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374节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374节

  第1334章 领导施压
  室内的医生站起身迎接领导。
  进来的杨主任,面戴平日和一线十分地气的亲切笑容,向自己医院医生们坦言:“我要先问下你们两个对病人的看法。你们去看过病人没有?”
  “看过。”江医生他们忐忑地回答,眼角再瞟瞟潘同学。
  这小子居然能揣摩到领导要亲自来。
  杨主任继续说自己的:“这个病人是地质大学的学生。地质大学领导打电话给我,恳请我们国协竭尽全力挽救这个孩子的生命。他是名年轻学子,是一名很有才华的大学生。希望我们能把他的病治好,让他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而不是和他的家庭一起失去未来。”
  领导谈大道理,无非是施加压力。江医生和于学贤呼出口气。实际上不管患者什么来历,一线医生全是尽力去救的,不会因为患者的身份区分对待。
  “说。”杨主任鼓励他们几个发言,“我等着了。”
  于学贤和江医生对视着,此刻他们两人之间没有吵架的念头,只有摆平领导的观点。因为这个病人目前这个情况实属复杂。
  杨主任要他们拿出治疗方案好决定去哪个科治疗,是很难的。
  等了会儿,见他们两人没说话,杨主任急了,抛砖引玉地问:“患者现在最紧要的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现在病人身上最急最棘手的问题在过往病历中早有所体现,是患者腹腔内的脓液在恶化。内科和外科接收患者首先要做的策略是一样的,必须先采取措施来消除患者腹腔内的脓液。
  外院对此采取过内科抗生素治疗,外科切开排脓,均见效不大,逼得人家跑来找国协。
  像这种疑难杂症病例,必须组织专家进行深度讨论,因此需要让患者先住院做更全面的检查,数据齐全好做判断。哪有可能现在接到病人能出台具体措施了。
  杨主任自己是医生,知道不可能现在出台具体措施,而是想知道他们的第一步想法,目光是放眼现场所有医生:“你们对治疗策略一点方向都没有吗?”
  “可以给他上免疫抑制剂。如果情况属于爆发期,再加激素类药物控制。我们消化内科对这个病有一套药物使用的组合拳对患者会有帮助。”于学贤说话时,观察领导的神色。
  “你们认为他说的这几个药下去能让患者的脓肿能消吗?”杨主任这话仿佛在继续抛砖引玉想引发广泛讨论。
  “消除脓肿的话肯定需要几方措施并下。使用合适的抗生素,需要化验引流液弄清楚是什么感染。”于学贤扶着金丝眼镜慢条斯理地应答领导,忽然加了句,“我的学生说是有另一套外科方法配合我们内科的治疗。”
  谢婉莹迟疑有一刻,以确定是不是自己突然被于师兄“甩锅”。
  办公室里突然很安静。
  其实不止她想不明白,像江医生一样想不明白。
  江医生眼神诧异,快惊呆了,想着于学贤是怎么回事,先前一再反驳他们外科包括驳斥谢婉莹这个外科生,突然改变观点说起谢婉莹的意见好了。他差点以为这个内科同事是得了精神分裂症。
  第1335章 师兄是个好人
  于师兄吧,好像是个矛盾综合体,这话不是她说的,是其他老师和师兄师姐们说的。说是于师兄一方面对她似乎不太放心,另一方面一有重要问题最喜欢问她要她拿主意。
  “是吗?”杨主任不知道之前发生的事,回头跟随于学贤的话问起谢同学,“你和你老师商量过了,把你们商量后的结果说来听听。”
  说来于师兄是名技术大牛,肯定不会单纯反对她外科生从外科角度来考虑问题,是希望她包括从内科出发更全面来考虑患者的病情,寄望她在内科实习后有所进步。对这点她是赞成的,因此刚才她听从了于师兄的批评继续进入思考。
  低下头,谢婉莹的视线落回在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上,反反复复地衡量。来内科实习,她是需要学会全面考量的思维方式。
  其他人见她表现出未曾有过的沉静,冯一聪和潘世华暗地里为她捏了把汗,均没想到这个病例或许会难倒他们班里的女学霸。
  杨主任的眼睛瞅着她脸上。院领导对实习期表现优异的医学生会留意和特别观察考察,可以说是对他们抱了非常大的期盼因而特殊对待。打从心里,他希望谢婉莹不要让他失望。
  领导脸上明明白白写着的表情,让江医生和于学贤看着有一丝紧张了。江医生对于学贤使去一记目光:瞧瞧你,干嘛把她拉下水?
  他不是把她拉下水,是提早于领导一步抢先说,好给学生台子下。杨主任进来后那双眼神时不时瞟着的人是她,所以以为杨主任是来考他们吗?不,杨主任是来考察实习生的,不然不会来的如此突兀出乎他们的意料。对他们的答案熟悉他们的杨主任先有预料,杨主任想要的是实习生的创新思路给老师的启发。不要忘了人家是医教科主任,本行是干这个的。
  杨主任作为全院带教的领头人很有经验的,知道这个疑难病例很能考学生,刚好这病例需要有点创新思维。
  领导直接点名问会变成直接上考题,带教主动提起的话可以身为老师进行补充和提点。伸手拉过病人病历,于学贤再翻了翻,想着怎么给学生一点提示。
  于师兄的动作谢婉莹看见了。她的心头忽然想起了姜师姐第一次给她介绍于师兄时说的话:于师兄是个很好的人。于师兄压根儿不是个冷酷无情的人,虽然有时候脾气暴躁了点。说实话,于师兄肯定比起谭老师傅老师他们暖。
  “我想好了。”谢婉莹对院领导道。
  杨主任早就等着她了,点头示意她:你说。
  “我个人以为,如于老师之前说的,需要先判定患者是否属于疾病爆发期。患者的各项指标显示,白细胞计数高,血细胞比容下降,血沉加快。我们医院内科对此有一套联合用药方式来控制急性期。急性症状控制以后,再果断采取外科治疗方案排脓。如果外科不能把脓液尽可能全部排出,只用药物怕是过于艰难没法达到目的。”
  第1336章 有人偷听
  只听她这个答案是按照他之前给的思路在说了,于学贤连连点头:幸好没有乱。
  所以说做医生,无论是未来当外科医生或是要当内科医生,让你实习期内外科全部要轮,目的正是为了让你形成全面思维方式。不是每天只想着拿手术刀,要学会多科合作,采取综合治病的方式。一旦内科治不了,要迅速找外科协助处理,再回内科去治。急性期的话,外科下不了刀子,必须让内科来想法子。
  她的说法明显也是杨主任想要的。医院特意安排医学生几个科室轮转实习,需要知道学生学得怎样。杨主任对她点点头,表明和自己的意图基本一样。
  内科可以进行针对病因的免疫疗法治疗,但是外科一定要把排脓的问题解决掉,这不是内科能做到的事。
  说到自己擅长的外科策略了,谢婉莹直言:“在其它医院未能帮助患者排尽脓液,按照最简单的外科思路来推断,肯定是因为这个引流管放置的位置不对。”
  杨主任的手伸出去,像是要指到她鼻尖上:你这话说到要害的地方了,继续说。
  江医生一块点头:对对对,是这个思路,只是,引流管要放哪里呢?外院医生是开腹切开脓肿排脓了,腹腔内情况按理说是观察到一清二楚再放的引流管,引流管放不对的可能性极低。因此他江医生一开始不敢随便质疑外院的同行不行。
  “开腹手术术中术后,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谢婉莹道,“腹腔打开后,由于外科医生的介入,患者腹腔内的脏器会处于被侵入被干扰的状态,其生理功能活动会就此在术后发生紊乱。表现在术后有肠粘连肠道活动异常等。回到这个患者身上,由于他本身有克罗恩病,这个病本身有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被手术介入后,其肠管和周围器官组织的活动进一步受到影响。之后,脓液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可能他这个身体改变超乎了以往的病例出乎医生的预料。外院的医生做过引流管调试,尝试过二次手术的念头,只是患者身体过于虚弱因此不敢再开刀。如何确定这个引流管的位置变成了难题,导致负压瓶也不敢随便用。同时说明第一次手术可能存在判断失误的可能性,手术医生没有找准最大的炎性位置。”
  办公室的门,被人从外头偷偷挪开条门缝,似乎有颗脑袋有双耳朵跟随室内所有人竖起在听谢婉莹说话。
  “好。”杨主任见她说的好,要她一鼓作气按照这个思路解决问题,说,“你再说说你会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
  医教科的领导真是不怕给人压力大,乘胜追击了。
  “一定要回到原点,即患者身体内部结构上。”谢婉莹道。
  是好像知道她接下来要做什么,潘世华将患者病历翻翻翻,打开到几张ct检查结果上。随即他从自己白大褂口袋里掏出笔和笔记本。
  第1337章 记她笔记的同学
  在旁望着他这一连串好像莫名其妙的动作,冯一聪打足了问号:不是老师在讲课,只是谢同学在讲课,你准备做笔记了?
  潘同学除了班上温柔男生的称号以外,好像是个有点儿奇怪的人。只见他打开笔记本后并没有做笔记,而是在空白页上哗哗哗,用圆珠笔对照着患者的ct报告打图画草稿了。
  若是潦潦草草画下去,几笔之间,初现解剖图的全貌。
  冯一聪记起班上同学的话,说潘同学画画技如其人,画东西很美,像是个美术生,曾经私下给班里每个同学画过肖像画呢。
  速写是能帮医生很好地归结思路要点。对外科医生来说,偶尔速写下比起想一堆东西毫无章法要有效很多。
  只是这人画的再好,离班里女学霸有差距。这点冯一聪和其他同学,包括潘世华自己都很清楚。
  谢婉莹同学哪里是画的好,她是思路好。她都说过自己根本不会画人。
  外科医生能作画的多着了,但是要形成她的独特三维流动思维是特难。
  “说,说。”杨主任催促她说。
  “ct可以显示出患者的肠管等腹腔内器官的活动情况,我们可以根据患者几张ct片进行对比,去推测患者腹腔内各器官活动的大致规律。”谢婉莹说。
  好吧,被他们料中了。她此话一出,全部人的脑子要变成麻花团了。几张ct图片而已。左看右看,说肠管左动动右动动,这是肠道本来就有的生理活动肠蠕动。更别提,按照她的说法,这是要进一步去推测演算出这些脏器活动影响到炎症形成脓液的位置。只有这个结果算的对,引流管位置放到精确位置上了,如果能再来个精准抽脓,这个难点将迎刃而解。
  潘世华刚唰唰唰好像下笔如神的笔头在纸面上铛铛铛,卡半天。
  除了她,看来没人能想到了。杨主任双眼笑弯,现场所有人的表情证实了这点,于是他对其他医生说:“下一步,如果这个患者要重新调整引流管位置,让谢医生在场协助吧。”
  “知道。”江医生爽的不能再爽。
  “于医生,你觉得呢?她回答的怎样?”杨主任再问于学贤这个主带教。
  如果她能做得到她说的,患者可以先转区外科治了,双管齐下更快。说明,她能想到的做到的超出他的意料。否则,他一开始也会让患者去外科治。
  医生绝不会说为争业务去耽误病人的病情。相反,他刚和江医生争,两人都只是想让患者快点好。
  于学贤点下头:“可以转外科排脓先。”
  于师兄赞成她的策略了。谢婉莹从中得到的教训是,要说服同行必须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泛泛而谈没人能服气。尤其是对内科医生来说,外科医生做不到的手活儿基本在他们眼里属于无效。至于其它治疗方式,说白了,内科最擅长这个比你还牛。所以,刚江老师说了一堆没能让于师兄让步。
  第1338章 被病人请求
  进一步说明,内科医生的思维是十分周全的。
  定好方案,一行医生要往外走去和家属说明。
  杨主任拉开办公室的门,见外头站了个陌生的老太太,吃一惊。
  老太太两鬓斑白,有六七十岁了。
  “你是?”感觉这个人是患者家属,杨主任问对方,边问其他医生此人是不是陈诚然患者的家属。
  几个医生均摇头。陈诚然是双亲陪着来看病,不是奶奶。
  老太太的眼睛没看杨主任,是用力盯住了谢婉莹,说:“请问这位是谢医生吗?”
  患者家属找谢同学?
  冯一聪想,刚好应了于师兄早上那句话,谢婉莹同学现在比谁都忙了。
  “你找谢医生什么事?”杨主任仔细过问这个病人家属。
  “我是邵医生病人的家属。”老奶奶介绍起自己。
  “邵医生是我们哪个科的医生?”杨主任回想自己单位里哪位医生姓邵。
  “他是宣伍医院心胸外科的医生。我儿子得了贲门癌在他那里做了手术,术后发生瘘的问题。今天有人向邵医生推荐,说国协有个谢医生有办法能救我儿子一命。”老奶奶述说起自己从宣伍急奔来国协的原因。
  和宣伍魏老师通的电话其实没过多久。这位老奶奶作为患者家属估计在旁边听见了医生间的通话内容,立马狂奔来国协。
  家属为了给病人治病是愿意倾尽全力的。瞧瞧这位年迈的老母亲,不顾自己身体,只为了挽救自己儿子的命,什么都愿意做。再看看外面陪儿子辗转看病的陈诚然的父母,可见全天下的父母多爱自己的孩子。
  “我想请谢医生过去救救我儿子。”老奶奶当着现场所有医生的面发出请求。
  听到这话,几个老师是有些为难。杨主任给家属解释:“谢医生只是个学生,没有行医资格,是没办法去宣伍救人的。”
  “我知道她行。我刚才听见你们说话了。”这个老奶奶不是没文化没知识的患者家属,看来文化程度挺高,能听懂办公室内医生们讨论病例的逻辑,指出自己偷听的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