其他人纷纷问:“对,王老师这的确良布多少钱?”
  “要不要布票啊?重点是要不要布票?我家里还有两米的布票,我想着给闺女去百货大楼买件春秋衣裳,大姑娘家家的,连一件新衣裳都没有。”
  “嫂子你行啊,你要给春红买成品衣裳?”
  “这不是队里给分红了吗?咱丑点俊点的没什么,闺女到谈对象年纪了,可得好好打扮一下。”
  价钱方面,王忆已经打听过了。
  82年的的确良布是真的贵。
  这布是固定的宽度,所以都是按照长度来卖,三尺布是一米,一尺布要三块多。
  凤丫说的两三块其实是两块多点,那是80年的价格了,78年之前社会上各物品的物价很稳定,整个七十年代没有什么大变动,但从80年开始物价浮动起来了。
  当然这也代表市场活力出现了。
  外岛东西比内陆要贵,的确良布一尺要三块六,也就是说一米布得十块钱左右。
  这可是十块钱。
  之前没有大包干,外岛的强劳力们一个月也就能赚个三十,这样要扯一米的的确良布就要干十天的活。
  但是这布的批发价并不贵。
  哪怕是进口布,它在羊城的价格也不过才两块钱一米,换算成尺的话一尺才六毛左右。
  王忆便用这个价格卖给社员。
  真要一米卖十块,妇女们是舍不得买的。
  于是他把价钱报了出来:“这四种布价钱不一样,最便宜的是这个白的确良,一米才两块钱,这个带彩色小花的最贵,一米要两块六。”
  的确良布在22年很便宜,22年市场上都是棉布值钱,的确良之类的涤纶布不被消费者所喜欢,买回去也不是做衣服而是做窗帘、做垫子之类。
  但82年完全不一样,现在棉布不值钱,化纤布值钱。
  化纤布里头的确良还不是贵的,还有一种的卡布更结实更厚实也更贵。
  听说这布一米是两块钱,妇女们难以置信。
  后面的秀芳挤进来问道:“王老师你记清楚了吗?这布是一米两块钱?你说的是一尺吧?三尺是一米,一米是六块钱吧?”
  “百货大楼一米要八块六,去年中秋我去买月饼问过了,一米八块六。”
  “今年又贵了,八块六买不到了,市里都买不到。”
  王忆解释道:“就是一米两块,一尺六毛六,这布在咱这里确实是一米八九块,我打听过了,怎么回事呢?因为咱们供销社要盈利,所以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价。”
  “这布现在在羊城、在津门的出厂价是一米两块,我找了羊城的同学帮咱捎过来的,所以就用两块的出厂价卖给咱们社员。”
  “毕竟咱是一家人,花布这些东西我不挣你们的钱了,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好几年没舍得扯花布做新衣裳了。”
  妇女们听到这话又是感动又是高兴,同时还有点难以置信。
  凤丫问道:“王老师,你说的是真话?这布出厂价真是两块钱一米?”
  王忆说道:“真的,或许还更低呢,只不过我同学能买到手的就是这个价格,我觉得这还有点贵了呢。”
  “不贵不贵一点都不贵,在咱公社百货大楼那才叫贵。”妇女们立马嚷嚷起来。
  秀芳说道:“王老师你是不是给咱们社员往里贴钱了?我不信这布这么便宜。”
  王忆笑道:“等徐经理再来的时候,你们可以问问他这花布的出厂价,然后就知道我是不是骗你们了。”
  他进一步介绍道:“我同学在信里跟我说,其实在76年的时候津门石油化纤厂建成投产,它就专门负责生产化纤涤纶,再用涤纶织的确良布。”
  “为什么呢?因为咱们国家粮食紧张,的确良布里没有棉花成分,它是化纤布,这样就可以腾出棉花用地来种粮食,这样增加粮食、蔬菜的产量。”
  “从76年到79年或者说前年的80年吧,咱们国家投建了好几个厂子,从国外进口化纤设备来生产的确良布。你们自己想想,是不是这几年的确良布一下子多起来了?”
  听了他的话妇女们纷纷点头。
  她们相信了王忆的话,这样子就排成两条队伍了。
  一条队伍卖鱼干,一条队伍扯花布。
  王忆问:“现在我和大国忙不过来,嫂子婶子你们谁手巧?手巧的进来帮我量花布扯花布吧——王丑猫,你快去把大钊叫过来做登记。”
  王丑猫一抹鼻子赶紧跑。
  秀芳自告奋勇,说道:“我来扯布,我的手艺还行,对了二猫啊,你把老高叔叫过来,老高叔量起尺寸来又快又准。”
  王忆笑道:“老高叔一个木匠,还会捣鼓花布呢?”
  “只要是量尺寸的事,他都有谱。”凤丫说道。
  秀芳给黄小花先扯了两米的布,黄小花笑道:“我去县里的时候看见了,都是领导还有知识分子才穿这个的确良,现在咱也穿上了。”
  “到时候你拾掇拾掇,找王老师借一支钢笔插胸口的口袋里,哈哈,你也成女知识分子了。”
  “我不行,我这脸黑的跟驴屎蛋子一样,人家一看就看透我本质了。”
  妇女们说说笑笑,王祥高后面也来了。
  他自己带了一把尺子,过来一甩就知道长短,非常精准。
  问清楚价格后他也大吃一惊,说这布的价钱这实惠,然后他给自己家里先割两米八。
  凤丫问道:“老高大哥你这年纪了还买的确良干什么?”
  王祥高说道:“我这年纪了不能买吗?的确良,的确凉,现在天气这么热,我不得凉一凉?”
  “哟,老高叔你这是老来俏啊。”秀芳调侃。
  王祥高听到这话后认真起来,说:“其实是给墨斗扯的,我一把年纪了还用啥新衣裳?”
  “两米八的布你给墨斗做多少衣裳?”妇女们奇怪。
  王祥高笑道:“墨斗谈了个对象,我寻思着外面不是都传咱生产队落后吗?我让墨斗送女同志一身的确良的花衣裳,让外队的看看咱哪里落后。”
  青婶子说:“好家伙,你是为了儿媳妇真下本钱了。现在就是城里青年谈恋爱也不舍得拿的确良衣裳做礼物,顶多订婚的时候送一身,那已经是顶有面的事了。”
  她们聊着天,队伍开始散去。
  过了一阵黄小花回来了,给王忆送了一提篮的野菜:“家里丫头这两天弄了点苦菜子、马齿苋,都是精挑细选的嫩菜,我看你这里有甜面酱,蘸着吃挺好吃。”
  “王老师要吃野菜那去找苏子叶吧,现在是苏子叶当季好时节。”有人出主意。
  黄小花笑道:“我家里就有苏子叶,可苏子叶不能洗洗吃,那最好腌着吃,王老师不一定有那工夫。”
  王忆琢磨着说:“苏子叶?这个东西包烤肉吃好像很合适?等给我弄点吧。”
  黄小花听到这话说:“行,现在苏子叶多,你爱吃我让丫头给你去扯点。”
  王忆说道:“嫂子你们先别急着走,我这里也有吃的,你们尝尝怎么样。”
  黄小花给他倒下野菜摆摆手:“我就是过来给你送点不值钱的东西,怎么还能吃你的?”
  王忆说道:“我这个也不值钱,你们还不一定愿意吃呢——是我自己做的海凉粉,用鸡毛菜煮出来的,昨天其实就煮好了,但下午在冷库没凝起来,昨天晚上凝了一晚上才差不多。”
  他昨天煮了两锅子的海凉粉。
  如今都已经凝好了。
  石花菜被煮化的差不多了,不过总有一些鸡零狗碎的东西沉淀在锅底。
  王忆把它给倒出来,锅底直接用刀给剖掉。
  他扔给了老黄。
  老黄舔了舔毫无兴趣,又让给了四个小奶狗,小奶狗吃着玩,倒是吃的怪开心。
  绿豆凉粉是漂亮的绿色,海凉粉是黄褐色的,并不如绿豆凉粉那么漂亮。
  但它味道要比绿豆凉粉更剔透。
  看老黄的反应就知道了,这东西没有任何滋味。
  全靠调料来整合味道。
  王忆用蒜泥、香菜、黄瓜丝、小米辣来当配菜,放入香油、盐、醋、生抽来调汁,最后撒上点海米碎、白芝麻,这样一混合有红有绿有白色,那就漂亮起来了。
  他拌了一盆子尝了尝。
  口感凉丝丝,味道挺可口。
  还没有回去上课的孙征南喜欢吃这一口,他吃到后端着碗蹲在地上开心的吃了起来,说:“比凉皮还好吃。”
  黄小花舀了一碗后尝了尝,笑道:“鸡毛菜怎么还能变成这个东西?真稀奇呀,味道挺好的,蒜泥味道有点冲。”
  王忆说:“这个凉菜全靠蒜泥来提味,你们习惯了就会感觉它好吃了。”
  王向红跟着吃了一碗。
  反响不如吃凉皮那样热烈。
  不过他也觉得这东西在夏天是好凉菜,因为味道比凉皮还要凉丝丝的。
  王忆感觉外岛人对生大蒜比较抵制,这样可以用辣椒油来拌,但大蒜相比辣椒油要更有凉爽感,其实跟凉粉更搭配。
  于是看到社员们对大蒜不感冒,便换上了辣椒油。
  这小味儿挠挠的,一下子就出来了。
  海凉粉立马开始受欢迎,只要调上点辣椒油和醋来起味道,他们觉得酸辣开胃又凉爽,跟凉皮一样都是夏天的好东西。
  王向红也喜欢这味道。
  他吃过辣椒油拌海凉粉后,立马去组织强劳力们出海潜水捞石花菜。
  不过相公滩一带需要避开,金兰岛上回学的遭遇让他心有余悸。
  一个好好的汉子,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突然之间就没了,只留下一家子老小,这种事想想就让人心有戚戚。
  中午头的吃过饭,孙征南和徐横还是得回县一中。
  他们两人收拾了东西喊上秋渭水。
  秋渭水是跟着叶长安一行人回来的,她回来倒不是要跟王忆腻歪,而是专门拿王忆最近刚写的《龙傲天环球大冒险》稿子。
  她现在是王忆的头号书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