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49节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49节

  如今乱时就是烽火台可以抗倭防贼,等到以后倭寇走了就可以用来长江缉私,等到日后造反更是可以当做起义的种子。
  苏泽从抗倭缉私总团挑选了一百人随行,如今江北匪盗横行又疫病四起,多带点人可以充当护卫,同时也可以帮着搜集药材。
  徐时行、许国、王锡爵也表示愿意一同前往,李贽自己也会一点医术,也愿意跟着苏泽去江北。
  方望海从南直隶各地的惠民药局抽调了医户三十人,而已跟随苏泽前往江北,只不过如今有水平的大夫都留在江南赚钱,这些医户都是些年轻子弟。
  苏泽也不挑,反正他也没指望这些医户子弟能够独立坐诊,反倒是他们听话愿意学的话,苏泽也是愿意教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又拿着南京户部的文牒,苏泽一行人先是去到镇江,看到了被烧毁的京口北固亭,这里是辛弃疾凭吊古人的地方,曾经留下千古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如今北固亭已经烧了,整个京口渡一片惨淡,甚至还不如当年“元嘉草草”的景象。
  众人都是沉默不语,也没有写诗的心情,在京口找了船北上,抵达了长江对岸的扬州。
  看着船只往来的江面,后世京口渡早就已经不用,建造起润扬大桥横贯南北,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何时能建造这种大国工程了。
  抵达扬州也是一路的萧瑟,不过扬州好歹还是大城,而且又是漕运枢纽,官府还有些能力赈灾。
  扬州城外搭上了粥铺,虽然也都是一碗粥中只有几粒米,但是好歹也能有口饭吃。
  看到这样的景象,徐时行沉默半天说道:“几年前我曾经随父亲就任苏州路过扬州,那时候瘦西湖上游人如织,可没想到现在瘦西湖的廊桥上都挤满了难民。”
  众人都是无语,许国和王锡爵年轻气盛的说道:“还是官军无能,几次都被倭寇长驱直入!”
  苏泽心中冷笑,官军连正常的军饷都没办法维持,谁会给你拼命啊。
  除了倭寇破坏之外,没有得到许诺赏钱的官兵作乱,也是造成扬州如此凄惨景象的主要原因。
  “汝霖,我听说官军走之前把城内的商铺都扫荡了,城中怕是已经没有药材了。”
  徐时行果然是办事妥当,他一路上不停的搜集消息,到扬州之前已经将情况摸透了。
  苏泽早就料想到了这个结果,他对着徐时行说道:
  “不忙,我们先开始诊治病人。”
  众人也不进城,苏泽选了一处通风的地方,然后开始安营扎寨。
  苏泽发动护卫四处寻找药草,又打出药庐的旗帜,开始收治病人。
  听说这里有人免费的治病施药,更多的百姓开始向苏泽的药庐聚集,这时候徐时行又发挥起他卓越的组织才能,他将等待看病的百姓安置在药庐四周,比较严重的病人优先安排看病。
  许国和王锡爵也组织这些过来看病的病人家属在附近寻找草药,采摘可以食用的食物,让他们能够在药庐附近暂时安顿下来。
  而李贽则被苏泽派去联络附近的官府,以南京户部赈灾的名义索取一些支援。
  药庐中,苏泽指着一个病人,对四周的医户子弟说道:
  “痢疾,这就是《伤寒论》中说的‘下利’,在《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证此症者症状就是拉肚子,而且往往一家出现,周围户户都会出现此类。”
  众多医户子弟不由的向后退了几步。
  苏泽说道:“大家对待此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部的消毒和卫生,另外对于有痢疾症状的病人,一定要将他们的粪水集中处理,不能随便排入河流和土地中。”
  一名医户子弟问道:“苏相公,这是为何?”
  苏泽说道:“痢疾是一种通过手口粪便传染的病症,有人得痢疾之后,粪水渗透进井水或者河水中,就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此症在水灾之后往往蔓延最广。”
  “治疗此病的药方为‘白头翁汤’,这其中有几味药材可以用这些药草代替,我已经写下来了,你们根据症状去辨认百姓中有此症的,都发放此药汤,另外将患有痢疾的家庭单独居住,用生石灰消毒隔离。”
  苏泽吩咐下去,他的被动技能【赤脚医生:对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医术技能等级+1,可以使用更低价常见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疑难杂症的时候效果并没有加成,所以遇到苏泽不会治疗的疑难杂症的时候,苏泽只是让他们到别处寻医问药。
  但是遇到痢疾这种常见病症的时候,苏泽就会给医户子弟详细讲解疾病的症状,处理方法和药方原理,然后让这些医户子弟动手去治病。
  因为苏泽很快发现,只要是自己带领的医户子弟看病的结果,也会反馈成他的技能经验。
  原来这才是刷医术的方法!
  苏泽找到了方法,他还从求医问药的灾民中,挑选出能识字的人,让他们也跟随自己学习辨识草药,培养他们给人看常见病。
  【你治疗了一名痢疾患者,医术技能+10,lv7,44/3000】
  【你的属下治疗一名痢疾患者,医术技能+1,lv7,45/3000】
  虽然属下给人看病涨的技能经验,没有苏泽直接给人看病的技能经验多,但是苏泽毕竟一个人精力有限,人多了涨的也相当可观。
  但之前苏泽也教过人医术,但是那些人看病却没有给苏泽涨经验。
  思考了一番,可能是需要在苏泽亲自领导下,才能涨经验。
  也就是如果是一家医院,苏泽担任院长,那所属医生看病就能给苏泽涨经验。
  但如果曾经是苏泽的弟子,现在却不是为他工作,就无法涨经验。
  这样倒是也合理,那以后要不要开一家医院来刷医术技能?
  苏泽在扬州城外停留了小半个月,等到他离开的时候百姓随行了几里相送,一直等到苏泽亲自出来劝说大家别继续送了,这些百姓这才散去。
  看着停下脚步不再相送的老百姓们,徐时行等人也露出思索的神色。
  徐时行感慨说道:“以前读圣人教导的时候只教我们要帮助世人,却没想到救助百姓是这个感觉。”
  许国和王锡爵也纷纷点头,这种真真切切给老百姓做了事情的感觉,真的很让人入迷。
  人都是有道德追求的,儒家虽然也有很多糟粕,但是大体上是劝导助人向善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是徐时行这样的年轻读书人,对于“达者兼济天下”也都是有信念的。
  跟随苏泽救灾,让三人都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众人启程不久,就遇到了从泰州返回的李贽。
  李贽急匆匆的找到苏泽,向他诉说泰州的情况。
  “什么?泰州流行大瘟,连当地知府都染病死了?”
  听到李贽的消息,众人都倒吸一口气。
  泰州知府在之前的抗倭战争中表现不错,在隔壁泰兴县和江都县都被倭寇攻破的情况下,坚守住了泰州城,战后也被叙功等待升迁,可没想到竟然挺过了倭寇,却没能撑得过瘟疫。
  李贽急匆匆的说道:“泰州这次的疫病,据说是‘恶鬼疫’,死者腹大如怀胎,身体却干瘦如柴,然后急发热病而亡。世人都说是恶鬼投胎,无论男女都会得此病。”
  李贽心有余悸的说道:“而且此病防不胜防,泰州知府就是下乡巡视受灾水田后,返回府衙迅速发病而死的。”
  “如今泰州附近的府县都严禁难民逃难,生怕将疫病带到他们境内。”
  “可是我听说邻近的淮安府也出现同样的病症,一旦有人得病往往是一村都会发病,一旦发病无药可医,只能躺在家里等死。”
  听到李贽这么说,所有人都害怕起来。
  这些日子随着苏泽处理疫病,众人也都大胆起来,这并不是盲目的胆大,而是当苏泽将疾病传播的原理讲清楚之后,剥去了疾病本身的神秘面纱,既然这些疾病都是可防可控的,那又有什么可以惧怕的呢?
  可是李贽说的这“恶鬼疫”,可以说是防不胜防,连一府的知府都会得病,而且一旦发病就无药可医,一人患病全村染病,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听到李贽的描述,苏泽已经对这个病有了一些猜测,他对随行众人说道:
  “这是疫病,不是恶鬼投胎,传令!”
  苏泽长期积累的威信,还是发挥了作用。
  “第一,无论天气多热,都不许下河纳凉!”
  “第二,水必须要两次沸腾以后再喝,所有人都不许喝生水。”
  “第三,给所有人发放布条,跟随缉私总团的士兵学习打绑腿,每天赶路必须要打绑腿。”
  三条命令下去,众人都有些奇怪。
  李贽和徐时行凑到苏泽身边问道:“汝霖是已经知道这是什么病了吗?”
  苏泽点头说道:“等见到病人再说,有备无患,先按照我的命令吩咐下去,这几天我会和大家一起巡视营地,监督大家执行的。”
  与此同时,在淮安府的东台县,一群人拦住了背着药匣的中年大夫。
  “李神医,东台在闹‘恶鬼疫’,我家在东台的亲戚一家七口都染了疫病,都在家里等死呢!”
  “李神医,这可不是普通疫病,您可不能去啊!”
  这些都是被李时珍救治过的病人或者病人家属,他们都拦着李时珍,不肯让他继续南下。
  李时珍手持竹仗,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诸位老乡的好意,李某心领了。”
  “医者以治病救人为天职,前有疫病,哪有医者绕行的道理?”
  李时珍看到众人依然不肯散去,于是问道:
  “诸位都是当地之人,不妨和我说说这病,天无绝人之路,这治病之法可能就藏在细微之处。”
  过了一会儿,一名老者走上来说道:
  “李神医,这恶鬼疫在嘉靖三年,淮河大水过后也闹过,那时候小老儿全家十一口人,最后就三口人活下来。”
  众人都露出畏惧的表情,但是李时珍皱眉问道:“大水?也是大水过后出现的嘛?”
  老者点头。
  李时珍又问道:“后来呢?疫病是怎么消失的?”
  老者点头说道:“后来有个往来的行脚僧说,这是大水冲开了地狱鬼门,放出恶鬼出来索命了,直等到恶鬼索足了命,疫病自然就会消失。”
  众人更恐惧,好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甚至都哭出来。
  李时珍皱眉说道:“此病倒是也曾经见于古籍中,只是时隐时现,当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军中多有染病军士,《三国志》中所载倒是与此病颇有类似。”
  李时珍是中过秀才的,只是后来屡试不第这才弃文从医。
  《三国演义》早就已经脍炙人口,说到赤壁和曹操,众人纷纷点头。
  老者惊讶的说道:“难道曹操败于赤壁,是因为此病?”
  李时珍点头说道:“曹军屯兵赤壁,士卒多有染疫,在《三国志》中有十七次大疫的记录,病症和恶鬼疫类似。”
  这下子老者更是抱着李时珍说道:“李神医,那您就更不能去了!曹操可是有华佗相随,连那华佗都治不好的病,您可千万别去了!”
  老者这么一说,众人纷纷也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李时珍笑着说道:“华佗给曹操治病,不过演义而已,诸位父老乡亲的好意,李某心领了。”
  “但是当日从太医院辞官,李某就立志要行遍天下,搜罗诸症,采访四方,以定天下药典的讹误,写出一本能医治万病的药典来。”
  李时珍背上药匣说道:“诸位乡亲,你们的好意,李某心领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