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44节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44节

  大家自然更高兴了,平日里许记的吃食可是没有折扣,明日搬店,难得便宜些。
  许沁玉还在后面做虎皮花生。
  这也是道新鲜吃食,可以当做饭前小点心,也能当做单独的点心,还能当下酒菜,不过目前也是在试菜阶段,是以后饭庄那边的菜谱。
  这个做起来还是挺麻烦的,不过一次可以做不少,也能省不少功夫,工序比较繁琐,需要先做调味浆,再制糖浆,然后饶浆撒粉,既是把花生米倒在滚锅里头裹糖浆再撒糯米粉,这是最难的,花生外皮的粉要裹得好,还得不粘连,最后滚好的花生米还得烘干再加上一开始做好的加调味浆搅拌,把调味浆均匀的裹好,等到颜色均匀时就能出锅。
  这道虎皮花生,吃起来酥酥脆脆的,香甜,是甜味的花生。
  她还另外做了一种怪味的虎皮花生,工序是一样的,就是不能用糖浆,而是调的怪味浆。
  做好怪味跟甜味的虎皮花生,等晚上吃暮食时,每桌都送了一叠甜味和怪味的,让食客们帮忙尝尝味道。
  她这还是第一次调味,自然也得让食客们帮忙尝尝味道如何。
  可食客们吃过也只觉得好吃,就是普普通通的花生许记都能给做出这么不同又好吃的味道来。
  许沁玉还是能够觉察出味道有哪里不太满意,酥脆度是足够的,就是甜味跟怪味的比例还稍微差一点,等明日搬去东来居后再重新做两锅。
  而两种味道,有人喜欢甜味,有人喜欢怪味,其实都挺觉得很好吃,但根据自己口味,会更偏爱自己喜欢的甜口或者咸口而已。
  趁着送花生米的空档,袁氏她们又跟暮氏的食客们也说了说食肆要搬去东来居,跟东来居合并的事儿,也让大家帮忙宣扬一下,大家自然都说好。
  等到吃完暮食,袁氏她们把后厨卫生做干净,那边冬席也派人过来把许记这边的炉子锅碗瓢盆所有的厨具,还有桌椅板凳都给搬走了。
  当初商铺里头是空荡荡的,现在许沁玉要搬走,自然也把里头所有的东西都给一并搬走了。
  就算把东西全部搬走后,许沁玉也让人把商铺里头给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才离开。
  等到这边办完,许沁玉写了个牌子挂在门口,告知大家许记搬了家,跟东来居合并了。
  至于红烧鱼鱼头还有鱼丸这三样,即便是搬去东来居,许沁玉依旧没打算放弃,这也算是许记的一种招牌,就连那些不缺钱的食客们也挺喜欢,偶尔会点上一条红烧鱼或者鱼头鱼丸吃吃。
  做完这些,许沁玉跟闻氏还有宁姐儿才回了家。
  明日许记也算重新开业,许沁玉心里头还是有点激动,但她对自己手艺,对自己教出来的徒弟还是很有信心,等明日,东来居那边大厨帮厨也得跟着她学手艺,争取早日把许记的吃食都给学会,她也能顾着饭庄那边。
  冬氏也已经跟东来居的大厨还有帮厨们谈过,告诉他们东来居会跟许记合并,以后酒楼就不叫东来居,而是叫许记,以后他们要是愿意留在许记,自然能跟着徐小娘子学做菜,但起码五年内,他们不能离开许记,不能把从许记学到的菜式卖给其他人。
  东来居的大厨跟帮厨自然很愿意,他们也知道许小娘子的手艺,要不是碍于在东来居干了不少年,他们也想去跟着人家许小娘子学那些厨艺,现在有又不用他们拜师,人家还愿意把这么多菜式教给他们,岂会不愿意的道理,何况就五年的时间。
  以后他们学会了,不管想开小吃食摊子,还是食肆酒楼,人家都不拦着,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自然不愿意走。
  许沁玉回到来溪巷,晚上倒也很快睡下。
  等明儿开业顺利的话,过段日子,她又得开始做腌火腿。
  去年腌了八百条,已经腌制一年,差不多能吃了,她打算留三百条再放一年就能生吃,不过头一年腌制的一百条,她留了小半,也已经腌了两年,发酵条件比较好,差不多能生吃了,准备过年时候就生吃一条尝尝味道。
  今年肯定还得多腌制些,因为明年饭庄也开始营业。
  往后这火腿说不定也能做成跟葡萄酒一样的营生,做得多了,也能往其他州城运过去卖。
  不过得等饭庄那边开业再说,不然她事儿实在有些多。
  今年她打算做个一千多条的火腿,比去年多上一半就好。
  次日一早,许沁玉起床洗漱好后,跟闻氏过去东来。
  东来居那边有专门的掌柜,以后就不用闻氏跑来跑去,但闻氏平日跟着玉娘习惯了,打算去东来居看看,有什么她能帮到忙的地方。
  赶着驴车到了东来居,就见四层阁楼的东来居,招牌已经换成许记食府,旁边还有个竖着的招牌‘东来居’,比许记食府的招牌小了将近一半,挂在旁边。
  第108章
  望着眼前的牌匾, 许沁玉这才跟着闻氏进去。
  今儿冬氏也过来了,她本来已经不管酒楼的事情,但今日不同,许小娘子第一次来酒楼, 她心里自然也记挂着, 就过来瞧瞧。
  酒楼的伙计们正在洒扫。
  许沁玉过去后厨, 哪怕她还是个小娘子,这些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大厨帮厨也都很服她。
  许沁玉也不废话, 简单说了两句,就开始做今日份的朝食。
  食材是昨儿就跟冬席说过, 全都已经备齐。
  像是河鲜水产还是跟贺老伯定的,牛奶也是让贺老伯帮忙运来的,前些日子两家要合并时,许沁玉就已经跟贺老伯说过, 今儿贺老伯也早早的过来镇上, 跟着儿孙赶了几辆驴车,把水产跟牛奶送到了这边的大酒楼。
  本身东来居这些大厨帮厨还不会做许记的吃食,也多亏冬骞跟汪大厨帮忙,加上成哥儿风哥儿还有大妞他们也在许记待了快三年, 也差不多能掌勺,帮不少忙, 东来居的大厨跟帮厨虽然没做过许记吃食,但他们十几、几十年的经验, 上手也特别快, 调馅这种活儿帮不了忙, 其他却都能帮上忙。
  后厨里面顿时热火朝天起来。
  总之人多, 忙活起来还是很快的。
  一个多时辰后,朝食就准备好了,许记也把酒楼的大门打开,开始营业。
  昨儿在许记的食客毕竟还是少许,今儿寻过来的也是少数,但他们也都跟往常一样,到了吃朝食的点就准备过去许记,突然想到昨天许记说要搬去东来居,赶忙去了东来居,就发现东来居的招牌换成了‘许记食府’,旁边也还挂着个小招牌,是原先东来居的。
  食客们站在门口站了会儿,瞧见那四个大大的‘许记食府’四个大字,也有点不太一样的感受,他们也是许记慢慢壮大的见证人。
  东来居的朝食原本也都是比较普通的几样。
  暮氏的特色菜比较多一些,所以东来居原本朝食的单子就没保留,朝食都是许记的吃食。
  所以原本许记的朝食,也都添了几样,加了羊肉胡辣汤,吃胡辣汤自然要配油饼,自然还炸了油饼,这个季节,吃一碗暖暖配上油饼,也很是舒服。
  除了羊肉胡辣汤,还有豆皮,米酒,豆花。
  这些也都是正常朝食的标配。
  许沁玉也没打算一次加太多,因为现在酒楼比较大,之前的朝食花样就有些少,所以先加了这几样,等以后还会慢慢调整,以后还可以把早餐吃的粉面类型也完善一下。
  辣糊汤一煮就是一大锅,香味闻起来也霸道。
  这些食客得得知上了新鲜朝食,自然都是点的新鲜朝食,再配上之前自己吃惯的其他朝食。
  食客们本来还有点担心,就算两家合并,会不会味道不一样。
  等点的朝食端上来,闻着熟悉的香味,再入口一尝,味道一点都没变,这才把心放下来,开始安心的吃起朝食来。
  新出的几样朝食也特别受食客们喜欢。
  而且吃得更加舒心,因为地方宽敞。
  以前许记虽然干净亮堂,可实在有点拥挤,现在就舒服不少。
  还有那些不知许记已经搬了地儿的食客们,自然还跟往常一样,过去许记用朝食。
  结果到了地方之后,发现许记关着大门,门上挂着一张告示,说许记搬了地址,跟东来居合并。
  周围的商户们也都好心提醒,“许记搬啦,跟东街那边的东来居合并了,大家伙都过去那边吃了,我也刚去吃过,味道还是一样美味,地方更加宽敞了,你们都赶紧过去吧。”
  因着贴着告示,加上周围商户们提醒,这些食客们也得知许记搬到东来居去了,自然也都过去那边用朝食。
  还有东来居原本的一些食客们,其实他们也喜欢许记的吃食,只是后来觉得许记要排队,又不乐意排队,还特别拥挤,所以才回东来居吃的,现在许记搬过来,朝食还这么多花样,自然也很愿意。
  总之第一日准备的朝食,不出两个时辰,就已经全部卖完。
  也让东来居的的大厨帮厨们佩服不已。
  平日过来吃东来居朝食的食客并不多,所以朝食上座率很低。
  今儿上座率竟差不多满的,连着三楼四楼的雅间都坐了人。
  晚上的暮食也都差不多。而且基本都是点的许记的招牌菜,就连东来居原本的食客大部分也都点的许记的菜单。
  暮食时也把准备的食材都给用光了。
  之前东来居准备的食材,很多时候都用不完,还会留到第二天,只要味道没变,第二天也会继续当做食材用掉。
  许沁玉得知后,告诉这些大厨还有帮厨,还有冬席,“席哥儿,你负责酒楼的采买,应该也清楚食材新鲜的重要性,往后酒楼里头除了一些可以放置的食材,像是腊肉腊肠,或者腌制的一些臭鲑鱼等等这些,像是大部分家禽的肉还有新鲜的蔬菜,如果用不完,就当天晚上让酒楼的伙计们分分,带回去给家人里吃,特别是河鲜类型。”
  许沁玉对食材的要求反而是最严格的。
  除了天特别冷的时候,一些肉类放上一天还没事儿。
  但是河鲜之类,即便是大冬天,鲜活的河鲜跟死掉超过一天的河鲜,做出来的味道口感那就开始有区别了。
  不过有些肉菜,则的确需要把肉腌制下,放上两日做,味道才凸显出来。
  另外还有一些蔬菜,像是白菜萝卜这些,都是可以存储。
  那种新鲜的小青菜,第二天就蔫了,这种肯定第二天不能继续使用了。
  所以即便是食材不新鲜,也是需要分辨。
  冬席点点头,“我省得了。”
  暮氏后,许沁玉又简单说了两句,大家这才散了。
  如此过了三四日,许记原先的客人基本都已经知道许记搬了地方,回归许记的客人也基本达到了百分九十多之上,剩余一些,则是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没过去吃。
  而许记搬到东来居,跟东来居合并的消息也几乎传遍了镇子。
  石老八跟姚氏也是三日后才知道许记搬去了东来居,两人都有点懵,石老八喃喃道:“她,她怎么说搬就搬了?”
  姚氏也慌了神,“老爷,都说不该去说入商股的事儿,也不该跟人家提涨租的事情,你偏偏不信,现在可好,人家都没等到铺子到期,直接搬走了,现在可怎么办呀?要不我去同许小娘子道个歉,本身就是我们的错,也的确该说声对不住的。”
  石老八恼羞成怒吼道:“道什么歉,我们又没错,不租就不租,我说她怎么有底气说不租了,原来早就做好打算,跟东来居商量好要合并,一直瞒着我们,等她搬走了我们才知晓,这小娘子真真是好有心计,这东来居的东家是不是傻的,怎么就愿意跟许记合并?甚至把招牌都给改了,这百年老字号的招牌说不要就不要了。”
  可姚氏根本没心思听他唠叨这些。
  她知道现在事已成定局,本身也是她们的错,该去好好道个歉,然后就算了。
  至于她这商铺,即便许小娘子不愿意租了,她就重新挂个出租的告示。
  现在这商铺因为之前是租给许小娘子,许小娘子让这铺子旺了三年,往后应该也是比较好租出去。
  姚氏叹口气,跟石老八说,“老爷,快别说了,改明儿我同你一起去跟许小娘子道个歉,这事儿就算揭过,等明年开春,租子到期,我们重新把告示贴上再把商铺对外出租,人家许小娘子还把商铺重新修葺过,搬走的时候也是洒扫的干干净净,肯定很好租出去的。”
  石老八心里头却还是怒火中烧,“凭甚要等到开了春,现在就去贴告示,现在就把铺子租出去,而且我还要去质问她,这不是过河拆桥,咱们铺子给她租了三年,现在她生意好了,赚了大钱,就搬走,对咱不管不顾的。”
  姚氏也有些烦了,“老爷,你闭嘴吧,要不是你整日惦记着涨租,我也不会想着出二千两银子入人家的商股,许小娘子就不会想着搬走,也不会闹到这般田地,何况什么叫过河拆桥,我们是做买卖的,人家付了租金,人家营生好客人多,不是咱们铺子旺她,是人家手艺好,做的吃食美味,所以客人多,不是我们的铺子旺她,是她把我们的铺子带旺了,之后这铺子对外出租的事儿你就别管了,我来弄。”
  她也觉得有点后悔,为什么要一味的迁就老爷,要不是他,她跟许小娘子都不会闹成这样。
  何况现在住的宅子,还有铺子,全都是她的产业,本身就跟老爷没甚关系。
  石老八见软弱好说话的妻子突然这般跟他说话,恶狠狠推了姚氏一把,“你清楚什么,要不是我帮着你,就你这性子,早被人不知坑了多少回,这许小娘子就坑了你,你还帮着她说话。”
  说完,一甩袖离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