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他看了看沈瑜,笑着问道:“你是不是还买了别的东西?”
  沈瑜说:“还有两样,咱们一件一件的看。”
  他拿出了一卷经文集锦。
  林老板说:“这里没地方看,你先等一等。”
  他让服务生抬来一张长条案。
  沈瑜在条案上,展开经文集锦。
  林老板只看了一部分,迟疑着说道:“这卷经文是伏桑的抄经,是这条街上的藏经阁的东西?”
  于老师问:“你今天怎么买的都是扶桑的文物?”
  沈瑜说道:“是啊,我也觉得奇怪,今天连续遇到的两件伏桑古玩,都适合入手。”
  于老师说:“我不太懂书画,对于古籍善本也不擅长。你是怎么看的?”
  沈瑜说的:“这卷经文,最后装裱的时间,应该是19世纪。我购买的时候,是按照19世纪的经文价格收购。
  其实,这里面收录的21则经文,时间跨度很大。”
  他指着第一则经文说:“您二位请看,这是典型的元代高丽纸,之后的几则经文,有明代的纸张,也有同时期伏桑的纸张。
  所以,这卷经文集锦的时间跨度,是从咱们国家的元代开始,一直到清代。我个人认为,经文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另外,这上面还有一位名人的手稿。”
  他指着一休宗纯的款识说道:“二位请看,这上面的落款是宗纯谨书。”
  于老师和林老板对书法鉴定都不擅长,不知道这落款代表着什么。
  沈瑜解释:“这是一休和尚的落款。”
  于老师与林老板愕然:“竟然是他?!”
  沈瑜说道:“一休和尚的书法绘画落款,有时署名一休宗纯,也有用宗纯谨书落款。这个落款,可以与伏桑现存的一休和尚的书画进行比对。”
  于老师说:“你就是凭着这几点判断,才买下这卷抄经的?”
  沈瑜点头。
  于老师说:“我不太懂这个书画市场行情,但是,你这么判断有点儿冒险。毕竟,国人未必愿意收藏这类古董。”
  沈瑜说:“我不急,可以慢慢等。”
  林老板说:“魔都这里,每年九月都有几次大的秋拍,你可以拿来试一试。”
  沈瑜将经书收好,把春寿宝盒拿了出来。
  他把宝盒放在条案上,对于老师和林老板说:“我今天买了三样东西,请你二位给掌掌眼。”
  林老板拿起宝盒,看过内外的细节,然后问道:“铜胎插丝珐琅,这不还是宝岚堂的春寿宝盒吗?
  我们很多人去看过,当时给出的判断是,清末的仿品。你花了多少钱买的?”
  沈瑜说:“一万元。”
  林老板皱了皱眉:“这价格不能算亏,但是也不低。”
  第124章 仿品与真品,一目了然
  于老师看过春寿宝盒,直接了当的说道:“小沈,你买这个盒子,有些莽撞了。”
  沈瑜问道:“于老师,您是担心我买了假货?”
  于老师摇头:“你这只盒子不是假货,但是铜胎掐丝珐琅的宝盒,价值并不高。”
  林老板说:“寿春宝盒,多为漆器制品。最早在明代嘉靖时期已有制作。乾隆时期仿制了一批剔彩雕漆春寿宝盒,无论质量亦或艺术水平,都可与嘉靖时期的制品平分春色。因为我也玩漆器,所以收藏了一件儿,你们在这儿稍坐,我拿点儿东西给你看。”
  说罢,起身离开。
  于老师说道:“林老板的收藏还是很丰富的。我估计,他是去拿他的春寿宝盒。
  沈瑜不由得好奇:“这个林老板也收藏了寿春宝盒?”他联想到刚才的介绍,立刻问道:“不会是漆器的寿春宝盒吧?乾隆时期的?”
  于老师点了点头:“嗯,你反应够快。一会儿看看他的藏品,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说这个铜胎的宝盒价值不高了。”
  沈瑜心想:“这还真是巧了,居然能见到乾隆时期的剔彩漆器。”
  过了一会儿,林老板捧着一个锦盒回来。他打开锦盒,拿出一个红色调为主的剔彩漆盒。
  沈瑜看客一眼,就明白了,难怪林老板和于老师都不认同铜胎珐琅彩的春寿宝盒。
  两只样式纹样相同的盒子放在一起,剔彩的宝盒显得很大,其直径大概是铜胎宝盒的一倍。
  沈瑜问道:“林老板,您这盒子的直径大概是40cm?”
  林老板答道:“我量过,39.5cm。”
  沈瑜心想,这只剔彩宝盒端庄大气,有皇家气派,应该是真品。
  林老板拿起盒盖,对沈瑜说道:“这只乾隆剔彩春寿宝盒,是我8年前花重金买来的。你看,盖盒图案雕刻细腻,布局巧思满溢,呈圆形,蒸饼式,子母口。”
  他放下盖子,拿起盒子的另一半,从底部开始讲解:“这里是矮壁浅圈足,底部及盒内髹黑漆。”
  林老板说完盒子的造型,把盖子还原,让另外两人可以看到整体纹饰。他继续说道:“宝盒外壁通体剔彩髹朱、黄、绿三色漆,以黄、绿漆作锦地,朱漆主题纹饰。盖面圆形开光,开光内雕聚宝盆,盆内满盛珍宝,映射出万道霞光。上托‘春’字,因“春”字具有一年复始、万物更新之意,故可象征长寿和新生。这是明清时期经典装饰。
  春字中心圆形开光,居中寿星端坐于青松下,手持书卷,书面有太极符号。“春”字两侧各雕龙纹,四周衬托彩云。盒壁上下各有四组开光,内雕任务故事图。开光外斜格锦地压雕杂宝纹,开光之间雕双鱼、牡丹、宝伞、宝瓶、盘长结、宝盖、法螺、法轮等八吉祥纹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