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02节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02节

  陶公公眼睛一亮,他当然知道这些水手是哪里来的,这些都是那些长期从事走私贸易的海商家族培养的水手。
  陶公公本来也想要招募这些人,可是一方面这些人都是海上的老油子了,自己没有懂得军事的人管理,这些老油子甚至会拐了船投倭。
  苏泽说道:“但是这些水手只能用来驾船,不能用来作战。”
  陶公公连连点头,他问道:“那作战的士卒要从哪里招募呢?”
  苏泽直接说道:“这最好的士兵,就在公公手底下啊。”
  “杂家手底下?”
  陶公公疑惑的指着自己。
  苏泽点头说道:“敢问公公,如今整个福建,负责铸币的工坊,有匠人多少?”
  陶公公还在福建铸钱,他脱口而出道:“如今整个福建有十家铸币厂,铸币匠人两千人。”
  苏泽又问道:“那被福建矿司管理的大鉴炉和矿山,有矿工多少人?”
  陶公公想了想说道:“大概也有七八千多人。”
  福建产高质量的闽铁,有大鉴炉三座,每一座铁厂都有工匠千人。
  除此之外福建还有各种矿坑,也有大量官办的工坊的矿户在这些地方工作。
  陶公公总揽整个福建铸币,在之前也是调研过一些地方的,他也有拥有对这些官办工坊矿坑的管理权。
  苏泽问起这些,陶公公这才反应过来,他问道:“苏相公说的是招募这些工匠和矿工?”
  苏泽点点头。
  陶公公来回踱步说道:“要说兵员,这些矿工和工匠确实不错。”
  戚家军就是戚继光从浙江招募的矿工,这些矿工经常械斗,在浙江练兵的戚继光就注意到这些矿工身体强壮,而且很有组织性,械斗的时候能够同进同退,战斗力超过普通的农民。
  陶公公说道:“可是这些工匠上船真的行吗?”
  陶公公也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海上作战和陆地上截然不同,普通人出海之后能不能在船上站稳都是个问题,更不要说是拿着武器作战了。
  苏泽自信的说道:“若是现在练习刀术、箭术,怕是再练上一年都赶不上倭寇。要迅速成军,需要另辟蹊径。”
  “这个另辟蹊径,就是鸟铳!”
  陶公公自然也是知道鸟铳的。
  用福建各卫所和戚家军那边的话说:“朝廷发的鸟铳是狗都不用!”
  朝廷的鸟铳经常会火绳熄灭,无法引燃药火,这些算是小问题,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
  炸膛、铅弹卡壳,这些大问题也不断,不少士卒都不敢用朝廷发的鸟铳瞄准射击,就是害怕被炸膛的鸟铳炸瞎。
  陶公公说道:“朝廷下发的鸟铳,士卒都不愿意用,而且威力也不如佛郎机的鸟铳。”
  苏泽说道:“朝廷发的鸟铳确实不行,但是我福建的铁本身质量就好,也不缺铁匠,各卫所的药火坊也能产药火,为什么不自己造鸟铳呢?”
  陶公公眼睛更亮了:“苏相公还会造鸟铳?”
  苏泽自信满满的说道:“区区鸟铳,有何难的,佛郎机人能造,我们大明就造不好吗?陶公公也知道为什么兵部的工坊造不好鸟铳的原因吧?”
  陶公公连连点头,他就是宫里负责织造印染的太监出身的,自然知道这些官办作坊的情况。
  大明匠户的制度虽然不像军户制度那样严格了,但是京畿附近的工匠还是要去京师服役的。
  官办工坊中的匠人,一部分是世代在这座工坊工作的匠户,被称之为坐匠。
  一部分则是附近匠户轮流去服役的,被称之为行匠。
  国朝至今,无论是坐匠还是行匠,都不愿意在官办工坊服役,往往会想尽办法逃脱服役。
  而这些工坊的管理者,也都是冲着捞钱去的,根本不会抓生产质量。
  如果是宫里的产业还好,就算是捞钱了也要确保质量。
  若是兵部这种制造武器的工坊,那就连脸都不要了,不仅仅交付的武器质量很差,数量上也有很大的水分。
  如今朝廷下令仿制鸟铳,还能有这么多质量差的鸟铳发下来。
  等到了明末官办工坊几乎丧失了制造能力,大炮这种高端一点的武器根本没办法制造,只能由徐光启向澳门的葡萄牙人购买,或者从沿海地区打捞荷兰人的沉船。
  苏泽说道:“公公,只要在福州城外设火器工坊,再从矿工和铸币工匠中募兵一千,两个月之内,就能疏通琉球航线,恢复琉球朝贡贸易!”
  “好!”陶公公为了保住现在的位置,咬牙拿出全部的家底,支持苏泽训练这支水师。
  次日,福建抗倭新军成立,苏泽担任总团练使,以市舶司这二十艘新打造的福船作为班底,训练新的水师抗倭。
  对于这支团练,福建上下都表示了大力支持。
  福建局势混乱,各地团练层出不穷,很多县都靠着当地乡绅办的团练自保。
  苏泽是福建解元,又有在江南办团练的经历,陶公公将舰船委托给他办团练,在福建上下看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甚至整个福建官场都给了苏泽不少支持。
  在福州港口边上,福州官员还要拨出土地,让苏泽建造“水师新军讲武堂”。
  不过苏泽并不愿意在陆上建造讲武堂,而是选择在福建港外找了一座名为川石岛的小岛,将水师讲武堂设在了岛上。
  用苏泽的说法是,讲武堂设在海岛上,可以让学员更专心学习,同时岛屿也更靠近大海,可以进行一些海上模拟训练。
  其实苏泽将讲武堂设在岛上,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些学员,也避免官府对讲武堂的渗透和干扰。
  福建官府自然是不疑有他,还大力支持了苏泽在岛上建造学堂和宿舍。
  陶公公的办事效率也很高,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招募到了300名海商水手,再加上一千矿工和铸币工匠,全部都被送到了川石岛水师讲武堂中。
  又由福州市舶司出面,在福州府城外设立药火坊,又设立一座水力冲锤兵工坊,专门打造鸟铳。
  苏泽又向胡公公要来了小尤公公,让他负责解决鸟铳枪管和药火的问题。
  苏泽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安顿好了川石岛上的学员衣食住行问题,他又调来了长宁卫的几个基层军官担任教官,先在川石岛进行纪律和列阵训练。
  等到忙完了新军讲武堂的事情,苏泽才有空来到了福州城外的鸟铳兵工坊。
  对于打造武器,小尤公公很有天分,这半个月的时间,他已经搞清楚朝廷鸟铳炸膛的原因了。
  “苏先生,朝廷鸟铳炸膛,一时朝廷下发的药火配比不均匀,士兵操作不规范,经常会过量填装药火,导致炸膛。”
  苏泽点点头,他训练过鸟铳手,也知道如今大明卫所军官的水平,他们自己连鸟铳作战都没搞清楚,更不要说是手下的士兵了。
  还有的将官认为药火越多威力越大,自作主张要求手下装填更多的药火,导致炸膛频发。
  小尤公公又说道:“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朝廷用的铁质量层次不齐,按照苏先生的说法,这些铁含有的杂质比较多,锻打次数不足,在药火爆炸的时候承力不足,导致发生炸膛。”
  “那解决办法呢?”
  小尤公公拿出一根枪管说道:
  “这是用我们福建闽铁打造的枪管,苏先生您看是不是和佛郎机枪管没什么差别?”
  苏泽接过之后,这支枪管十分的平整,确实和购买的佛郎机鸟铳没什么区别了。
  小尤公公说道:“只需要反复捶打,就能得到合格的枪管,其实朝廷也不是没这个工艺,但是兵部的兵工坊管理不善,锻打次数远远不足,质量才如此的低劣。”
  苏泽叹息一声,他也知道此时东西方的技术差距并没有拉开,甚至大明有些技术还是先进的。
  但是低下的管理水平和农奴式的官办工坊,才是制约武器良品率的重要问题。
  苏泽拍了拍小尤公公的肩膀说道:“召集工匠们,我要和他们说一说月俸,这一批鸟铳打造好了还有赏钱。”
  “小尤公公你也定个章程出来,所有鸟铳上都要刻上经手工匠的名字,良品率低的要追责,必须要做到赏罚分明!”
  第289章 庙算之道
  川石岛上。
  在刚刚落成不久的讲堂中,苏泽正在对着讲台下的学员侃侃而谈。
  为了增强水师新军的凝聚力,苏泽给所有学员都定制了免费的棉布军服,全部都是用“南平蓝”染料的湖蓝色。
  因为福建的天气比较炎热,苏泽设计的军服是比较薄的立领对襟上身和束腿长裤的样式。
  其实大明朝的衣服受到蒙元影响比较大,比如明初的官员还都戴着元代的斗笠帽上朝,等到了明中后期,因为土木堡之变后,儒家重新讲起了华夷之辩,这才改成了宋代的冠冕样式。
  但是在民间,对襟的衣服还是很普遍的,除了读书人之外,普通百姓穿裤子也是正常的。
  所以苏泽这套军服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地方,所有学员都觉得这套棉服质地好颜色正,要不是苏泽强行命令要求穿军服,一些贫苦人家出身的学员都舍不得穿。
  这座讲堂最大可以容纳一百人同时上课,如今在川石岛上,1000名矿工和铸币匠户出身的学员,和300名雇佣的海商水手,全部混编在一起,以100人为一个小旗,分成了13个小旗。
  这13个小旗,平日都在长宁卫军官的带领下,练习驾驶海船,练习列队列阵和鸟铳射击。
  同时13个小旗轮流休息,13天一轮休息,休息的时候上午就在这座讲堂中听苏泽上课。
  除此之外,13天内还有一节夜间扫盲班,由苏泽的弟子林安仔教授这些士兵认字和算术。
  虽然训练和学习任务很满,但是这些士兵并不抱怨。
  原因是在川石岛上,每天可以准时吃三餐,而且午餐和晚餐必定有肉。
  除此之外,他们在岛上训练的日子也都是计算军饷的,每个士兵每个月可以拿到一两银子的赏钱,这收入在福州城内已经算是高薪了。
  登岛的时候,苏泽就亲自将第一个月的赏钱发给了每一个学员手上,这些新军士兵一个个喊着“感谢苏山长!”从苏泽手上接过了圆滚滚的银币。
  这银币也是苏泽让陶公公在铸币工坊新铸造出来的,银币上正面刻着武夷山,背面刻着闽江的图案,在市场上认可度很高,很多士兵拿了银币都舍不得用出去。
  不过今天在教室中上课的学员,并不是新军的士兵。
  这一批学员的年龄差距很大。
  坐在前排的,是十五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他们是苏泽在延平府养济院教过的那批孤儿,后来苏泽去了江南之后,给他们授课的都是苏泽的同学,这些孩子已经能识字和做初中水平的数学题,算是苏泽亲自教的第二批弟子。
  至于苏泽教授的第一批弟子,就是林良珺、林纯、林安仔这些长宁卫子弟,如今已经是川石岛学院的教职人员了。
  接下来的十五人,是苏泽从1300名新军士兵中,挑选出脑子活络,能够识字算术的年轻人。
  最后的十五人,则是苏泽用于宗远的名单,从福建各卫中,找到的上次武举落选的年轻人。
  这些都是有真本事的武官子弟,基本上都是和于宗远一样是家族次子,想要靠武举谋一个出路。
  可是武举考试确实太黑了,于宗远这样“纯真”的纨绔子弟都能中举,这些真的有能力的武官子弟反而屡屡落选。
  这些人落选的人中,不乏一些有抗倭热情,但无法施展抱负的年轻人,他们被苏泽说动,来抗倭新军中担任军官。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