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封侯> 第三百三十二章 试攻(上)

第三百三十二章 试攻(上)

  汉水再一度被宋军控制住了,完颜昌第二次攻占荆襄之战遭到了惨败,不仅双方的攻防回到了原点,更重要是伪齐军的八万大军灰飞烟灭。
  襄阳守军目前还有三万人左右,指挥权真正归属了董先,完颜昌在进攻三峡道失利的消息传来后不久,便率领三千女真骑兵走房州渡过汉水,离开了襄阳。
  襄阳准确兵力还有两万八千人,而宋军兵力则增加到七万人,光李纲的主力就增加到五万人,主要是收编降卒,陈庆派人押送给李纲的近万名三峡道投降士兵全部被李纲收编。
  陈庆的兵力也达到了两万人,包括他自己统帅的一万八千军队和郑平统领的两千水军,如果加上江陵和巴陵的军队,再加上汉阳受伤康复的士兵,他的总兵力达两万九千人左右。
  这么多军队肯定不行,他自己也养不起,江陵的六千新兵他得交还给李纲。
  襄阳城外,宋军扎下了三座大营,正南面是李纲主营,东面是副将折彦质的两万军大营,而西城外则是都统陈庆的大营。
  陈庆大营内光大帐就扎下了三千顶,周围有粗大的营栅包围,前面挖了壕沟,并在壕沟外修建了数十座岗哨。
  但七万大军想夺取襄阳城并不容易,主要是襄阳城太难攻打,城池高大宽阔,护城河宽达十八丈,加上近三万守军,当时要不是孔彦舟献了襄阳投降,伪齐军也未必能夺取襄阳。
  可惜这个罪该万死的家伙被完颜昌看上,将他一并带走了。
  主帅大帐内,李纲召集五名高官商议攻打襄阳的策略,这里面包括湖广宣抚副使折彦质、随州镇抚使程昌寓、岳、鄂镇抚使陈庆、都统制解潜以及都统制刘洪道。
  程昌寓道:“襄阳城最大的难点是护城河太宽,卑职建议利用小船连夜修建八座浮桥,东西南北各两座,然后从四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以优势兵力压倒对方,几天内就能攻下襄阳城。”
  陈庆没有说话,程昌寓想法是对的,利用自己兵力多的优势来取胜,但这样伤亡太大,至少要付出两到三万人阵亡的代价,李纲肯定不会同意。
  果然,李纲没有吭声,一向以嘴臭出名的折彦质冷冷道:“这样打,我们至少每天要伤亡一到两万人,程知事觉得我们的士兵都是蝼蚁,死再多也不心疼?”
  程昌寓怒道:“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你若不想打不勉强,我率我的一万军队攻打北城,等我夺取了襄阳你休想来抢功!”
  李纲当即同意了,“可以,程镇抚使明天率一万军攻打北城!”
  程昌寓立刻明白了,这是李纲拿自己当试探进攻呢!刚才的话说得太满,他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程昌寓只得闷闷不乐道:“我没有船只搭建浮桥。”
  李纲一点机会都不给他,当机立断道:“搭建船只的浮桥我下午就拨付给你,你今晚搭建浮桥,明天开始进攻。”
  程昌寓和众人都走了,李纲叹口气对陈庆道;“你也看到了,战争还没有开打,就先内斗了。”
  陈庆笑问道:“似乎程昌寓和折彦质之间有矛盾?”
  李纲苦笑一声道:“他们二人矛盾很深,是在剿灭杨幺的过程中发生的,你也知道折彦质为人比较清高,很看不起程昌寓,又是口直心快那种人,其实今天他已经收敛很多了,要是从前他们会打起来。”
  陈庆点点头,“程昌寓的方案比较中规中矩,就是伤亡太大,得不偿失!”
  李纲笑道:“我知道你善于用奇谋,你应该成竹在胸,我更想听听你的方案。”
  李纲对陈庆救援三峡道之战非常满意,尤其陈庆没有杀俘,这一点难能可贵,说明他遵守对自己的承诺,这次大战结束后,自己得好好向天子表一表他的功劳!
  陈庆微微笑道:“我是有一些想法,但我也很希望看一看明天程镇抚使的攻城,我同样也需要了解襄阳的防御情况!”
  “那好!明天试探之战结束后,我再听听你的意见!”
  ............
  董先负手站住城头上,忧心忡忡望着城外的大营,他到现在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消息,就仿佛朝廷已经将他们放弃了一般,这才董先心中着实有些后悔,早知道完颜昌撤离后,他就应该紧随其后跟着撤离襄阳。
  襄阳虽然是极其重要的战略之地,但也要看能不能发挥作用,如果实力拿不下荆襄,那襄阳再重要也毫无意义。
  现在他无法撤退了,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看看西部的战局能不能影响到荆襄这边。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禀报,“启禀元帅,漕河上发现了一队小船。”
  这是一个新情况,董先急忙向北城走去,不多时,他来到北城墙向外张望,只见漕河上停泊着数十艘小船,却不知准备用来做什么?
  董先沉思片刻,忽然醒悟,这分明用来架设浮桥的小船啊!
  宋军要准备攻城了,他当即对当值将领令道:“给我严密监视,尤其是夜间,一旦敌军搭建浮桥,立刻向我汇报!”
  ..........
  当天晚上,陈庆也得到了消息,程昌寓开始在东城外搭建浮桥,之所以选择在东城而不在北城,实在是因为襄阳城的一些特殊构造导致。
  襄阳城墙距离护城河还有一丈远,工匠就在紧靠护城河的岸边砌了一道墙,这并不是军事用途,而是防止涨水后漫上岸,以避免城墙根长期泡在水中。
  这道防水墙在整个护城河岸边修建了一圈,其中北城墙外的防水墙修建得最高,高达八尺,其他三面城墙高度只有三尺左右。
  而如果浮桥搭在北城墙,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进攻士兵还要从八尺高的防水堤上跳下去,这可肯定会摔伤的,但东城的防水堤只有三尺高,跳下去就容易多了。
  陈庆带着百余亲兵骑马向东城而去,路过北城时,他望着高高的防水堤,确实修建得很高,如果所有的城池在外围岸边都修建这么一座高墙,那么进攻城池的难度就大了,但襄阳城却想到了,以后完全可以借鉴,
  这时,陈庆又看到了水门,就在正门旁边,相对于城墙,他其实更关心这座水门。
  蒋彦先给陈庆建议的夺取襄阳之策,指的就是水门,这是襄阳城的一处防御弱点,里面有内外两座铁栅栏,在两座铁栅栏中间的门洞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直通城头,平时守城士兵就会沿着通道下来,在门洞内检查船只。
  蒋彦先告诉陈庆,这两座铁栅栏至少有五十年没有更换了,早已被水腐蚀,表面看起来很粗,实际上和朽木没有区别,用锋利的利斧便可以斩断。
  这时,后来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军士追了上来,向陈庆抱拳道:“启禀都统,从巴陵过来的船只到了,就停泊在大营北面的江面上。”
  陈庆暂时放弃了去城东查看浮桥的计划,转而前往汉水西面,很快他便来到自己大营北面的汉水边,这里停泊着二十几艘三千石大船,都是从巴陵县过来的特殊船只。
  这时,有人站在一艘大船船舷边对陈庆挥手,“陈都统!”
  陈庆认出了来人,是他军中的首席大匠谢长治。
  陈庆走上大船笑问道:“我要求做的东西做好了吗?”
  谢长治笑着点点头,“回禀都统,已经做好了,都统请随我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