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竹林深处是我家> 竹林深处是我家_分卷阅读_19

竹林深处是我家_分卷阅读_19

  “小花多不睡一会,多睡一会。昨夜整晚没睡呢。”说着,小虎自己打了大哈欠。
  “二哥回房睡吧,我去喂小鸡。”
  贺小虎见小花利落下床,胡乱扎起头发,自己摇摇脑袋,一晚没睡,确实睏了,请了人去文秀才处请假,回房补睡。
  半开放式的厨房,东西扔得到处都是。小花把干柴收拢到灶边,看看水缸剩水不多,小花不够力气提起一桶水,只能将就着用剩下的水烧了一壶热水,就着烙饼吃了。沈么么做的稀粥,小花没吃,而是在灶边热着。把昨晚留下来的淘米水刷洗的锅,碗,整理干净厨房,小花又到院子新建起来的鸡舍喂鸡。
  院子中央用葵编织,膝盖高的葵栏分隔,靠近院门的一端留下来出入,另一侧留做小鸡活动的场所。
  鸡舍分了两层,下面一层较深,宽和高均是一个手臂长,上面一层较窄,只有下层一半大小,二层边缘有葵编织的雨棚。成年的母鸡和公鸡都被留在下层,下层也成三部分,中间用木板分隔,一边是和公鸡混养的母鸡,一边是纯下蛋的母鸡。一边是纯公鸡,用小花的说法就是养来吃的肉鸡。二层侧是刚出生和未长成的小鸡。
  贺小花夏天时实验的恒温孵鸡蛋法,实验两次最终只孵出两只小鸡,而且不长命,不过几天就夭折了,剩下的鸡蛋都成了毛鸡蛋,进了小虎和小柱肚子。恒温法的试验失败,小花只能更加用心照顾负责抱窝的母鸡,力求每只鸡蛋都出小鸡子。
  先把和公鸡混养的那端鸡群放出来,两只公鸡,八只母鸡,等鸡群昂着脑袋走出鸡舍,小花伸手摸鸡蛋,不错,摸到六只。把草垫换了,又扫干净大小粪便,鸡舍两侧挡板打开通风。
  小花看看另外一边,纯下蛋的鸡群有十二只母鸡,小花绕着鸡舍转了转,挑中其中两只看上去头垂得低低的,没精打采的两只老母鸡。杨燕儿生完孩子需要补身子,老母鸡熬汤是最好的。贺小花心知自己不挑几只出来,舅么么来了,只会随便乱捉,贺小花可不想那些身强力壮,刚好进入生蛋高峰的母鸡被挑走。
  贾杏儿和杨大石是临近中午时间到的,贾杏儿走在前头,手里挽了大包袱,进门正好看见贺小花把公鸡母鸡群往鸡舍里赶,把院子里一地残留物扫一边,把母鸡群放出来。
  贾杏儿对贺家与众不同的大鸡舍多看了两眼,杨大石和贺小柱走在后头,杨大石和小柱手里拿个大笼子,点点水滴从笼子底部漏出来。
  “小花,快,接过鱼笼子,我去过咱家的大水缸搬出来。”
  贺小花应一声,接过贺小柱递过来的笼子,小身子一侧,差点摔倒,“好沉啊。”
  “是婆么么给阿么准备的鲜鱼,熬汤喝的。”贺小柱哼哧哼哧挪动打水缸,这个水缸一般用来存水用的,小花出生那会,贺老大准备百日宴时就用水缸养了几天鱼。
  打上大半缸水,小柱翻开笼子,哗啦一下,把笼里的鱼倾倒进水缸。杨大石看看水缸,“这缸小了点,把这些都装进去,鱼养不长。”杨大石提提手里的笼子。
  小柱左右看看,厨房里还有个半人高的水缸,要是都用来装鱼,那家里没其他东西存水了,难道每次用水都得打。自己和小虎做得来,小花却是不行的。
  小花捧了杨燕儿平常擦身用的大木盆过来,“大石舅,这个能用吗?”
  杨大石看看大木盆,虽然盆口浅些,临时养两天还是可以的,“可以是可以,但鱼只能养几天,不过五天就得全宰了。”边说边指挥小柱倒了半盆水,把剩下的鱼都倒进盆里,密密的挤了一盆,小花数数,有六条草鱼,头挨着头,尾巴叠着尾巴。
  小柱打过水给杨大石洗手,洗脸。贾杏儿看过杨燕儿,从房间出来,手里拿条红布,“小哥儿长得好看,和燕儿就像模子出来似的。你等等,我抱出来给你瞧瞧,回去你给太么么说说,让他也开心开心。”
  红布系在院门右侧门柱上,不消片刻,南河村的大小么么都知道贺家又添了个天赐的哥儿,一时间,上门来看小哥儿,来送新哥儿礼物的人挤满院子。大家小小声说话,贾杏儿代表贺家么么接待着,怀里抱了新生的哥儿,在么么间转了一圈。贺小花挤不进去,自己躲在鸡群散步一侧的院子里默默做事。
  等众人说了一通恭喜话,贾杏儿才把孩子抱进去。杨大石在院里收下村人送的礼物,都是些蔬菜果子,其中梁家送来一大块给小孩子做衣服的鲜艳料子,杨大石比划了一下,足够给十岁的小孩做一身衣物。
  贺小花把炉边一直热着的稀粥盛上四碗,又拿了几块烙饼,分别送给杨大石,贾杏儿,“大石舅,舅么么,喝口粥。”
  “小花乖,真懂事。”
  剩下一碗给贺小柱,小花端了一碗给杨燕儿送去。
  杨燕儿躺在床上半眯着眼睛,看见小花进来,想挣扎着起来,却浑身无力,只能对小花安慰一笑,“小花,让么么看看,有没吓着了?”
  28
  28、第28章 ...
  贺贺小花摇摇头,挨着床边,伸着身子去看睡在内侧的小宝宝。微微泛红皮肤,额上粉红的印记,小嘴巴嘟着,时不时吸两下,软绵绵的小手虚握拳头,放在小脑袋两侧,动一下,再动一下,突然小嘴一扁,嘤嘤两声,原来小拳头打到眼睛了。
  小花伸出手指,轻轻扳开小拳头,小宝宝动动小脑袋,似要寻找谁打扰自己的睡眠,找不着,却把手指头当宝贝似地拽在掌心。
  贺小花记起以前在网络上看过一张很有名的图片,医生为一位孕妇剖开子宫,替一个七个月大的患有先天性缺陷婴儿做手术。当医生的手指接触到孕妇子宫时,一只小手从子宫里探出,牢牢捉紧医生的手指。这一幕当时被迅速拍摄下来。
  七个月大的婴儿向医生表达自己生存的欲望,无法言语的她,只能牢牢捉住医生。生命的花火在一霎那绽放,感动在传递。
  小手紧握大手,无论是婴儿天纵的本能,还是缘分的使然,在紧紧碰触的一刻,贺小花突然感觉到,一种与别不同的温暖,一种紧紧的依靠。柔软的小手传递过来的力量,足令人心动。以后自己也会有一个小孩,一个像小宝宝一样的孩子。不可思议的事突然变成顺利成章,血脉相连的涌动充斥全身。
  小花努力伸展小身体,轻轻亲吻小宝宝的额头,“小四儿,乖乖睡,哥哥看着你。”
  杨燕儿张嘴想说什么,想告诉小花,哥儿的额头只有自己相公才能碰,才能亲,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小花眼里流露出的爱护令杨燕儿触动,心里的隐忧如同云雾般散去。杨燕儿是怕,怕小花不习惯家里多了个小哥儿,分薄了哥哥们对他的爱护;杨燕儿是怕,怕小花看不惯自己生产的场面,留下阴影,日后成亲生娃,要是迈不过那道坎……杨燕儿真的不敢想象。
  “以后你就叫小四好了,三哥给你起的名字呢。”杨燕儿看着眼前两个小哥儿,心里安定了。
  杨燕儿坐月子的一个月不能见风,不能干活,鉴于贺家没一个能做主的大人,贾杏儿主动留下来,和小花挤一起睡,等贺老大从庆州港卖粮回来,再回家。杨大石吃过午饭,等傍晚时分就回去。
  贾杏儿把草鱼捞出来,开肚洗净,去腮,利落砍下鱼头,锅里摸一点油,把鱼头扔进去,炒至两面微黄。又从自己带来的包袱里拿出一小截山药。原本是杨大石留给贾杏儿再生娃的时候吃的,可好些年过去,杨家除了大河一个小子,贾杏儿的肚子半点动静都没,这次见弟弟又生了哥儿,干脆把家里一直藏着的山药截了一段,送给弟弟补补身子。
  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小孩半手臂长的山药分开两次用。把山药和水,一起倒进锅里,混着炸得微黄的鱼头一起熬汤。
  小柱上山打了两捆干柴,一捆要送回给沈么么,被沈么么又送回来,推说不用麻烦。家里半人高的小水缸也灌满水,贺小花四周看看,一切都整整有条,用不上自己帮忙,就去把那笼公鸡放出来散步,把两只看好的母鸡驱赶到厨房一边,告诉舅么么,两只母鸡是给阿么补身子用的。
  熬出来奶白的鱼头汤,贾杏儿端了一碗给杨燕儿。睡醒的小虎肚子正闹得慌,闻到香味,忍不住咽下一口水又一口水。贺小花拿小碗掏了半碗给他,小虎推推,“么么喝的。”
  “锅里还有呢。”贺小花又指指旁边刚升起的小炉,“我用小火煨着,么么醒了,随时都可以喝。”
  贺小虎咽咽口水,接过碗,一口喝干,“和阿么以前做的不同。”舔舔嘴唇,眼巴巴看着锅里。
  “只能再来一碗,要留一碗给大哥。”给小虎勺了一满碗,给家人各留了一碗,剩下的换到小锅里,用小炉热着。
  山药鱼头汤有助生产后的夫郎恢复,有利于乳汁的分泌,杨燕儿自然要多喝。山药能帮助消化,滋养脾胃,鱼头又富含蛋白质,铝,磷,铁等微量元素,大人,小孩喝一点也是好的。山药是个山里挖出的宝贝,买到城里的药材铺能得不少钱,可惜南河村没听人说过能挖到,也不知道杨大石家的山药是怎么来的。
  初生小哥,小四是个脾气不好的,贺小虎这样形容。
  两手拖一捆干柴,靠着厨房根放, “小花,二哥好睏啊。”边说边打个大哈欠表示自己真的没骗他。
  “还得多加一捆,晚上小火煨汤耗得多。”小花站在板凳上,一手那铲,一手拿碗,时不时往锅里加点水。
  贺小虎叹口气,看看手上冒出来的水泡,自从上学堂后,小虎少碰这些家务活,现在重新拿起砍刀,活是能干,却不如小柱。小柱想把砍柴和挑水的话抢过来,自己一并做了,小虎当时拍着胸口保证自己干得来,不过几天时间,手掌心磨出一串水泡。
  小四白天哭,晚上闹,喝过奶不抱着唱歌不肯睡。一放上床,又开始闹,非要人抱着才肯安静。杨燕儿和贾杏儿被小四折腾得只能休息半天。原想着两个么么照顾一个小哥儿绰绰有余,现在是两个么么围着小四转,还累得人仰马翻。几天下来,贺家大小,连同贾杏儿,眼睛四周多了浓浓一圈黑。
  幸亏农间最忙的时间已过,家里的地单靠小柱一个支撑,小虎放学回家帮忙砍柴,挑水,小花挑起做饭重活,日子才能继续下去。
  “我说要不要找个大夫看看小四儿?”房间内杨燕儿抱着孩子一脸忧心。
  贾杏儿累了一白天,正把胳膊放木桌上,头枕着闭眼休息,迷迷糊糊说了句,“小四就是娇!以后肯定是个不省心的。”
  杨燕儿想想也是,想当初小花出生,自己照顾小花没花多大力气,贾杏儿不过来照看自己两天就回去了。没出月子,自己一个人带小花也能带得很好,小花想吃想拉都会自己瞪眼睛,做表情,晚上乖乖睡觉,哪像小四,白天黑夜颠倒不说,随时醒了,张嘴就哭。唉,真是个娇惯的。
  想想沈么么从前说的话,杨燕儿心里觉得好笑,还贤惠呢?日后别事事要自己操心就算谢天谢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