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55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55节

  军方发射的大型卫星,传输的就是一阶电磁波和一阶雷达信号,一阶电磁波穿透力非常强,不会有传到地面信号衰减的问题。
  一阶电磁波信号只存在散射能量的问题,也就是常规环境能量会慢慢的降低,但降低的速度非常慢,只是对周围散射极为微弱的波能量。
  现阶段,还没有明确检测到信号衰减,所以至少在地月系内,可以认为不存在信号衰减的问题。
  当然,一阶电磁波、一阶雷达技术,还处在绝对保密阶段,暂时不可能对外公开,也就不会快速在民用领域进行应用。
  第六百五十章 几年?已经很久了,实验机会来了!
  天航飞船完成发射卫星任务以后,就开始加速脱离地月系,进入到了无边无垠的宇宙空间。
  飞船先是飞出了地球磁层的边界,也就完全脱离了地球磁场的保护,又保持加速飞出了三十万公里,彻底把地月系抛在身后。
  到此,飞船正式飞出地月系。
  天航飞船加速飞往木星的过程中,也会和地面控制台保持通讯,平均每隔二十分钟就会发送一次信息,最开始通讯延迟不高,到后来延迟变得越来越高。
  地面控制台也会综合通讯信息数据以及延迟时间,来确定飞船的距离和位置。
  第一媒体对远航计划持续关注,每隔一个小时就会用文字的形式,播报天航飞船的动向,也能让所有人了解到飞船的情况。
  在完成发射卫星任务后,天航飞船保持着10米每秒左右的稳定加速度,一直持续了十二个小时左右,才暂停加速保持稳定,确定能适应400公里每秒的速度后,就又继续加速前进。
  10米每秒,是最稳定的加速度。
  飞船舱室内的引力场,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加速度带来的冲击,让飞船内部模拟出和地面类似的引力环境,但实际上,模拟并不是百分百的。
  区别主要在于,飞船加速是单侧的力,而引力是渗透到微观层面全方位的力,两者不能够完全抵消,持续的加速还是会引起一定不适,技术能做到的只是尽量减小不适。
  登舰人员都经过了一个月训练,大部分人都能适应过来,最多也就是躺在床上,就会变得舒服很多,但还是有些人反应很大。
  其中反应最强烈的,一个是科学院的华国建教授,另一个是保罗菲尔-琼斯。
  最开始华国建是没有反应的,他觉得自己完全能够适应,但只过了一个小时,他就开始不适的呕吐,浑身都感觉非常难受,就只能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休息。
  保罗菲尔-琼斯的反应更加强烈,最主要是他不止呕吐不止,还害怕的大喊大叫,直接影响到了其他人,飞船上唯一的医生,第一天就成了保罗的保姆,好在他有两个助手——
  丁志强和科罗特-詹姆斯。
  丁志强不可能对保罗不管不顾,科罗特-詹姆斯则满脸的嫌弃,实际上,他还是为保罗感到担忧的,飞船可不只是去一天,而是要持续航行超过一个月,第一天就是这个反应,后续……
  不敢想啊!
  “保罗不会死在船上吧?”詹姆斯说话一点都不懂的避讳,“你们真不该让他来,看看他的训练表现,我觉得你应该当首席顾问,他还是待在地球上比较好,对他好,对我们其他人也好。”
  “早知道是这样……”
  丁志强郁闷的摇头,“但后悔也晚了,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合格的,我觉得是教官放水了,不过,他确实非常重要。”
  “也不用担心,加速不到一天,明天稳住速度就好了。”
  詹姆斯用力抿嘴住,“还有减速。”
  “减速要好的多,没有感觉。”丁志强摇头道,“但听那些测试员说,减速的时候和地面几乎是一样的。”
  “主要还是因为舱体的地面和发动机喷口在一个方向,研发那边有人建议说制造旋转舱体,无论是加速还是减速,舱体地面永远和喷口是在相反的方向,这样一来,加速也不会有感觉,才能够完全模拟地面环境。”
  “这个设计想法……太高端了。”詹姆斯苦笑一声,从来天航基地到现在,他就一直在不断感慨着,高端技术、高端设备、想象不到的飞船内部,等等。
  现在又听到了更高端的设计想法,他都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担任了格鲁姆湖计划负责人,结果研究的都是淘汰的技术。
  他摇摇头,和丁志强讨论起来,“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我是说不采用旋转舱室设计的前提下,让舱体内感觉更舒服一些。”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丁志强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也不是专业去设计飞船的。
  詹姆斯耸了耸肩,“或许可以高加速?这样增强引力场,就可以控制在失重状态下快速加速,现在加速持续十几个小时,如果可以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失重也没什么关系。”
  丁志强翻了个白眼,“你自己想一想,这种方式需要多高端的技术?”
  “超高的加速度,超高的引力场强度,我觉得可以实现,但最少也要等几年。”
  他说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几年……”
  詹姆斯震惊的张大了嘴,他只是随便说一个想法,结果到丁志强嘴里就变成了‘等几年’,“只需要几年吗?”
  “你觉得需要多久?”丁志强知道詹姆斯为什么惊讶,他心里也有一些小骄傲,继续说道,“你想想,天航飞船才用了多久?只是一种技术的改善,动力增强,技术提升,仅此而已。”
  “如果制造下一艘飞船,我相信一定能改善这个问题!”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最主要就是对王浩的信任。
  丁志强都觉得王浩是无所不能的,而他们也早已适应了无所不能的研发。
  技术提升?
  那有什么大不了的?
  即便是研发一个新技术,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最近几年时间都出现多少个新技术了?
  现在湮灭科技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任何相关的新技术,都是在接受范围之内的。
  丁志强认为自己已经不会为任何技术、任何发现感到震惊了。
  ……
  天航飞船最终加速到800公里每秒,才稳定住速度并保持匀速前行。
  相对于光速来说,每秒800公里也算不上什么,但只在太阳系八大行星范围内航行,速度已经完全足够了。
  现在地球的到木星的距离在6亿八千万公里左右,每秒800公里只需要十天就能抵达木星。
  之所以不继续进行加速,就是因为天航飞船的防护能力还是有限的,尤其可能带来影响的就是宇宙中的碰撞,而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还相当有限,也许航行过程中就可能有什么危险。
  天航飞船的电子系统控制设定上,速度最高也不能超过1000公里每秒。
  这也是出于对飞船的保护。
  ……
  天航飞船的木星之旅,持续吸引国际舆论关注,飞船已经距离地球上亿公里,传送信息都变得很不及时,也没有能压下沸腾的舆论。
  很多人都关心飞船什么时候到木星,什么时候正式开启对木卫二的探索。
  舆论上还会讨论,木卫二究竟会有什么发现,飞船抵达木星以后会有什么发现,等等。
  当所有人都在关注天航飞船的时候,其他新闻信息受到的关注就比较少了。
  比如,近那不勒斯港的货船沉没事件。
  在货船沉没后的一个星期时间里,沉船位置持续受到关注,后来打捞船成功把货船打捞上来,就发现货船底部似乎是受到了高热反应,金属层甚至出现了融化般的断裂。
  这让事件调查组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不断进行调查也没有结果,最终只能归在货船质量问题上,后续就是赔偿问题出现了争议。
  调查组认为是货船质量问题,但货船制造厂商却不这么认为,其中还牵扯到了保险赔付问题,也就多了一家保险公司参与。
  三方还直接闹上了法庭,后续肯定会产生长时间的纠葛。
  实际上,调查组确实难有发现,强s波薄层的湮灭力场强度不高,还不足以引起元素升阶反应,货船底部材料接触强s波薄层,瞬时大量原子发生电子层脱离,进入到半电离状态。
  这时候,货船的底部再受到强压力,自然就有可能发生断裂的情况。
  在一段时间后,再没有发现海面冒气泡的情况,新闻也就不再受到关注了。
  但影响还是有的,附近海域被暂时定义为‘有风险’,来往的船会尽可能的绕路,但还是有船只并不在意,因为水面气泡覆盖范围很小,就只有20多米的距离而已,茫茫大海中,20多米太小太小,故意想碰上都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这种背景下,王强觉得机会来了,他马上写报告申请了新一次的实验。
  王浩并不能回强s波基地参与实验,他还是要继续留在天航基地,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做,他只要在基地里就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在天航飞船返回地球之前,他只能一直留在天航基地了。
  实际上,王浩也是有些担心的,天航飞船的木星之旅,有可能也是存在风险的,他并没有预言的能力,只能保证已知范围的技术层面不出问题。
  他每天都会关心天航飞船的位置,也随时留意通讯内容。
  不过相对于飞船起飞前,工作确实变得非常清闲,他除了关心天航飞船以外,甚至没什么事情可做,所以他很有精力去查看王强提交的实验事情。
  “再一次实验,持续注入能量……”
  “用高温冲击?”
  “这个……”
  王浩看着实验内容也有些犹豫,他们之前用注入能量的方式让黑球存在更长的时间,但最长也没有超过三十秒。
  黑球存在的时间,似乎和注入能量的强度不成正比。
  简单来说,注入一定能量强度,黑球存在时间增加了几秒,注入能量强度再增加十倍,黑球存在的时间也不会增加几十秒,而是只增加二十秒、十秒,甚至可能会更少。
  那就仿佛黑球存在的时间是有上限的,而增加注入能量的方式只能不断接近上限。
  “那么,能量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是必须找到答案的。
  所以王强提出的新一次实验,就想采用高能量冲击的方式,观察是否会有全新的发现。
  在进行实验的同时,他们还会让人搭船到货船沉没附近海域去做采样和检测工作。
  负责检测和采样的人并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他们还觉得是上级对于货船沉没事件感兴趣,想要就近进行一番调查。
  这样一来,即便是中途被发现也没关系,其他人依旧无法把货船沉默时间和实验联系在一起。
  王浩仔细思考着高温冲击的问题,他带入的想一想,觉得自己在实验基地也会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研究。
  最终,他还是同意了。
  ……
  强s波研究基地。
  王强待在办公室里显得很焦躁,他是在上午提交的实验申请,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回复。
  “不应该呀,按理来说,王院士现在并不忙。”
  “怎么还没有回复?”
  “难道他不同意我们的实验设计?我们讨论了很久了,这个实验方法是最直接的,也许能观察到一些新的现象……”
  王强不断念叨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