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 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 第61节

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 第61节

  愤怒的程德霖几乎压倒性的按着那人在打,一下又一下。
  那男人眼中划过阴暗的光,手从腰后摸到了什么,正握着它趁程德霖不注意缓缓抽出。
  路灯不甚明亮的光折射在他手上拿着的那样东西上,江文怡顿时瞳孔一紧,看到不远处地上的包,她赶紧拿起来,从里面掏了样东西,就冲了过来。
  那人正要拿着刀刺向程德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酥麻和刺痛感。
  金属匕首落在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程德霖被扒拉得摔在一旁的地上,看着还在剧烈喘息着的江文怡,还有她手里拿着的“手枪”,以及地上被电晕过去的人。
  他像是没反应过来似的眨了眨眼睛。
  发生了什么?
  这也是那个抢包的同伙此刻内心的腹诽。他躲在黑暗中,见情况不妙,他咬了咬牙,还是放弃了同伴,自己转身逃跑了。
  不多时,飞机厂里的士兵、还有原本在设计楼工作的人们,全都冲了过来。
  廖杉飞快的跑过来,握住江文怡冰凉的手,担忧的问她,“你怎么样?”
  江文怡看着她才终于松了口气,紧绷的心弦放松,她露出了个笑,另一只手还在微微颤抖,但她仍努力举起了手上的东西,“多谢你了。”
  王川泽帮着程德霖,和士兵们一起把地上那人绑起来。
  第二天,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人是海峡另一边派来的特务,意图破坏研发工作,他本想是对廖杉下手,但误把江文怡当成了廖杉。
  廖杉知道后很是愧疚,江文怡却没当回事,她也只是受到了些惊吓,再说她还有程德霖在,如果真是廖杉一个人遇到两个男人,那才是真的危险。
  不过这事确实引起一阵震动。
  要知道现在本就人手紧张,这些留学生又是国家投入了金钱、时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可以说是宝贝疙瘩了。
  飞机厂的聂厂长不仅联系驻扎的部队在飞机厂到专家大院中间增加了一个士兵站岗,飞机厂周围镇子上的巡防也加强,还把江文怡当时拿着的防身武器给研究所的众人都配备上。
  这样还没完,飞机厂负责日常事务的罗主任也是特意找到廖杉。
  罗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说话间带着本地口音,个头不高,脸有些浮肿,是特意来研究所找廖杉的。
  “廖工,你来一下。”罗立带着廖杉特意走到楼梯转角说话。
  廖杉摸不着头脑,除了工作她现在都没什么自己的时间,更不用说是有什么事情要麻烦这位罗主任了。
  罗主任苦口婆心的开口,“我看你就跟看自家侄女似的,廖工啊,你年纪也不小了吧,这个人大事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啊?”
  廖杉没想法。
  “你一个女同志也不方便,就像前阵子那事,要是平时能有对象来接你上下班,我也放心……”
  罗立就是被吓到了,生怕敌人还盯着廖杉不放。
  “没事,现在不是中间路上也有士兵站岗了吗?要真有事我就喊人。”廖杉说。
  罗立还不放弃,“一般小姑娘二十岁左右就结婚了,你爹娘都不在身边,组织总要替你上点心的……”
  廖杉不堪其扰,看到从楼上下来准备去吃晚饭的飞机组其他人,她连忙像丢烫手山芋似的,“您先帮他们,各个都年纪比我大,这结婚的事啊,我觉得更应该先紧着些他们。”
  说完,廖杉就跑了。
  罗立抬头看向眼前这些青年人,郭高阳他知道是已经结婚了的,其他人都是因为读书耽搁了好些年,一个个散发着大龄单身汉的气息。
  他眼睛发亮,把老郭扒拉开,上前一步,“你们需要组织给介绍对象吗?”
  王川泽侧身躲过,指了指后面的人,“您先管他们吧,他们年纪大。”
  罗立想了下,确实,除了廖杉,男同志里就属王川泽年纪小,才二十五岁,不像其他人,一个个都要奔三十岁了,可要抓点紧了,不能光顾着工作、把个人大事耽搁了啊!
  他没去追逃跑的王川泽,拦住其他人,“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啊?”
  “我就比王川泽大两个月,您先看看别人。”胡俊明也逃走。
  见罗主任看向自己,冯研农也赶紧说,“我已经结婚了,我媳妇在我出国前就怀孕了,一回国我就提交申请了,前阵子才通过了审核,很快她就会带着孩子过来。”
  罗立只好放过他。
  何为也赶紧说,“我有个交往很多年的对象,前阵子我已经提交结婚申请了。”
  又跑一个。
  罗立站在楼梯上堵住剩下的人,看向蔡华、郑子昂、张国光和赵伟四人,决定先从最熟悉的小蔡下手,“你什么想法?”
  蔡华也没想法,他左右看了看,但他好像跑不了……
  第62章 及时雨
  十一月, 因为飞机厂已经许久没有合格的飞机交付了,上面领导们特意来到沈市视察,他们来得正巧, 之前被部队退回的那三架飞机说是修好了,飞机厂的厂长聂茂才立刻决定把这三架飞机的其中一架进行久违的静力试验,来汇报给军方领导们。
  “您放心, 我们飞机厂一直都在保质保量的在生产……”
  空军部部长孟黎走在人群前,随着聂厂长来到车间厂房里。
  研究所的众人已经调试好静力试验的仪器,飞机悬挂在宽敞明亮的试验车间中央,机体被大大小小的回形杠杆团团围住。因测试点距离不一, 回形杠杆的跨度也有所不同。杠杆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钢质的“网”。这种杠杆系统能近乎真实的模拟机身、机翼、尾翼上的均布载荷,也能通过杠杆跨度和间距的差异,模拟出大小各异的作用力。
  这种静力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生产若干架就需要抽一架做静力试验以检查其工艺质量。虽然飞机厂为了赶生产进度, 已经很久没有做过静力试验了。
  廖杉跟着其他人一同利落的对着孟黎敬了个标准的礼,林为华没有军籍,不像他们是隶属空军的科研人员,他只迎上前和孟部长握了下手, “好久不见。”
  孟黎这些年气质越发沉淀,往日在战场历练出的肃杀渐渐酿成沉稳温润,她嘴角含笑, “好久不见了, 老林。”
  两人简单寒暄过后分开, 孟黎对着敬礼的年轻人们回礼, 正色道,“辛苦。”
  聂厂长在一旁问, “那我们开始试验?”
  孟黎放下手,点了点头。
  廖杉回到自己刚刚站的位置,抬眼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王川泽,微微颔首,和其他人一样,几乎同时拉下手刹。
  加注在飞机各处的载荷慢慢增加,这是先用20-30%使用载荷进行预加载,以消除加载系统之间的间隙,随后,再逐渐、缓慢施加载荷……
  厂房里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飞机,有些人甚至不自觉放缓了呼吸,仿佛生怕会惊扰到什么。
  “砰——”
  突然一声清脆的响声,飞机机翼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折断了。
  林为华急匆匆跑去看数据,“才86%的载荷,怎么会?”
  静力试验骤然停止,厂房里一时陷入一片寂静。
  一旁的师傅们一涌而上,纷纷上前查看。
  总装车间的师傅郭信厚难以置信,“机翼怎么会断了……”
  可断了就是断了,就算他们冲上去,也无济于事。
  聂厂长满头大汗,都不敢看空军部部长的脸,要知道之前的“红星”战斗机可是加载到105%载荷时才出现损坏的。
  “好,好。”孟黎气笑了,“还好部队及时退回了,不然这机翼到空中断了,遭殃的就是飞行员了。”
  聂厂长硬着头皮,“可能是这一架的问题……”
  孟黎只冷冷看了他一眼,“那换一架看看。”
  飞机厂的师傅们赶紧忙活着把那断了翅膀的飞机放下来,几十人把另一架飞机推过来,重新上试验仪器。
  大半天后,第二次静力试验开始。
  这次的这架飞机坚持的要久一些了,可到了90%载荷的时候机身也开始出现破损。
  林为华皱眉,“是飞机的结构强度不行。”
  聂厂长这下说不出话来了。
  孟黎看着他,沉声道,“试验两架飞机,两架全部不合格,老聂,这让我很怀疑飞机厂之前报上来的生产进度番二十翻的捷报究竟是真是假了,还是只顾着数量上翻番、从而忽视了质量?”
  聂茂才想要解释,“您听我讲……”
  孟黎根本不给他说话的余地,干脆利落的转身,“从今天起,飞机厂暂时停工。等我视察过其他军工厂后,再做定论。”
  聂厂长脸上血色尽失,停工……这是对他工作的最大程度的不认可了……
  厂房里的其他师傅们也吓了一跳,怎么就这么严重了?
  但事情还能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再严重些。
  不止沈市的飞机厂,其他地方的几个飞机厂也是同样的,被高效快干的风气吹晕了脑袋,一排查,居然没有几架飞机是合格的。一时间军方震怒,怒斥了几家飞机制造厂的领导,认为他们没有把好质量这关,只追求进度,拿空军战士的性命当儿戏。
  沈市飞机厂原本的厂长聂茂才直接被削了帽子,军方派人接任,并且下令要求飞机厂众人把所有只追求进度而放弃质量的工序全部革新,要“一刀两断”,放弃之前那些只顾着“多快好省”生产出的飞机,整顿好飞机厂风气后才能重启试制任务,并且以后务必要按照原本米格-19的图纸进行生产。
  那些老师傅们一时间惶惶然,怎么就要“一刀两断”了?
  新上任的厂长叫马文斌,曾是一名飞行员,退役后在空军部从事政治工作,他一上任,立刻发动员工们提建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拟定细致的整改措施、要求及验收标准,健全了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不仅是飞机厂内,研究所也要实行技术责任制,将任务分配到具体的人员身上。
  在众人的协商下,最终确立为林为华仍作为统筹负责飞机组的总体工作,王川泽、蔡华两人除了各自负责操纵和机身外,还要作为林为华的副手,共同跟进总体工作;其他人则根据各人擅长的方面,负责飞机的其他部分,胡俊明负责座舱和其中的弹射座椅、廖杉负责发动机、郑子昂负责机翼、张国光负责水平尾翼、何为负责结构强度、冯研农是液压、赵伟是仪表,而郭高阳负责燃油。
  研究所的众人除了尽快把米格-19的资料整理好之外,还要协助飞机厂的工人们对每项工艺规范一一进行检查整改。
  廖杉负责的发动机并不是在飞机厂里生产,而是在二十多公里外的沈市发动机厂生产。
  廖杉在设计楼下的士兵那里登记了要带去发动机厂的资料,因为发动机厂太远,新来的马厂长大手一挥,直接把飞机厂的汽车兵吴建设配给了廖杉,除了负责她去发动机厂的出行外,顺便保障一下她的日常安全,相当于半个勤务兵。
  拉开绿皮卡车的车门,廖杉坐上车,熟稔的对着驾驶座上坐着的吴建设打着招呼,“又见面了,吴大哥。”
  “这下可真的要叫你‘廖工’了。”吴建设咧嘴笑,和廖杉三年多前来飞机厂打杂时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除了脸上多了几条皱纹。
  发动机厂情况和飞机厂差不多,也是盲目追求产值翻番,忽视了质量,以至于这几年都没能生产出一台合格的涡喷发动机,在厂里试车的时候频繁出现螺钉折断、叶片折断等多起严重的质量事故,发动机生产出来也不敢交给飞机厂使用。
  廖杉来的时候,发动机厂里也正在停工整顿。
  发动机厂的工程师钟长远听说飞机厂的工程师来了,这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小跑着从厂房里出来,却没有看见林为华,反而见是个年轻姑娘。
  他左右看了看,也没别人了。
  钟长远不太确定的又看向这个年轻姑娘,“你是飞机厂的工程师?”
  飞机厂缺人缺成这样了吗?
  虽然发动机厂也是走了一批苏联专家,但还不至于无人可用到要用个小丫头。
  廖杉点点头,自我介绍,“我叫廖杉,飞机厂研究所负责发动机这块,以后由我来对接发动机厂。”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