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40节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40节

  “你看好啊,电话机上听筒的位置,有一个可以压住的叉簧,”狄思科在叉簧上按了按,“长按是挂机状态,你要是想打电话,就得连续不断地按这个叉簧。比如前两个数字是35,那你就要连续快速按三下,停顿一秒后,再连续快速按五下,以此类推。这个过程中,你要细心点,按错了就要从头来过了。”
  “你这办法真的管用?”于童还是头一回听说能这样打电话。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于童按照他教的办法,打给了一楼传达室,竟然还真的接通了!
  “这办法真不错!”于童像得到了什么新玩具似的,又给家里和表姐家打了电话。
  见她竟然还想去按叉簧,狄思科将手按上去说:“于队,差不多就得了。给单位省点电话费。”
  于童学了一项新技能,心情很好地坐回了椅子,终于有心思跟他谈谈录音带的进展了。
  “你之前跟老黄合唱的小样,以及你们的照片,我已经给几家音像出版社和影音公司寄过去了。”
  狄思科眼巴巴地等着,“然后呢?”
  “有个天津的出版社有意向跟咱们合作,”于童抬手制止他的话,继续道,“但是对出版费提出的要求比较苛刻,我还想再跟他们谈谈。”
  “他们提了什么条件啊?”
  “对于新人,他们只能首发二十万张录音带,一次性买断费是三千块。”
  狄思科不了解行情,听说可以发二十万张,觉得也不少了。
  “刚才我帮陈玉娇联系的那个,首发可以发五十万张。”
  如今音响市场发展迅猛,稍微有些名气的歌手,出一张录音带,首发随随便便也能卖七十万张。
  她很看好狄二狗跟老黄的这对组合。
  收到出版社发来的报价后,只觉对方是在羞辱人,把她当成了傻子。
  心知狄思科不懂这些,她尽量简单解释:“他们的意思就是,三千块彻底买断,给你发二十万张。至于之后人家再发多少张录音带,跟咱们就没关系了。”
  “他们为什么不多出版一些啊?”
  “怕你们是新人卖不出去。”于童摊手说,“人家不想承担这个风险。如果想出版更多,那得咱自己掏钱。”
  狄思科对于童的眼光还是很信服的,他拧眉思考片刻问:“于队,你觉得我们的录音带,真能卖得出去吗?”
  “只要你们配合默契,再配合宣传,别说二十万张,就是一百万张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首发二十万张,我们只收一千块的出版费。以后再有加印的话,让出版社给我们销售提成,加印多少张,就提多少钱,你说他们能同意吗?”
  第28章
  狄思科提供的思路, 对歌手和出版社来说,算是双赢的办法。
  如今的正版录音带,国产盒带售价五块钱左右, 进口盒带高达八到十块。
  如果能跟出版社达成分成协议, 哪怕每盒录音带只能提五分钱呢, 多卖十万张,也有五千块的分成收入了。
  狄思科的想法挺好, 但有点书生意气, 实际操作起来有难度。
  “录音带的发行数量由出版社说了算,他发行了五十万张,却告诉咱们只发了二十万,你能拿他怎么办?”于童耸耸肩说,“工厂都是他们的, 每天从工厂走货多少,只有人家内部知道。咱不能跑去工厂和经销部门口盯梢,又没正经单位能监管他们,所以一口价是目前最划算的。”
  而且他们都是音像出版业的新人, 即便是获得了很多奖项的老黄, 在业内人士看来,也是资历尚浅。
  新人没有与出版社提条件的资格。
  音像出版社和唱片公司几乎全是国企, 与歌手签订的出版发行合同都是制式的。
  狄思科和老黄还没有让人家为他们专门修改合同的面子。
  于童觉得自己手下的所有女演员加到一块儿,都没有这俩男演员让她操心。
  老黄是个事儿精,小狄太有主意,两人组合到一起,威力也是双倍的。
  不过, 对于给他俩灌录音带的事,于童还真挺上心。
  当天回家后, 她就找上了白主任。
  “奶,您手头有没有现成的曲子啊?”于童殷勤地给白主任捏肩。
  “你要干嘛?”
  “我想给黄炜和小狄出录音带,一张录音带正反两面得有十七八首歌,不能让他们全都翻唱别人的歌吧?”
  这个话题可真是正正好踩在了白主任的神经上。
  白主任讥诮道:“你们的流行音乐,不是流行‘扒带子’吗?你还是让他们扒带子去吧!”
  “扒带子是因为没有原创曲目,有您这位大作曲家在,我们哪用得着扒带子啊?”
  所谓扒带子,就是翻唱。
  港台的扒国外的,内地的扒港台的。只要是有些名气的歌曲,都可以被重新配器,找人翻唱。
  白主任见她态度还算端正,问:“他们要出什么风格的录音带?”
  “跟市面上的大多数录音带差不多,就通俗音乐呗。”
  按照于童的想法,他俩的第一张录音带,不用弄得太标新立异,翻唱些流行歌,再加一两首原创新歌,也就可以了。
  一旦这张录音带发行,即使只有两首新歌,也会很快被别人“扒带子”。
  音像市场就这样,刚上市的新歌,立马就会被人翻唱。
  这也算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后遗症了,头二十年,像白主任这样的作曲家,创作出来的歌曲都是公有的,并不存在私人所有的概念。
  所以市面上翻唱抄袭成风,也没什么人觉得不对,大家都互相抄。
  正因如此,她并不想给这对新人组合投入太多。
  给多了都便宜别人了。
  白主任听说他们要唱通俗歌曲,便没了精神,“你找别人去吧,我写的歌都老掉牙了,流行不起来。”
  她的存稿都是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
  “怎么流行不起来呢!您之前写的《送你一束玫瑰》,不是挺好嘛,还得奖了!”
  白主任只觉那首歌是她的黑历史,别人每提起一次,她就难受一次。
  原本想贴近年轻人的风格,做一次尝试。
  结果写出的东西,她自己都不乐意听。
  也不知那奖项是怎么评出来的,评委们真是毫无审美。
  “你去创编室找陈江飞吧,他年轻,创作出来的音乐适合你们。而且他早就在创编室待不住了,我听说他想加入一个什么乐队,专门写流行曲。”白主任只想把这烫手山芋推出去,转移话题问,“你们要跟哪家音像公司合作?什么时候录歌?”
  “天津那边的,具体条件还没谈拢,他们压价有点厉害。我想把歌单先确定下来,让他俩提前练练。”
  白主任不赞同道:“小狄最近有了点名气,但也只是在北京市内,天津的音像公司又不了解他,当然要压价的。你怎么不在北京找?”
  “北京这边压得更狠,‘中唱’给开的条件是首发二十万张,两千块买断。”
  “第一次出录音带,经济上吃点亏有什么!”白主任对此颇有经验,“中唱是老牌国企,编辑、录音、技术都是最好的,还有自己的工厂,制作生产发行一条龙,这能给你减少很多麻烦!”
  有些小出版社,只有出版权,没有发行权,一张录音带制作出来,可能得半年才能发行。
  流行音乐的特点就是过时快。
  等他们这张录音带上市时,部分歌曲可能已经过时了。
  于童在出版界完全就是新手,白主任创作的歌曲被出版过几首,有些经验还是可以听一听的。
  于爷爷见她整天废寝忘食地忙活出版录音带,不由好奇地问:“童啊,你们出录音带,能落袋多少钱?”
  “演员跟公司二一添作五。”
  “那你呢?”
  于童:“……”
  扎心了。
  除了固定工资和微末提成,她什么也得不到。
  不过,面子还是要维持的,于童大义凛然道:“我能得到丰富的出版发行经验!”
  *
  虽然得不到切实的经济利益,但于童对出版录音带的业务仍然非常上心。
  很快就跟创编室的年轻词曲作家陈江飞,约了两首他创作的新歌。
  作品从未被出版过的陈江飞,对此非常重视,把自己最满意的两份作品免费送给了于童。
  狄思科昨天刚给小六交了巨额培训费,成功把妹妹送进了空中服务员培训班。
  此时,被于童喊来办公室的他,不但兜比脸还干净,还背了三百块的外债。
  他以为于童又给他安排了什么赚钱的工作,接到消息就颠颠儿地跑了过来。
  不成想,刚坐下就被告知,他跟老黄即将拥有自己的专属歌曲了。
  听到好消息的二人,顿时满脸喜色,这可是原创歌曲!以前从未被人唱过!
  以后就是他们自己的歌啊!
  然而,当他们看清歌名后,竟然双双沉默了。
  这两首大作,一首名叫《爱你爱你真爱你》,另一首叫《美丽的姑娘看看我吧》。
  狄思科问:“这位陈江飞同志未婚吧?”
  老黄答:“二十八的大龄未婚男青年。”
  字里行间有一种强烈渴婚的哀怨味儿。
  “那什么,”狄思科尝试提议,“于队,咱把这歌名改一改吧?”
  “尊重原创一字不改就可以免费用,有了改动就得另算钱了。”于童安慰道,“这歌名也挺好的,一目了然嘛。”
  “这种歌我可唱不出口,”老黄长长地“咦”了一声,“比靡靡之音还过分呢,也太没格调了!”
  “你们别只看歌名啊,其实陈江飞很有才华,这两首歌还挺好听的。”
  至少作为流行歌曲是合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