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天汉之国> 第370节

第370节

  看着金黄的麦浪,王冠急得跳脚。自己家二十多亩麦子,夫妻二人即使一天割两亩,也要十多天。现在委实是一刻也等不得。现在就在地边看着,不许收割,心里面急得像着火一般。
  直到日上三竿,农林院的人才到来。他们带了一台机器,拿到田地里面调试。
  王冠看是像一台车,前面要用两匹健骡拉,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骡子的后边,是两个轮子。一根链条,由轮子引出来,带着后面一排锯齿。
  见王冠过来看,正在调机器的孙岩笑道:“哥哥对这机器好奇么?”
  王冠道:“我不是好奇,只是担心自家的麦子。这几天若是收得晚了,下一场雨,一年的辛苦可就白费了!”
  孙岩道:“你担心什么?选了你家的麦子作试验田,就必然不会让你吃亏。几十亩麦子,只要几十人,很快就割完了。再说,哥哥不要小看了这机器,一天就把你家麦子割完了。”
  王冠不屑地道:“什么机器这么厉害?我家里可是有麦子二十多亩,一天就能割完?”
  孙岩道:“差不多了。一天不行,最多两天。”
  王冠撇了撇嘴,明显不住孙岩的话。
  正在这时,王宵猎带着河南府的官员到了。王冠急忙跳上岸,准备茶水。
  王宵猎到了地里,问孙岩道:“调得怎么样了?麦收如救火,现在时间一点耽误不得。不要选了农户的田地,最后却收不完,让农户抱怨我们。”
  孙岩道:“回宣抚,快要好了。尽管放心,这机器我们已经试了多次,不会出问题的。”
  王宵猎点了点头,站在一边看着孙岩调机器。
  河南府的官员大部分都见过收割,见怪不怪了。纷纷下了田,看着孙岩忙碌。
  被许多人围观,孙岩压力大增。本来这机器不用调,直接用即可。孙岩怕出问题,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拆开的许多螺丝没有装上,不由额头出汗。
  正在这时,提举农林院的潘振林大步走来。到了路边,大声问孙岩:“好了没有?时候不早,要早点收割了!”
  孙岩道:“好了,快好了!”
  一边说着,一边快速拧上几个螺丝。直起腰,长叹一声:“终于好了!”
  潘振林牵来两匹健骡,套在收割机上。对孙岩道:“今天你来掌机器好了,一个时辰之后换人。”
  孙岩称是。快速又检查了一遍机器,对王宵猎道:“宣抚,现在真的好了,可以开始收割。”
  王宵猎笑道:“既然好了,开始收割就是。难道还要放一挂鞭炮,以示庆祝?”
  孙岩道:“不是。当然不需要了。”
  农林院里日常操弄牲口的闵山到健骡前,拿了缰绳,回头对孙岩道:“我开始走了,你小心些。”
  说完,一声吆喝,骡子迈开脚步,稳步上前。
  前进的骡子,拉着后面的收割机,健步上前。
  收割机跟着骡子前进,前面两个轮子转了起来。转动的轮子通过链条带动割台,上面的拨禾轮把麦子拨入到割台里,割刀片快速来回摆动,把麦子割倒。割倒的麦子被螺旋送到一边,聚成一个个小堆。后边扶着机器的孙岩每经过一段距离,拉旁边的小把手下一下,把麦子从割台放到地上。
  后边的王冠看得目瞪口呆。
  没有想到这个机器竟真的能割麦子,而且速度很快。看这个样子,一台机器,可以赶上十个人了吧。
  看到孙岩到了地头,又扶着机器回来。王宵猎对潘振林道:“下一步,要尽力把割台加宽一点,最好在机器里就把麦子打成捆。这样又省人力,又能加快速度。对了,那拨禾轮还是有些小了,最好把割台放到侧边,空间会大些。”
  潘振林点了点头:“宣抚说的有道理。我们正在制新的两匹骡子拉的,就是割台放在侧边。”
  王宵猎道:“造这些机器,就是要不断改进,一直改进。纵然刚造出来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只要坚持不断地改进,总有一天会实用。你们农林院,就是要如此。”
  潘振林点了点头。
  机器,不管是农业机械也好,其他机械也罢,最重的是改进和创新。最开始的想法当然重要,但是之后的改进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低。一个机器往往就是从开始的不实用,慢慢改进,成为实用的机器。
  在襄阳的时候王宵猎提出这些想法,开始培养人才,建立工厂慢慢改进,一直到了今天。直到现在,收割机已经完全实用了。接下来的,就是推广。
  其实何止是收割机,一整套的农业机械都是如此。特别是小麦的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扬场机,有一整套的农业设备。这些机器如果推广开来,将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产业,特别是在以前更是如此。农药和肥料工业与炸药密不可分,其行走部分又与战车和坦克有极强的联系。曾经这个世界上,能生产重型坦克底盘的国家,必然也是能够生产大型拖拉机的国家。
  便如现在,王宵猎运输火炮的炮车,再没一个地方能生产出来。其生产原理,许多与农机相通。
  以农业机械为根本,王宵猎建立了一套工业系统,这是其他地方远远不能够相比的。借助这套工业系统,反哺到军事工业,才形成了现在以火炮为中心的军队。
  第893章 机械化
  孙岩走了一个来回,就有几个汉子跳入田地,把地上的麦子捆起来。很快,地里的麦子全部捆完,只剩下一个人跟在孙岩后面,神态非常地轻松。
  王冠道:“跟在后面捆麦子的活计,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足够了。”
  王宵猎与潘振林对视一眼,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年代没有孩子必须上学的想法,特别是中下层百姓。孩子识几个字有什么用?还能考进士啊。
  麦子捆起来,除了方便运输之外,最重要的作用,是脱粒时方便。而且脱粒之后的麦穗,可以用作牛羊饲料。既然做饲料,麦穗上的麦粒脱不干净也没有什么。
  脱粒的麦穗、谷子秸秆等是优质的饲料,农户可以用来养马,当然也可以养牛羊。对于中原来说,这些优质饲料是养殖牲畜的上好牧草,可以弥补没有草场的不足。
  中午没有吃饭,大家就在地头,看着收割机来来去去。
  到了下午,已经收获了近十亩地。王宵猎吩咐人,把收获的麦子拉到场院里。
  王冠看着依然在田地里忙碌的收割机,摇了摇头叹道:“这机器果然厉害,一台顶上十个人了。等到有钱了,一定买一台回来。有这样一台机器,也可以多种几十亩麦。”
  场院在王冠的宅院附近,早就平整过了。周围的大树被砍了,显得特别空旷。
  那里早有农林院拉来的脱粒机、扬场机,旁边则拴着几头毛驴。毛驴就是机器的动力。这个年代没有发动机,这些驴啊、牛啊的就是最好的农机动力。
  到了麦场上,几个士卒拉了一口铡刀过来,把麦捆上的麦穗铡了下来。又有几人上前,把麦穗挑开,在太阳下面曝晒。由于摊得较薄,要不多久,麦穗就晒得极为干燥。
  王宵猎上前看过了,对身边的潘振林道:“今天真是好日头,不大一会,就全部晒干了。”
  潘振林点了点头:“夏天的太阳,最是酷热难奈,晒麦子一会就好了。若是农家,这麦子晒一天,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恰好脱粒。我们时间太紧,等了第二天了。”
  说完指挥手下,把毛驴套好,准备开始脱粒。
  相比于后世来说,这台脱粒机非常简陋。第一段就是用揉搓的形式,把麦粒脱下来。下面一个筛子,把麦糠筛掉之后,麦粒则收集起来。脱不干净的麦糠,则进入下一台。机器的结构都大同小异,后一道只是复脱而已。
  潘振林指挥着几个人,用木叉把铡好晒干的麦穗放入进料口,进入机器里。毛驴拉动滚筒,把麦粒揉下来。同时带动筛子,把麦糠和麦粒分开。麦粒落到下面,收集起来。麦糠则一直向后,进入下一台机器里。
  这个筛子看着简单,其实麻烦无比。王宵猎听有印象中脱粒机的筛子怎么工作,并不知道具体结构。为了能够造出这样的动作的筛子,大家花费了无数的精力。
  王宵猎上前,看脱粒之后的麦子。见里面还是脱得不净,不由摇了摇头。
  潘振林指挥着停下机器,调整滚筒的间隙。指挥着调了好一会,麦粒才算干净了。不过如此一来,每次喂入的麦穗不能太多,否则毛驴就拉不动了。
  王宵猎道:“这样的速度有些慢了。一亩麦子,就要脱粒半个多时辰。”
  潘振林道:“宣抚,这样的速度可以了。二三十亩麦子,两三天就能脱料好了,以前哪里敢想?再者说,农民脱粒的时候麦穗必然晒得更干,也容易脱业。”
  王宵猎点了点头:“或许吧。一头毛驴还是力小了些,机器上想想办法,可以用两头毛驴。”
  潘振林道:“那倒是可以。现在的机器,也没有差到哪里。”
  麦子脱下粒来,就运到旁边的扬场机的旁边。
  小麦脱粒后比较干净,扬场机差不需要多快的速度,就可以扬净。一头毛驴带动机器,经过齿轮加速后,叶片飞快转动。吹出的劲风,把碎麦穗等杂物吹出来。
  看着干净的小麦被收集起来,王宵猎对潘振林道:“有这些机器,农民种小麦就省了很多力。种麦子省力了,就可以把力气用在其他事情上。假以时日,必能让农民由此致富。”
  潘振林道:“要想致富,要有其他的事情做才好。不然小麦上省出来的力气,也没有用处。”
  王宵猎点了点头。
  是啊,必须让农民有其他事情做,才能够真正致富。要不然,种小麦省了力气,却没有其他事情做,只能坐在地头天南海北闲聊,有什么用?就只是卖了农业机械,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这种事情,一环扣着一环,缺了哪一环对社会生产都不利。农村大量使用农机,就必须让农民把省出来的时间有工作做,能够赚到钱。如果农村劳动力过剩,对农机的销售不利,对社会的发展也不利。
  看着周围一望无际的麦田,王宵猎道:“我希望这个国家,家家都有这样的机器,种地能用最少的力气。主人的时间省出来,有充足的工作,能够赚到足够的现钱。他们回到家里,每顿饭都能有半斤肉,吃足够的粮,再不会挨饿。”
  后边的高颖和潘振林点了点头。
  这个理想,听着好像高不可攀,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纵然不能人人如此,大多数人如此还是可以的。
  回到河南府衙门,王宵猎简单讲了几句话,便回到了官厅。
  今天的太阳实在太热了,王宵猎虽然没干什么活,却热得不行。靠在椅子上,闭目休息。
  桃源仙乡,王冠看着场院里码得整整齐的麻袋,好久说不出话来。一天的时间,自己的二十多亩麦子,便都收到了场院里。虽然今天用的人多,可仔细算算,如果是自己一家干活的话,两天时间怎么也够了。
  看见浑家带着孩子在那里整理秕糠,王冠喊道:“不要干了,找草毡把麦子盖了,明天再摊开晾晒。你回去宰一只鸡,我去河里面捕条鱼,今夜我喝酒玩耍,享一天太平!”
  浑家听了,直起腰来,看着满面红光的王冠,笑着摇了摇头。拉着孩子,到一边鸡笼里去抓鸡。
  王冠抓起钓竿,摇摇摆摆来到塘边。这里的鱼傻得很,钓竿抛进水里,不多时就钓到了一尾五六斤的大鲤鱼。
  到了晚上,妻子在院子里摆开饭桌,端了饭上来。王冠倒一碗酒,无限满足。
  三碗酒下肚,王冠道:“没有想到农林院的机器如此厉害!二十多亩麦,一天就收回家里来了。如果我们也有这样几台机器,一天能收二十多亩,那该多好!”
  浑家道:“麦忙麦忙,这个节气,你不收麦能干什么?”
  王冠低头想了想,道:“好似也没有事情可干。——不对,没有事情,可以找事情干!”
  浑家道:“能找什么事情干?我们本是种地的人,不是城中闲人,不是打零工的,自然就该种地。”
  王冠摇了摇头:“上天生下人来,自然是干什么都可以,又不是天生种地。我有一门柳编、草编的手艺,明天四处找找看,有没有柳枝之类,可以编器具来卖。”
  浑家听了,点头道:“若是如此,倒是可行。编了器具出来,好歹换几个钱在手里。附近的桃源仙乡大集,可是十分热闹,卖什么器物的都有。”
  王冠道:“你看,人生这一双手,怎么会闲着?而且用机器收麦子,不但是快,而且省力。”
  浑家道:“是啊,用了机器,真是省力。人只要跟着走就好了,不像以前,在地里几乎把半条命搭上。”
  王冠连连点头。过了一会,道:“这些机器,价钱也不是十分的贵。今天我问了,那台割麦的机器,不过六十足贯而已。其他的脱料扬场的,就更加便宜了,加起来不过四十足贯。”
  浑家点了点头:“一百足贯,确实不算贵了。”
  王冠道:“而且这机器,不需要一家全部买下来。可以成立一个社,两家或者三家合买,也不耽误农时。哪怕是两家合买,一家五十贯,也不贵了。”
  浑家点点头:“不贵。两家合买,也不耽误农时。”
  整套机器一百贯,当然不贵。不过这是出厂价,农机厂除去各种成本后,有五十贯利润。在农机市场买,大约要一百十贯。至于在其他地方买,价钱就不好说了。
  机器的定价低,主要是想快速推广开来。
  农机具的客户是农民,价格不能定得太高。大约来说,像这种生产资料的大型器具,售价最好不要超过农民三年的储蓄。超过三年,变数就太多,农民未必会买了。
  王冠在桃源仙乡,徭役本来就少,收入自然也高。对他们来说,正常的一户家,一年收入就有六七十贯,五十贯确实不贵。两年时间可以自己买下来,一年两家合伙会很轻松。
  在洛阳这种地方,把农村的生产力发挥出来,农民不会太穷。背靠大城市,土地又肥沃,没有乡间的土豪地主二次剥削,农民大部分应是小康水平。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